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鄉村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到鄉村的心得體會 篇1
妻說天氣預報說今天雨夾雪,我說雨夾雪就雨夾雪吧。我們不是老天爺,我們管不了天。
人有若干無奈不管你愿不愿意,比如說妻子下鄉支教這事兒。不惑之年的她早晨五點半起床六點半動身下午五點半回家,顛簸、勞累、疲憊折騰得她夠嗆。朋友:“干嘛讓老婆去鄉下呀!”我無語。
妻子任教于城區的一所小學,從家到單位不到十分鐘的路程。那是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妻子是初中部的教師。初中部分離出去那年,我建議她留在小學她表示同意。小學相對初中還能輕松一些,妻子的體質不是很好。顧此失彼,妻子的職稱成了大問題。從初中教師到小學教師說叫“改系列”,改系列的教師幾年內不能晉升職稱。于是乎,當妻子昔日的同學同事不少晉為中學高級的時候,她仍在原地打轉,繼續著原有的中學二級也就是小學一級職稱。妻子工作很賣力,備課教改、參加優質課比賽、撰寫論文,一刻都不敢放松自己。僧多肉少每年的晉級名額少得可憐,況似乎已成了慣例晉升職稱時興論資排輩,年齡大的關系廣的排在前頭,輪到妻子黃瓜菜都涼了。前年的一天,妻子說教育局有規定,下鄉支教的晉升職稱時加一分。我明白她的意思說想去就去吧,她在鄉下的學校呆了十多年,再去住上一年也無妨。妻自告奮勇去報名,豈料人家說名額已滿每個學校只準下去兩個。
看來與妻抱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人家捷足先登了。我勸解:“咱明年再下去。”妻是個有心人,今年下鄉支教報名尚未開始就操持。峰回路轉,承蒙有關人士開恩,妻總算爭得一下鄉支教的資格。妻那些日子有些興奮,如同占了多大便宜似地快樂。對鄉村學校的回憶對新的環境的期盼,我摸不準。我知道費心巴力地在小城里生活了十年,她對往日的生活已經有些陌生和淡漠。我讓她到我家鄉小鎮上的小學支教,那里離我的老家一公里多點的距離。父母尚在老家居住,下雨陰天啥的可以回家住宿吃飯。妻想想也是就填報了那所小學。我特意咨詢教育局人事科負責此事的同學,他說一般都根據教師的要求分配去向。
開學前兩天,妻得到消息說被安排在一個村里的小學。那是個偏僻的村莊,從原來的龍山鄉駐地往西北還得出去四五公里。妻憂心忡忡,我有點上火:“不通車,上下班怎么辦?”思來想去決定找人問問。現在的鄉鎮都有好幾處小學,人員安排調整鎮駐地小學的校長說得算。咱不提過分要求,咱了解過全市支教的女教師根本沒有分到村里的小學的。我想到報社的朋友小張,她采訪過校長給他寫過一篇不短的稿子彼此應該熟悉。小張:“打個電話問問,又不是什么大事。”不長時間,小張回信:“人家說定好的事不能變了。”聲音里夾帶著沮喪。朋友老陸在城里的學校干校長:“怎么這樣辦事,把一個女人安排到那樣的地方。”他們學校也有出去支教的教師,他提議我找找朋友H。如同抓到一個救命稻草,心里豁然開朗。H供職于一個挺管事的部門是各個學校的上級,H正好負責人事工作。H辦事一貫低調:“我問問,恐怕不行。”事情就是那么奇怪,H說:“伙計,人家說晚了,將就著干幾個月再給調整。”我啞言失笑,過幾個月再給調整,騙鬼呀!有困難找組織,妻滿心委屈地去找自己的校長。校長當著妻子的面給那校長打電話,說要對教師的安全負責不能去那個小學。對方一個勁強調理由,說張記者H局長都打過電話,但他們有困難定了的事不能改了。校長哭笑不得:“不給安排,大不了咱不去了。”妻有點小感動。
妻最終去了鎮駐地的小學。去家鄉小鎮支教的教師共兩人,妻和廈門路小學的岳老師,岳老師是個男的。妻說自己遇到了好人,人家岳老師很痛快地答應跟她調換去了那所村里的小學。學校領導送妻和岳老師去報到,校長話里有話:“別拿豆包不當干糧。”呵呵,我總算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到鄉村的心得體會 篇2
《我們這十年觀之心之熱愛》,該篇章由白宇帆和李坤霖主演。
因為執著,所以熱愛。原本大學畢業想進入事業編制的張雷(白宇帆飾演)沒有找到合適的教育單位,后來到了新疆的加尕斯臺鎮的一所中學。和前面許多老師一樣,他到了沒多久,因為對環境的不適應、當地艱苦的條件和學生家庭的諸多特殊狀況,他也曾試圖離開很多次。但是每次企圖離開的時候,當他看到學生們對足球熱愛的精神,他們對教練的依依不舍和對夢想追逐的情懷,被深深的打動了。最后他決定留下來帶領學生們為實現足球夢而拼搏奮斗。他們團結一致,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講的是漢語還是維語,只要在球場上一起拼搏,大家就是一個整體,最終他們在當地的足球比賽決賽中贏得了冠軍。而他的學生們也因為足球,被當地的高中按照特長生錄取。
因為保守,所以打破。當地的村民思想極為保守,不相信科技的力量,很多農戶在撒農藥的時候還采用背藥壺人工噴灑的方式進行。作為副線出現的陳剛(李坤霖飾演)書記為代表的援疆干部想要推廣農業無人機技術,卻備受阻礙。但他沒有放棄和氣餒,終于找到了正確的方式讓村民接受無人機,最終他成功的帶領當地群眾致富。
另外想說下主演白宇帆,這部劇中他將張雷塑造的特別成功。他不是靠顏值贏得觀眾喜愛的演員,他的長相太接地氣,和王寶強、黃渤一樣是靠演藝實力征服觀眾的。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外形劣勢而恰巧成為他演技的優勢,因為太接地氣,更顯得平易近人和容易被人接受,畢竟劇中的角色不可能都是高富帥,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演藝市場永遠不缺帥哥和靚女,缺的是有演技實力的演員。
另外看完這個篇章后,加劇了我想去新疆旅游的念頭。新疆真是個好地方,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尤其提到新疆的美食更是讓人垂涎欲滴。希望早日實現這個愿望。
到鄉村的心得體會 篇3
我們在便倉今天參觀便倉枯枝牡丹園。
離門還有兩三米遠的時候,我便聞到了陣陣花香。一進門,只見到處是花,這花長的非常茂盛。我心里想:這么茂盛的花怎么可能是枯枝呢,一定是騙人的。我懷著疑惑,頭一低,一看,還真是枯枝。聽說在閏年里有十三個月牡丹花就有十三個花瓣,在平年里有十二個月,牡丹花就有十二個花瓣。牡丹花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呢,據說,朱元璋帶著他的部隊到處剿滅吳王張士誠的部隊,吳王張士誠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卞元亨。他到處逃跑,逃到了便倉,下馬休息一下,隨手將馬鞭插在了地上,朱元璋的部隊到了,他慌忙上馬逃跑,忘記拿馬鞭了。
以后到了谷雨前后,這馬鞭開花,留下了這古今美譽滿神州的便倉枯枝牡丹。枯枝牡丹園宋時為本地大姓卞氏宗祠,已歷經七百多年。“海水三千尺,牡丹七百年。”這一句話是前國防部長張愛萍說的。可以想到牡丹花是多么的有名氣。牡丹這么有名氣,我便靜下心看了起來,只見牡丹花顏色是紫紅色的,黃色的花蕊,而且花香還特別濃。正是枯枝牡丹,才使便倉這千年古鎮處處新。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枯枝牡丹天下奇,古鎮景色處處新。”離開牡丹園時,那香味我仿佛還能聞到。
這次參觀便倉枯枝牡丹園讓我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