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精選3篇)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1
10月19日晚,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70周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6集紀錄片《為了和平》。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戰(zhàn)爭的硝煙雖然已經(jīng)散去,但重溫這段歷史,似乎還能嗅到硝煙的味道。
如果說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向世界顯示和證明了,這個政黨同國民黨領(lǐng)導下的軍隊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其軍隊的戰(zhàn)力要強悍得多,其對國家的領(lǐng)導力與凝聚力也要強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則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誕生了!西方強權(quán)靠武力已經(jīng)無法扼制這個共產(chǎn)黨國家在世界東方的兀然矗立。西方列強從朝鮮戰(zhàn)爭的失敗中意識到,中國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歷史結(jié)束了,他們從此再也不能向中國頤指氣使了,那個架起幾門大炮在海上轟幾下就能讓中國政府嚇得哆哆嗦嗦從而簽下屈辱城下之約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
但在今天,我們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只不過改變了方式。插手香港中國臺灣事務(wù),干涉中國內(nèi)政,撮弄一些國家在中國周邊制造事端,軍機抵近我海岸偵察,妄圖阻礙中國發(fā)展。特別是在中國臺灣問題上,不斷踐踏一個中國紅線,挑起兩岸矛盾,妄圖從中漁利。我們似乎還能嗅到硝煙的味道。
但今天的中國,已不是七十年前的中國。飛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日益強大的人民軍隊,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我們重溫那段歷史,不忘卻硝煙的味道,是時刻警示自己:備戰(zhàn)才能止戰(zhàn)。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2
從畫面中,我看到金秋九月的北京,秋高氣爽,天安門城樓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上午10點許,當_總理宣布閱兵式正式開始后,鑲嵌著國徽的禮炮齊放70響,這70響禮炮,見證著昔日將士的英勇不屈。透過這聲聲炮響,眼前浮現(xiàn)的是一幅幅充滿反抗日軍侵略的畫面,耳畔回旋的是一聲聲前進的號角。透過這聲聲禮炮,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希望的笑臉,聽到的是一陣陣滿是激情的歡歌。
200名國旗護衛(wèi)隊員伴著雄壯的國歌聲,護衛(wèi)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視著五星紅旗,隨著大家也高聲地唱著國歌。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習近平乘坐檢閱車開始檢閱。習近平肅立在行駛的檢閱車中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首長好!為人民服務(wù)!”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yīng)。問候、回答震撼人心,看受閱方隊,猶如堅固的鋼鐵長城,堅不可摧。隨后,分列式檢閱開始,三軍儀仗隊護衛(wèi)著軍旗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其余徒步方隊依次接受檢閱,“咚—咚—咚”多么鏗鏘有力的步伐,踢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你看,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戰(zhàn)士們一個個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有萬人不擋之勢,浩浩蕩蕩、氣勢恢弘。
緊接著,鐵輪滾滾,大地共鳴。32個裝備方隊以排山倒海之勢隆隆駛來。鐵甲锃亮,一枚枚導彈如待出鞘的寶劍,直指蒼穹,展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看,12個空中梯隊來了!雄鷹展翅,翱翔長空。殲擊機、預警機、轟炸機、加油機等紛紛亮相,看到飛行員們駕駛的戰(zhàn)斗機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拉出道道彩色煙帶時,我的心情是那么激動,熱血是那么沸騰!
思緒把我?guī)У搅?949年10月1日,一個讓全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那一天,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成為過去,中國人民百折不饒、英勇奮戰(zhàn),奪取了最終的勝利,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中國的尊嚴,才迎來了70年前的今天。看著眼前紀律嚴明的威武之師,看著中國自主研發(fā)、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我心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中國人受欺辱的日子,已經(jīng)永遠一去不復返了。觀看完國慶閱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流血流汗,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換來的。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感到由衷的光榮和自豪;作為一名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成為國家的建設(shè)者,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3
最近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央視CCTV-12頻道《天網(wǎng)》欄目上映,該紀錄片分三集講述了各種“問題”孩子被強制帶入訓練營的事情,讓人感受頗多。筆者并非心理專家、也非教育相關(guān)職業(yè),所以本文僅僅是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是一部什么樣的紀錄片,以下內(nèi)容為業(yè)余觀點。
看完前兩集,筆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難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個“問題”孩子背后,沒有一個“問題”家庭?究竟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家長的責任真的能推卸掉么?難道這些孩子不想做一個陽光少年?為什么我的童年和別人不一樣?本紀錄片都給您帶來詳細解答!
筆者記得片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這些“狠話”都是出自幾個花季少年的口中,有的孩子甚至才上小學,為什么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也許,紀錄片《鏡子》能給你帶來更多思考。
正如片名《鏡子》一樣,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整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味地強加,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對家長對學習都產(chǎn)生了較大的抵觸,到最后出現(xiàn)基本無法正常溝通的局面。這個時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進某些機構(gòu)進行“特訓”。面對圖中的場景,家長心里肯定也是非常難受,他們也知道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孩子過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齡的孩子更強。當孩子渴望得到家長關(guān)心的時候,你們往往表現(xiàn)的是不耐煩?孩子對于家長的表現(xiàn)是最為在意的,你們的一些行為,一些語言都會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家長總在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而不是真誠的去和他去溝通,去弄懂他真正在想什么。但是這些始終是片面的猜測。
孩子也認為家長過于意識強加,讓自己在生活中沒有自己的主見。自己買的東西回家就被家長丟掉,自己的想法還沒說完,就被他們否決。
其實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長的理解,得到家長的愛,但是家長的錯愛往往造就了這些“問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