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強治理心得體會(精選3篇)
共同締造強治理心得體會 篇1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是創新社會治理的基礎平臺,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大意義。各級各地的黨委政府要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則,進一步加強社區治理能力建設,不斷推動基層治理科學化、法治化,為平安中國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社區治理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關系著居民的幸福指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及社會治理成效。近年來,我國城鄉社區治理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但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存在著一定差距。比如,社區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法治化水平還不夠高,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還未充分調動出來,社區黨組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新發展階段,必須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全面打通社區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讓“毛細血管”暢通活絡,這既是加強新時代社會治理必須答好的“必答題”和做好的“重點題”,也是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謀劃共建,提升群眾的參與率。“共建”回答的是社會治理依靠誰的問題,即社會治理不只是黨委和政府的責任,而且是社會各方的責任。推動基層治理,就要加強基層民主,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充分發揮群眾力量,創新群眾工作方法,下放權利到基層,做到人人有責。我們應學習“楓橋經驗”,發動和依靠群眾,主動貼近群眾,拉近干群關系,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問題。要積極組織黨員參與到社區的治理和服務中來,提升黨員為民服務的水平,要針對群眾所需所急所想,組建專門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伍,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讓社區群眾能夠足不出戶就能解決一些生活上的難題。要通過推行“居民群眾點單、社區黨組織下單、黨員志愿者接單”的志愿服務模式,引導駐區單位、行業、領域黨組織、黨員為居民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同時,還要充分調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通過“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的廣泛宣傳,向群眾普及參與治理的途徑和方式,加強參與意識,提升參與能力。
完善共治,開拓治理的引領力。“共治”回答的是社會治理怎么開展的問題,即通過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實現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規范網格化管理,健全以黨建為統領、以法治為核心的基層治理體系,有效保障基層社會治理,調動群眾積極性,做到人人盡責。必須樹立“黨務不脫離業務”的理念。將黨建嵌入到社會多元共治的業務及其過程中,使相關要素都聚焦于社會治理和服務的需要,形成黨建共商、服務共做、難題共解、文明共創的格局,規避耗散效應。城市大黨建要承擔起整合跨部門、社會力量以及市場資源的職能,為化解社區治理頑疾,形成治理合力,推動多層次、一體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提供總體的領導支持和組織保障。同時,社區黨委在社區治理中,可通過建立黨建理事會、居民議事會、商圈共治理事會等多元載體,整合社區資源和力量,引領各方主體共同商議社區重大活動和事項,調動了各類社會組織共治的積極性,形成了黨建共商、服務共做、難題共解、文明共創的社會氛圍。
加大共享,實現共贏的覆蓋面。“共享”回答的是社會治理為了誰的問題,即通過社會治理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實現社會治理成果共同享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個有溫度的城市,由一個個有溫度社區組成,而一個有溫度的社區必然是管理有序、生態健康、公正包容、和諧文明、充滿溫情的美麗家園,這是大家共同奮斗的目標,也是社會各個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體現。實現“共享”,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政府應深化職能轉型,轉型成果由群眾共享,將資源、服務、管理下放到基層,促進公共服務體系的精準對接,實現人人享有。政府通過建設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聯通政府各部門,明確主體責任,投入公共資源,提供了便民便企服務,深入落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實行了線上線下雙服務;通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真正實現“扶貧路上一個也不掉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人心齊,泰山移。從實踐看,基層自治的內容不斷豐富拓展,幾乎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各個領域,如物業,停車,寵物管理、環境衛生,社會安全、矛盾糾紛,以及各種利益分配。要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不是基層黨組織的“獨角戲”,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如何匯聚起磅礴的多方力量,既需要情懷擔當,也需要有關部門在工作中另辟蹊徑,創新社區治理模式,發揮共建共治共享的作用,使社區治理中的每個“細胞”都健康、每個因子都活躍,多點發力、各方出力、共同給力,我們就能合力畫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同心圓,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交出一份社區治理的合格答卷。
共同締造強治理心得體會 篇2
隨著科技的進步,詐騙集團的手法也越來越精明。從一開始用騙孩子,然后把孩子抓去向家屬勒索錢財的手法,到現在假裝把孩子綁票,之后透過電話向家人要錢的方法。他們這幾年手法進步的程度,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而我,當時也是差點踏入他們那流沙般的陷阱。
一個冬天的早晨,大地上春寒料峭,冷得我躲在被窩里還是抖得和電動馬達一樣。一聲刺耳的電話鈴聲劃破靜空,所以我便立即跳起來接電話,避免鄰居抗議。“小朋友,你的媽媽現在在我手上,我限你一小時內把錢丟到公園里的垃圾筒,錢的數目是一百萬,趕快去丟錢吧!哈!哈!哈!”這通令人感到晴天霹靂的電話,就在一陣邪惡的笑聲中結束了,而我的心卻持續的升溫,緊張的情緒已達到了極點,現在的我,腦子一片混亂、因為我的媽媽竟然被綁架了?我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屋子內走來走去。突然一個不知來自何方的聲音說:“不要緊張,想一想學校宣導過有關防詐騙的東西。”它說完后,好似一桶冷水狠狠的潑了我,讓我冷靜的想,我應該怎么做。
霎時間,一股想法如潮水般的涌進我腦里:“打電話到媽媽的公司,看她是否真的被綁架!”于是,我便立即打電話去確認。“嘟!嘟!喂!”電話那頭響不到三聲便傳來媽媽那熟悉的聲音。這時,我便心花怒放,心里緊張的情緒也煙消云散。之后,我把剛剛的接到電話的事向媽媽娓娓道來,另一頭的媽媽彷佛聽得出神,從頭到尾都悶不吭聲。“這是詐騙電話!”媽媽突然說。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聲響,使我的靈魂跑到九霄云外繞了一圈后,又飛了回來。“喔!”我回了一聲。接著,便和媽媽說再見,并掛上電話。然后,躲回被被窩里,繼續睡我的回籠覺。這場鬧劇,也在我打呼聲中,畫下了休止符。
經過這次的小意外,讓我學到了個如何“反詐騙電話”的經驗。我想之后如果還有類似的情況,我一定會先確認,再去見機行事。
共同締造強治理心得體會 篇3
《大山的女兒》該劇講述的是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百色,主動投身扶貧一線,為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獻出年輕生命的感人事跡。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動并震撼著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心。她的事跡是一面鮮艷的旗幟,是一本鮮活的教材,是我學習的榜樣。在今后工作中,我將以她為標桿,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傾情投入,對工作、對家庭、對有困難的群眾,奉獻自己的一顆熱心與真誠;不計較辛苦,不計較得失,只在乎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為更多的婦女兒童帶來感動與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