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有感(精選3篇)
高爾基童年有感 篇1
“書籍是人類的階梯”是高爾基的名句,而《童年》本書也是由高爾基寫的。讀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高爾基從小就沒有父親,母親不久也去世了,我真為小時侯的高爾基而感到可憐。
我讀了《童年》作者很認真,他的兩個舅舅也很會發脾氣,外公則是一家之主,他做事誰也攔不住他。有誰違背他的意思他就會發大火,其實他有那么大的火氣是為了教育高爾基:我是一名會長,我是指點人家的頭頭,我的孫子長大后也要很能干,是管人家的頭頭。高爾基果然沒有辜負外公的愿望,成了一位世界聞名的人物。我想,外公的教育肯定還時刻回蕩在高爾基耳邊吧。
在《童年》這本書里,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我們不聽話的時候爸爸媽媽會說我,嚴重一點可能會打我,讀了這本書后,我更加確定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對的。
《童年》這本書誰看了誰都會受益非淺的。我覺得這本書里有特別多的做人的道理,這本書里做人的道理遠遠高出了我讀過的其他的書。書里的好詞’好句。好段,說明高爾基的寫作能力很好,他的寫作能力是從他讀過的書中獲得的,也難怪高爾基會說出”書籍是人類的階梯”這樣的名句。
高爾基童年有感 篇2
寒假,竟然讀起了這樣一本略顯沉重的書——《童年的消逝》。該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第二部分將人們置身于現代時空,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爭、性愛、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在書中,作者并沒有就童年的消逝提出有建設性的挽救辦法,只是通過想象的產生深究其原因,通過對本質世界的剖析給人們以驚醒。說實在的,這本書讀著有些吃力,因為追溯的源頭有些久遠,因為這方面閱讀材料的缺乏,但不得不去面對的是作者確實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童年在消逝。童年消逝的證據以不同形式出現,毋容置疑:“電視時代,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爭、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
印象特別深的是小時候去上學總要經過一片苗圃,里面有松樹,有廣玉蘭,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樹木,我們可以在苗圃里玩捉迷藏,我們還可以晚回家,只是為了在苗圃里挖野生姜,總覺得我們小時候真的很純粹,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但是我們有著大把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孩子愛上了手機,愛上了手游,甚至大人們都沾沾自喜的覺得孩子太聰明了,沒人教如何操作,孩子都可以輕松地掌握手機功能,自如地玩耍,這是一種進步,但同時,當你在打王者榮耀的時候,可笑的發現互聯網那一端的競爭對手卻是自己的孩子,那么這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童年的消逝呢?我們的孩子或許就失去了她們這個年齡時段可以去體驗的事兒。
但我們拋開自己的童年,在歷史變遷的背景下,在老年人都會使用移動支付的背景下,我們孩子的這些所了解、接觸的世界或許也就是她們的“童年”世界,只是這個“童年”的界定已經變得非常模糊,畢竟電子時代的來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或者說本身是社會的進步,人類不可能返回過去,我們小時候那個在林子里奔跑、挖筍的記憶只能說屬于那個時代的“伊甸園”,我們只能帶著對夢境的回憶,勇敢的面對今天的兒童,讓他們離幸福比以往更近,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所面臨的任務與挑戰。
正如書中在最后提出的“有沒有社會機構足夠強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現象?”那只有兩個機構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學校。其實,現代社會家庭的結構和權威已經嚴重的削弱,家長對年輕人所接觸的信息環境完全喪失了控制或者說由于媒介的天地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自己撫養孩子的能力已經喪失了信心。我想這也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的家庭需要去面臨的挑戰,只有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為孩子的童年添上一筆色彩;另一個機構——學校,作為學校教育的一份子,我們可以認識到兒童和成人之間存在差異,但不得不承認學校的權威也在日漸下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在下降,學校更多的在向“服務業”轉型,我們的教育也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當然這些都是從大環境層面而言的,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必須去避免成為電視的產物,我們必須有所堅守,否則童年的消逝會加劇,我們所有的抵制會失去它的力量。
高爾基童年有感 篇3
今天我讀了童年有感,高爾基的童年寫出了自己當時的悲慘遭遇,想起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起碼我比他幸福。因為作者3歲時,父親病故,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雇工,放高利,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于貧困潦倒。舅舅們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為了錢,為了個人的利益,明里爭,暗里斗,沒有私毫手足之情,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主要是寫出了自已苦難的童年,鳥的翅膀不歷經風雨童年時代的高爾基生活在這樣黑暗的社會中,這是他的不幸,但是使他磨煉了一身堅強的意志,這為他長大成人后遇到困難不屈服奠定了基礎。
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學生會在不經意間想起自己的童年,想想這時是多么的美好。想回到這時。可是時間是不會倒退的,只有離兒時越遠。我有時就似,如果時間停在小學四年級是多么的好啊。可是這不是真的,只是自己的虛想罷了!童年充滿著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有著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似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總結似我們現在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不管在多么惡劣的環境下,要好好學習,努力奮斗,朝著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我們一定也會有比高爾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讓我們去珍惜現在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