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下鄉感受心得體會(精選3篇)
寫生下鄉感受心得體會 篇1
說句實話這次江西婺源之行是我第一次向南走這么遠,早在出發之前我就在百度和谷歌地球找了一些當地的材料,還有那邊的天氣。
等到了出發的時候,大包小包的東西往上帶,雖然很累,但是覺得我可以用的著。等到了以后才發現好多東西都是沒必要帶的,才發現我們的獨立生存能力還是很不夠的。
記得火車過長江的時候,心情是很激動的,因為這我第一次看到長江,旅途的疲勞在這會兒化為無有。晚上的時候終于到了住宿的地方了,一個叫做菜米油鹽的旅店。那天晚上的飯特別香,從那天開始,我們幾個的飯量就比在學校增了好多。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被老師帶著出去畫畫了,我們第四小組沒有跟著老師走,自己找了一處地方畫。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當時的感受,真的,你要知道那天早上我站在那一片麥田的面前,心情真的是洶涌澎湃啊。晚上回去評畫的時候我換在給老師形容我當時的心情,那天最有激情。
后來的幾天畫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心情開始變得急躁起來,老是覺得畫不下去了,這個時候老師幫了大忙了。到現在我還記得每天晚上吃完飯就纏著兩個周老師不停地問,每次結束都要到11點左右了。我真的該謝謝他們,雖然罵人的時候很討厭,但是真的是為我們盡心盡力。
再后來的時候,我們去了不少景點去畫畫,恰好到十一黃金周,那些游客太牛了,什么人都有的。我們每天早上出去,中午在畫畫的地方吃盒飯,晚上回來和我的那幾個吃友們搶著吃飯,日子過得比軍訓換苦了點,但是每天都挺充實的。寫生的那些天,發現我們第三工作室好團結的,每個人都是人才啊!
早出晚歸的日子要結束的時候,老周終于變得不那么嚴厲了,在晚上開了篝火晚會,還有烤野豬吃。那天我們帶著老板娘給編的可以許愿的竹子帽,烤野豬,烤紅薯還有啤酒喝,雖然沒吃飽,但都是很開心的。我記得那天晚上婺源的天空有好多的星星,一個美妙的夜晚。
篝火晚會給我的回憶還有老周那強大的野外生存技能,真的要好好跟他學學。
非要說這次遠行有什么感悟,我覺得就是寫生得到的東西是平時在學校所沒有的,在寫生的過程中要學會處理畫面的各種問題,把握好光陰的效果,理智的畫出風景給自己的感受,還有就是處理好外界的干擾。生活方面就是學會用最少的的物質支持自己獨立生存,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再就是像外出寫生如何處理好與大家的關系,還有與自己團隊的關系。
我能寫出來的也只是這么多了,關于婺源,關于這次寫生,其實心里會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感悟。我更愿意把這次寫生當做是一次生活心靈之旅,我是學到了好多專業知識,但是我覺得額外收獲會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啟迪。
寫生之旅已經過去了,我的旅途才剛剛開始,謹以此作為這次寫生的總結歸納回憶吧!
寫在后面的話:婺源回來有好多天了,畫作在回來的第二天就展在版畫系的櫥窗里了。一直想寫點什么但是懶的再回憶這么多了,這次老周逼著讓寫感想,就寫吧。再次感謝老周老師,小周老師還有第三工作室的同學們,感謝你們陪伴,這次寫生我過得很開心!
寫生下鄉感受心得體會 篇2
其實在之前就聽說區里要安排外出寫生,也就一直暗暗盼望著,特別是前不久參加市里的美術年會時,看到一位老師的寫生油畫創作,內心真是“羨慕嫉妒恨”!這回好了,終于我們也有機會了!雖然自己繪畫功底不怎么好,但是可以學習,可以進步,還是很讓人高興的。
只是天公不作美,臨出發前下起了雨,并且一直持續到寫生結束的前一天。為期兩天半的寫生時間雖然短了點,但是也是收獲良多,意猶未盡。 我是第一次來這里,第一次見識到原生態的自然之美。大洼確實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特別是這個季節,山里的色彩變得豐富艷麗,隨處可見的楊樹,一叢一叢,葉子由黃到綠,其間點綴著幾棵懸掛著如小燈籠一樣可愛果子的柿子樹,再加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有著各色顏色的植物,星星點點,滿眼燦爛,馬上就讓人想起一個詞——“層林盡染”-----很多畫畫的人都喜歡到這里來寫生,作為省內的“寫生勝地”,還是很名不虛傳的。只可惜連這里水都被污染了,很多原本很清澈的溪流都變得污濁,連其間的山石也被染成了黑色,曾經的小魚小蝦們更是蹤跡全無——雖然這里的鄉民們依然淳樸善良,但是他們不知道丟失了的最寶貴的東西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傷感的思緒拉回來,還是說說畫畫的事吧,我們這次一共是來了27名老師,按照“國畫”、“速寫”和“色彩'分了三個小組。為了節約時間,一到目的地后就馬上放好行李,每人領了一包干糧開始集合進山。
我們一行人跟隨有經驗的尚主任走在最前面,走過一處小橋,再向右轉,眼前突然展現出一條鋪滿落葉的小徑,蜿蜿蜒蜒,指向不知名的遠方,我們一邊贊嘆著這神秘美麗的大自然,一邊繼續繼續前行尋找適合畫畫的地點,最后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茅草屋,有山石壘成的矮矮的圍墻,聽到里面傳出“咩咩”的叫聲,原來是一個羊圈——這里的羊們也很有意思,清一色的黑山羊,平日我們所熟知的白羊一只也看不到。然后,第一幅畫就獻給了這個“古色古香”的羊圈。現在再看這幅畫,虛實關系處理得不好,主體物也不突出,畫得很不成熟----- 在山里吃過中飯后,我們又找到一家山間小屋,只是很可惜,還沒怎么畫完,天空就飄起了雨,我們只好打道回府,雨一直下到晚上。第一天只算是畫了半天的畫。
第二天吃早飯前,進行了統一評畫,很多國畫與色彩作品都畫得很漂亮,特別是陳俊河老師的國畫,很讓人佩服,功底深厚,技法純熟,一看就是老國畫手了-----吃過早飯后再次出發,只是這次還沒畫滿一個小時老天又下起了雨,我們只好奔回住處,路上遇到不少狂奔回去的老師們,他們也是很無奈得嘆氣 。回到宿舍把剛沒畫完的速寫根據記憶補了補,聽說尚主任和顧老師畫畫極好,我們幾人去學習了一下,感覺自己真是差太遠了!顧老師筆法熟練,構圖大氣,無論是造型還是筆法線條都處處顯示出深厚的美術功底;尚主任的畫更是筆法靈活,造型嚴謹,虛實得當,筆法熟練而富于變化,無論是樹的變化還是山石的變化都極具有藝術上的美感------同時也給我們幾人的作品指點了一下,哪里不足,應該怎樣改進,都一一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解答,我們在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的同時也感到通過學習確實是有了進步,至少在眼界上開闊了很多,并且非常感謝尚主任的不吝賜教。
到了下午雨稍停了,我們帶傘出去繼續畫畫,找到第一天的山間小路,漫步在落滿金黃色樹葉的小徑上,兩旁滿是姿態各異顏色各異的樹,樹的對面還有“層林盡染”的一叢叢的更多的樹,小溪,大小不一的山石,以及掩映于樹木之間的山間石屋,秋風乍起,紛紛揚揚的樹葉翩然而下,絢爛至極,即使是飄著雨,也是極美的意境啊!可以想象,若是有著燦爛的陽光,那該是另有一番景致了。我對好友說,這真是世外桃源啊!可惜,不久大雨又至,我們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帶著未完成的畫,戀戀不舍得離開了這“世外桃源”。
最后一天了,我們要回去了,老天反倒晴了!清晨,飯前評畫,這次好作品非常地多,不僅是好的國畫,好的油畫,好的色彩,還有很多好的速寫,相比之前,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速寫拿出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獨特的風格,陳俊河老師這次的國畫是一幅為了表現黑白灰對比的山間石屋,仍然是讓人嘆服的深厚的造型能力和純熟的國畫手法。而其他幾位老師的國畫也是各有特色,效果都不錯;另外幾幅色彩作品包括油畫,顏色都非常地豐富;兩位用色粉筆完成的色彩作品,色彩艷麗,很富有裝飾性;還有努力認真的王真真老師的色彩畫,色彩淡雅,很有靈氣;最后一組速寫作品也是各有千秋,印象比較深的有周文秋老師的,構圖巧妙,中遠近景的空間大關系處理得很好,并且最后上了一點顏色,更顯得古樸秀麗,效果非常好;另外有位張老師的速寫筆法熟練,構圖漂亮,整體效果非常好------還有另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老師的作品,有的專取一個小景,但是也是畫得很有意思,富有裝飾美感,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總之,大家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效果很明顯。
評完畫,還剩下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利用這剩下的寶貴時間,我們又畫了一幅速寫,拍了幾張美景,到了中午12點不得不集合了,最后全體老師合影留念,離開了這令人難忘的地方。 兩天半的時間,真的是太短,感覺不夠用的,因為自己的繪畫水平不是很好,學習到了很多,進步了很多,這就是最好的收獲了,難忘的美景,難忘的同事們,難忘的好吃的飯菜,難忘的雖然互相還叫不上名字但仍然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可貴精神!希望明年我們還能再來!
寫生下鄉感受心得體會 篇3
加強我們干部與農民群眾的溝通,搭建我們之間的橋梁,了解新農村農民生活中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利于我們今后更好的工作,我縣開展了 “萬名干部下鄉進村入戶大走訪”活動,看似簡單,但任務極重。我滿懷激情地走上了去往蔣家橋鎮x村里的路上,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又是一次挑戰。
記得剛走訪的第一天,我到了x村支部書記家與他聊了半天,談了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曾書記贊同的說“好啊,上級部門對我們農民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呀,讓你們深入基層真正了解群眾的困難,反饋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們村今后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于是曾書記利用村喇叭廣播了廣播,說明了我這次走訪的目的,這對我后來在村農戶家里了解情況起了很大的作用。
轉眼間,活動開展已經有半個多月,回顧半個多月的走訪過程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頂著風,冒著雨,披星戴月,流過汗,時不時受到群眾的不理解,看他們那毫無表情的臉,有時甚至感到很委曲。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訪過程中,真正了解他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加上我對有關惠農政策的講解,通過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眾觀念發生了改變,由不理解轉變到理解,由不歡迎轉變到熱情主動,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讓在他家吃飯,聽取他們的心聲,取得了大多數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在走訪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
二是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如x村想辦一個養殖山雞場,但對創業起步資金的合理預算及今后的管理經驗一無所知,我主動與縣創業培訓班的賈老師進行了聯系,給他拿回了創業的有關資料,供他參考并給他留了有關電話,和他說在今后的創業路上有什么困難還可找我幫忙。
三是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中,要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群眾的好朋友,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
四是要改變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我們聯村干部要在宣傳有關政策中、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我們講二遍,講十遍;一次不在家,走兩次,我們就是用這種精神,耐心去打動群眾的心,順利完成工作。
五是要端正學習態度。在村工作直接面對農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強學習很重要。要認真學習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有關城建、土管、計生、村級組織建設、村級財務管理、信訪、安全管理、種植、養殖等方面知識,才能在政策法規宣傳、組織建設督導、民主制度監督、矛盾糾紛化解、富民強村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作用,開展農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六是要積極拓展新思路。農村工作錯綜復雜,包羅萬象。在工作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對各方面的問題要充分考慮,建議和一定要符合本村實際。在x村走訪中大多數村民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種養業方面的想法,下步我們要結合x村實際,因地制宜,合理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七是要做到勤快。要多走訪,多調研,多到第一線去了解村情民意,從而對癥下藥,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
這次走訪后的趕觸太多太多,有苦有甜,對那些生活條件較好的農民我替他們高興,可是那些困難的群眾讓我感受到了自己今后肩上的責任,這時刻鞭策我要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在黨和人民的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