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網絡研修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音樂網絡研修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做為一名新時期的音樂教師————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在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首先自己要有全面過硬的素質:嫻熟扎實的專業技能,廣博深厚的文化內涵,孜孜不倦的學習與專研精神以及對教育事業、對學生深深的熱愛。在這次網絡培訓中,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體會:
一、音樂教師要有良好的音樂修養,這是勝任新的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前提。
音樂教師是美的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代名詞。作為傳播美的使者,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靈。而良好的審美修養對于音樂教師則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師作為美的使者主要是通過音樂中的教育審美的作用來實現的。音樂教師良好的審美修養可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增加學生的向師性,進而使學生喜愛音樂課。一個音樂教師如果沒有音樂修養,怎能上好音樂課?怎能吸引學生,怎能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呢?所以,對于音樂教師來說,良好的審美修養不僅體現為懂得美,能夠發現美,而且還要善于創造美。使美的內涵在課堂中不斷創造、發展,才會把音樂中的美不斷帶的給學生,讓學生為你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而喝彩。
二、音樂教師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
音樂課堂教學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音樂教育教學能力是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一個音樂教師能否擔任這份教學的工作,是音樂教師教學水平能力的體現,也是作為合格音樂教師重要條件之一。它包括音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的調控。
1、音樂教學能力
音樂教學能力包括了解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分析和理解教材、確定課的類型和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等。音樂教師在精心設計每堂音樂課時,課的類型、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和了解、分析學生學習狀況的是有關聯的。不能把同一種方法都用在所有學生身上,要“因材、因生”施教。把這種學生能力與教材聯系在一起的,就是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合格音樂教師具備的條件之一。
2、課堂教學的調控
許多學生認為,音樂是“小三門”而不愿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厭學的學生干擾課堂教學。此時,音樂教師就需要有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即課堂管理能力;本來設計好的音樂課由于調皮的學生搗亂,不能繼續進行,這時教師就要用靈活的教育機制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來正確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同時,教師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音樂審美的需要,調控課堂,管理好課堂,讓音樂課繼續。如提問他,讓他回答問題,或讓他參加音樂實踐活動等,或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重新投入課堂學習。讓學生感到音樂教師不僅是“活波、可愛”的,也是嚴肅有紀律的。
總之,經過這個暑假的培訓,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
音樂網絡研修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對于一個教師,透過這次網上研修,讓我懂得了網絡的重要性;讓我懂得了如何運用網絡資源。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應用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學系統中各要素之間及要素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系,然后對教學資料、教學媒體、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要素進行具體計劃。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透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社會又應用于社會的一面。讓學生學得更簡單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透過努力,我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數學課的范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次學習,我將會對遠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能夠充分對遠修平臺的資源會更好的利用,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幫忙。透過本次遠程研修學習,我得到的不僅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它將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透過研修的平臺,利用網絡資源,不斷的學習,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實踐,爭取使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有較快提高,努力適應二十一世紀對學習型創新人才的新要求。
音樂網絡研修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兩個多月,沒想到一開始極度不適應網絡課程學習的我,也漸漸習慣了網絡課程的學習,甚至在網絡課程即將結束之際,出現了不舍的情緒,這真是讓人感慨萬千的一次學習經歷啊!
要說網絡課程的學習,一開始也應該是適合我們這些整日泡在網絡上社交的學生的,遺憾的是,網絡課程剛開課的時候,我們誰都不習慣要正兒八經的在網絡上聽課,甚至在聽了一整天課之后還要在電腦上寫作業,這讓我們誰都很難接受。最后我們又是如何適應下來,甚至出現現在這種不舍的情緒呢?
我想這一切都因為我們的網課老師。我們的網課老師,也就是我們過去在學校上課的那些優秀的老師,他們在發現我們都不適應網絡課程學習的關鍵時候,及時改進了網絡課程的設計,讓所有的網絡課程都更加適應我們這群無法盯著電腦聽完枯燥乏味網課的學生們。我們的網課老師從自身的形象開始改變,讓我們一開網絡直播視頻就會因為對老師們今日形象的好奇而收起渙散的心,他們再在課上給我們加入了許許多多平日在教室上課不會有的小互動,這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想要認真聽課,生怕自己在互動中出什么洋相或者不能夠向其他同學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
學著學著,我們也就適應了網絡課程的'學習了。在這兩個多月的網絡課程學習中,我自覺學習有了一些進步,大概是因為注意力比過去在教室上課還要集中的原因吧!說實話,我非常感謝我們的老師們。如果不是他們不斷地優化改進我們的網絡課程設計,我想兩個多月下來,一開始就不適應網絡課程學習的我,一定會在這兩個多月的網課下來,成為班級里拖后腿的那個豬隊友了!
我們的網絡課程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又該如何去適應在教室的上課呢?人一旦習慣了一個方式,便總是不能夠輕易接受其他習慣吧!不過回學校上課或許會容易一些,畢竟過去那么多年,我們都是在學校上課的,不會因為兩個多月的網絡課程學習而忘了如何在教室上課了。通過這次網絡課程學習的經歷,在即將結束網課之際,我希望網絡課程學習的模式,未來也可以加入到我們的選擇中去,我的意思是要是以后也可以選擇在家上網課了,我們這些學生學習的方式也就更加豐富與方便了。
我是20xx年參加農業科技網絡書屋學習的,我最感興趣的版塊是期刊庫和能力提升。
通過下載各種刊物雜志我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知識,因為有了期刊庫最近幾年沒有訂閱過其他雜志,每年節省開支八百多元,而且省去了保存雜志的不便,有一次在《江西棉花》雜志上看到一篇關于《如何利用五氯硝基苯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防治方法》的文章,對我啟發很大,于是按照文章介紹的方法進行試驗,效果非常好,通過多年的推廣應用,我鎮棉花育苗普及了該技術,每年挽回因立枯病造成的損失達到5萬多元,得到了廣大棉農的歡迎
能力提升讓我不斷豐富了知識儲備,提高了服務三農的能力,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長江流域水稻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面積的68%,這讓我意識到我地的優勢產業應該是水稻,為今后我地發展水稻生產提供參考。在能力提升過程中讓我了解到稻飛虱和紋枯病一般有拔節后發生的特點,于是在水稻植保過程中要求沒有拔節前不需要防治,僅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就降低了防治成本,同時也為農藥零增長奠定了理論基礎。
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我的積分一直處于省內第一名,20xx年農業科技網絡書屋競賽中獲得全省二等獎,20xx年競賽中獲得全省一等獎,因為堅持書屋學習,市農業局也得到湖北省農業廳的表揚。
雖然從20xx年起農業主管部門把中國農技推廣定為重點,但一點也沒影響我對農業科技網絡書屋的熱情,因為網絡書屋接地氣、實用性強,希望網絡書屋越來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