心得體會職業責任(通用3篇)
心得體會職業責任 篇1
前段時間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心術》在其同名小說《心術》的扉頁上寫著這樣幾行字:“這世界有三樣東西對人類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看),LOVE(愛)。我能看到的對這三個字最好的詮釋,就是醫院。”“信看愛”是《圣經》中的三項美德,有信不懷疑,有看不灰心,有愛不恐懼,這是《心術》渴望表達的主題。因為這世上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托付,所以社會給予了對醫務工作者更高的期望。期待在醫患之間可以彼此信任、彼此托付。這就要求我們醫務工作者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和專業技術,以“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上進心”來尊重生命、對患者負責,真正詮釋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
責任心是醫務工作者工作的基礎。它不僅是對自己和工作的負責,更是對患者和醫院的負責,對國家和社會的負責,因此就這要求醫生應樹立正確人生觀、利益觀、權利觀、價值觀。
愛心是醫務工作者的動力。有人說醫務工作者的愛不僅讓社會變得更加溫暖,還會讓病人戰勝病魔,同時還會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并且這種愛不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侵蝕,而應始終堅持為患者服務者基本核心原則。
耐心是醫務工作者工作的具體方法。患者來求醫時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不管是從精神上還是從心里上與常人相比肯定有些煩躁、焦慮、恐懼、孤單、失望等一些低落情緒,那些長期受病痛折磨的還會對醫務人員有些抵觸情緒。其實此時的患者內心也是矛盾的,這就要求此時的醫務工作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與其溝通,并對患者的疑問進行科學的解釋和正確的引導,用耐心去感動患者,讓他接受并且配合我們的治療。患者是帶著希望來的,而醫務工作者就應該在醫療環境許可的情況下,耐心的給患者一個希望。
醫術而是一門技術,一個好的醫務工作者必然身懷一手好的醫術,而好的醫術的形成必然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歲月,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通過長期的細心觀察和認真的總結去研究醫術這門技術。
有人說醫學是世界上更新速度最快的一門學科,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法,提高為患者服務的質量,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積極進取、努力鉆研和學習新的技術和理論知識。因此,上進心是醫務工作者進取的內在因素。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讓我們來重溫下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斯的誓言:“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獻給偉大的人道主義事業。我憑著良心和人格行使我的職責。我首先考慮的是我的病人的健康。凡是托付于我的秘密我均予以嚴守。我將用博愛精神維護醫務工作者的崇高榮譽。在我的職責范圍內不允許把宗教、國籍、種族等因素摻雜進來。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我也將以最大的努力尊重從胎兒開始的生命,決不利用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違背人類道德范圍。我莊嚴地、神圣地并以我個人的人格作出上述保證。”我們要始終堅持醫者的諾言,充滿對生命的敬意,恪守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用我們的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上進心來換取患者的放心、舒心、和開心。
心得體會職業責任 篇2
一、關愛、尊重教師,喚醒教師的自主意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肩負人類靈魂工程的神圣職責。教師工作壓力過大,負擔過重,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學校領導對教師的關愛,就要體現在如何減輕其負擔上,其中包括教師的工作負擔和精神負擔,要解除教師的心理壓力,安頓教師的心靈,盡可能從各方面減輕教師的精神負擔和工作負擔。關心教師還要自覺為教師服務,為教師排憂解難,當教師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困難時,及時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讓教師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去。同時一定要淡化人際關系,形成一種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和諧仁愛的氛圍,使教師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在一個溫暖、祥和的大家庭當中。學校管理者要時時想著教師,心里裝著教師,重視教師的呼聲,了解管理中的“熱點”問題,從多方面了解教師的需求,盡量滿足教師的正當要求。理解、信任教師,虛心聽取教師的意見,做教師的貼心人。學校領導一定要確立尊師意識,不要居高臨下,要尊重教師的才識,委之以任,用人不疑,真正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師,相信教師能夠獲得成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教師的理解支持,教師也才能以極大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使學校增添新的活力。
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管理中的最高權力機構。學校每年要定期召開教代會,重大決策都要認真聽取教師代表的意見,讓他們廣泛參與學校日常事務管理和學校大事的討論和決策,保證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涉及到福利、評先進、評職稱和學校發展等大事情,要集體決定,使教師感到管理者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的一定地位和作用。這樣,使教師增強了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上下同心”的局面,形成民主治校的氛圍。
二、引領、激勵教師,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采用引領、激勵方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引領和激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的引領與激勵可以使教師明確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在實現學校總體目標的過程中的地位和工作目標,從而積極地履行職責。作為管理者應從以下幾點進行:
1、開展熱愛學校的教育,建立校榮我榮、校辱我辱的榮辱觀念。通過教育使廣大教師能充分認識到學校是大家的學校,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大家的學校要靠大家來辦好,每個人都和學校榮辱與共。有了這樣的激勵,教師工作再累都不會叫苦,困難再多也不會埋怨,處處為學校著想,事事為學校分憂。
2、開展學習師德模范的活動,進行師德宣傳,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管理者要十分重視教師的思想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的開展工作。
3、開展與教師的情感交流活動,加強對教師的情感投資,不要做傷害教師情感的事。學校領導者要樹立從“管理”到“服務”、從“控制”到“解放”、從“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的管理理念。把傳統的監管、行政約束式的管理方式,變革為以情感激勵為主要方式的人文化管理。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把教師當做朋友和親人,放大他們的優點,容忍他們的不足,這樣教師就會盡心竭力的努力工作。同時也應注意在美化校園環境、改善教師福利、關心群眾生活、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等方面做深入細致的工作,盡量給教師一種愉快感、滿足感、幸福感,從而喚起教師對進一步做好學校工作的責任感。
4、賞識教師的成績、進步,讓教師得到“賞識”,激發教師積極性。每一位教師哪怕取得一點進步,得到一點鼓勵,就會給他帶來一種成就感,只要多賞識他們的成績,就會讓他們得到更多的精神動力,相信自己還會做得更好。取得成績需要賞識,在失敗時同樣需要賞識,特別是年輕教師,或許工作中遭遇挫折或失敗,或許教學上出現難題,或許某個學生難以教育、或許班級管理出現困惑等等。關注他們的內心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寬容他們的失敗,給教師一個寬松的環境和努力向上的機會,教師會加倍努力工作。
5、建立獎懲機制,利用獎勵和懲罰的調控作用,矯正教師存在的問題,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要想真正達到強化管理、深化改革的目標,必須徹底改變那種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差一個樣的不正常現象,必須把報酬與貢獻聯系起來,使教師認識到工作的好壞、貢獻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切身利益,從而把精力和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通過獎勵與懲罰,增強人們行為的'內驅力,從而保持和提高行為的積極性。
三、完善、成就教師,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
成長、發展是人的生命永恒的主題,每一個教師都有成功的愿望。我們相信每一個教師都有成功的潛能,為了讓每一個教師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每個教師都感到自己重要,每個教師都擁有成功的夢想,每個教師都享受教育成功的幸福。學校的領導者必須幫助教師進行自我完善,成就教師。校長的職責是讓每位教師成功,讓每位教師的價值得到提升,這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這就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要營造濃烈的學習氛圍。讓讀書成為習慣,提升教師品位。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說:“一個人因學習而擁有,因學習而豐富,因學習而發展。”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決不可忽視了自我充電、自我改造。不僅要廣泛涉獵各種教育報刊,還要敢于走進古今中外的教育經典。學校要為教師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建好圖書室,使教師不因為囊中羞澀而讀不到好書,要為教師開好書單,要開展有針對性的、長期的讀書活動,引導和督促教師讀書,把讀書與教改、科研有機結合起來,鼓勵教師通過讀書,多出成果。
2、要加強校本培訓。將日常教學、教研和科研緊密結合,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使研究課題來自于教學實踐又緊緊圍繞教學實踐服務,既在課堂中確定課題,又帶著課題進入課堂。一方面大力開展新課程理論培訓,落實學習和教研制度,促進教師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的更新,推動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一方面大力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特別是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吸收先進的教學信息;一方面大力開展教師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信息技術的培訓,更新教育教學手段。
3、要進行專業引領。青年教師除了需要大量吸取專家論著中的精神營養外,更需要得到專家的耳提面命。專家引領是一線教師的成長進步的航標,因此,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條件讓教師走出去聽課學習考察,讓老師們能夠面對面聆聽專家的教誨,專家們的親身示范和現身說法讓教師獲得強勁的成長動力,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成長步伐。在“走出去”的同時,我們還采取“請進來”的辦法,請專家們對教師的教學進行零距離的直面課堂式的指導,為老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把脈。同時還要注意發掘本校身邊的寶貴的“校本資源”,啟動了“青藍工程”,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4、要讓教師走出去進行交流,提供舞臺,展示個人才華。借鑒一些學校在教師培養上的經驗,我們發現,外出交流授課與校內的交流研討相比,外出講課對教師本人則有一種無形的壓力,繼而產生強勁的成長動力。也是為教師提供了展露才華機會、推銷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壓力中發掘潛能,在競爭中加快成長。把青年教師帶出去與兄弟學校溝通交流,把教師帶到異校上課,讓教師們參加各級各類教學基本功大賽和教學評比活動,利用這樣鍛煉隊伍的方式可以讓教師成長走上了快車道。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幸福,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每一個管理者的追求。只有通過實施管理的人性化,辦公環境的溫馨化,人生價值的最大化,讓教師們充分享受工作的快樂,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教師才能以積極光明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投身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最終實現學校教育提升與教師發展的雙贏。
心得體會職業責任 篇3
我叫余,今年47歲,家住咸安區賀勝橋鎮,我有幸參加了咸安區農廣校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茶葉培訓班。通過為期十五天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使我感受深刻,體會很深,有以下體會:
一、這次培訓得到了我鎮領導的高度重視,圍繞農業產業發展想方設法,用盡心思搞好這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讓我從思想上從一名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特別是通過學習農產品市場營銷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有機茶葉的發展與我區茶葉的現狀概述,農業的發展趨勢,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使我從思想上認識深刻,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一員理清了思路,在土壤和肥料有機茶園全程機械化管理及加工技術,茶文化、政策法規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必要,像一場及時雨,因為它不僅讓我學習了更多理論知識,解放了思想,把我們這些茶葉種植農戶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借鑒,像是一頓豐盛的大餐,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遇。
今后我將把這次學到的`知識服務好自己,更要服務好身邊的農民朋友們,最后,再次感謝領導和專家們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