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輔導員家訪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生對輔導員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杜明軒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由于平時在班級里愛吵鬧,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他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后,他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并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于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學生對輔導員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2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和石老師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我發現多數家長的綜合素質還不高,在教育子女時,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有的家長在復習最緊張的情況下教育學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寫作業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對象,對癥下藥,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有許多綜合素質不高的家長對于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是很明白,在這次家訪中,我和石老師耐心地為家長介紹和講解,有許多理念得到了家長的贊同與支持。
四、每個人的綜合素質不同,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班主任應該具體分析問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一味不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是適得其反。
在此次家訪中,許多家長也給了許多的意見和建議:
1、希望讓老師和家長更加強聯系與交流,能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好的融合起來,幫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學習。
2、上個學期學校開展了親子活動,家長反映不錯,家長希望學校能多開展類似活動,能與孩子在學校一起參與活動及互動。
3、希望老師多鼓勵不夠主動發言的孩子。
4、希望其他任課老師能采用各種形式和家長多溝通,以便家長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配合老師共同解決問題。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過家訪我感到,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只是傳遞與被傳遞的關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情感是在認識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學生對輔導員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3
當了兩年輔導員,多少對這項工作有些體會。作為年輕輔導員,值得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因此沒什么經驗可談,只是簡單談談自己的工作感受。
當輔導員最大的感受是操心。很多認識我的人說我越來越憔悴,這多少有些夸張,但兩年來我真的感覺很操心,心里想的事情太多了。從每天哪個同學遲到了,有沒有曠課的,課堂紀律好不好,教、寢室的規范化有沒有達到,到哪個學生出現了問題要及時談話,哪個學生有必要和他的家長聯系……有時甚至連晚上做夢都能夢見第二天班會說什么內容。這只是日常管理,還要做好心理準備隨時處理突發事件。我現在已經特別能理解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有多辛苦了。我的課一直很多,有時一天上六節課,雖然已經很累了,但一想到我班的學生,還是得經常到教室看看,這就是輔導員。
雖說輔導員工作很辛苦,但也有讓我感到辛慰的地方。當看到有的學生在輔導員的幫助教育下越來越努力學習,進步越來越大,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白做,很有成就感。
想當一名好的輔導員,要有耐心。一定不能指望平時不好的紀律會在一夜之間變好,某個經常曠課的學生從第二天起就真的從來不曠課了。面對犯錯誤的學生,適當的給他機會,要比“趕盡殺絕”的效果好。輔導員每天經常叮囑學生的話,可能要重復很多遍,但效果卻不是立竿見影的,這就要求老師得有耐心,發現哪怕一丁點的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錯過了就沒機會了,所以輔導員還得做到隨時細心觀察。
面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學生,輔導員在工作中得講些方法,不能造成與學生對立的局面,否則就不好管理了。在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在真心實意的幫助他,是對他好,平時多說一些關心他們的話,盡量不冷落任何一個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懂事、能夠聽話的,這樣班級中大多數學生就會站在老師這邊了,再去批語那些個別經常搗亂的學生的時候,也會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和理解。當然,我的方法也是從老輔導員那學來的,我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這就是我的工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