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材分析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四年級語文教材分析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尊嚴》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在一次逃難中,雖然極度疲憊和饑餓但他仍然堅持以勞動換取報酬,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的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賞識,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給人以啟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強,自尊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哈默的外貌、動作和語言的細致描寫來體現的。
老師根據本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采用了“品讀式”閱讀策略。首先給學生大量時間進行獨立閱讀感悟,在此基礎上,老師又創設了一個和諧、互動,充滿人性的對話交流平臺,讓學生把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情感的體驗和語言的領悟大膽釋放出來,在交流中碰撞、反思、調整先期閱讀的感知,從而自然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較好的達成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語言的品味。整節課的教學凸顯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理念,努力確立發展的主旨,遵循教學目標整合的原則,力求避免一段一段地分析理解,在如何促進閱讀的有效性方面作出了大膽的嘗試。
具體說,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線索清晰,重點突出。
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尊嚴”展開,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明白年輕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講尊嚴的,人物的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的,杰克遜大叔又是怎樣尊重他人尊嚴的。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教學時緊緊抓住這一線索,圍繞杰克遜大叔為什么說哈默有尊嚴這個問題,讓學生在書中畫一畫相關的語句,寫一寫自己的讀書感悟。這個問題的設計,既指向文章內容,又指向對文章中心的感悟,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的思維空間也比較大。教師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重點,教學時間保證重點,教學環節圍繞重點,教學效果落實重點。
2.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師生與文本的距離。
語文學習要關注過程與方法,這個過程,主要是主體積極參與,加強體驗的過程。教學中,王老師更多的是讓學生主動感受,注意把靜態的文字通過朗讀、交流、探討變成孩子們頭腦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畫面,以此去感染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了多個對話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讀書體驗。例:如果此時,你就是一個逃難的人,你會怎么做?如果這個年輕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學生在感受的同時,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紛紛進入了角色,并毫無保留地坦露心聲,師生、文本與作者的情感便融為一體了。
在讀課文時,先自主讀書整體感悟了解課文 ,再指導學生有層次地去讀人物對話,讀出當時當地的那種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直到讀出自己的真情。最后再次回讀,將自己置身于文本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讓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的扎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整個過程,在拉近師生與文本的距離的同時積累了語言,積淀了情感。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上,教師很重視文章內容理性的分析,而忽視了情感的深度體驗,讓我們感覺課上得比較“飄逸”,沒有“讀”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2.這節課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了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成為了一個空白,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留給我們的空間,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更能有助于體會人物形象。
四年級語文教材分析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最近學習了十七課的《長城》,馬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述,既讓我欣賞到了長城的雄偉壯觀,又讓我學會了一些寫作手法,接下來,就讓我來仔細地分析一下吧!
這篇課文,是運用由遠到近的寫作順序。
剛開頭,作者寫出了遠看長城的景象:“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接著寫出了長城有多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再看第二自然段,這個段落的“高大堅固”是整段的中心詞。是作者站在長城腳下和在長城上近處觀看到的景象,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所在,通過對城墻頂部的寬度、城墻垛子和城臺的細致描寫,體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和雄偉的氣魄。這是一種由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第三段主要講述的是作者的感悟,他站在長城上,不禁想起了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最后,作者用一句話進行總結:“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這篇課文,作者由小見大,既寫出了長城的細微之處,又讓人從細微處體會到了長城的雄偉壯麗。這樣的寫作手法,我可以學以致用,用到我的習作中,讓我的寫作更上一層樓!
四年級語文教材分析心得體會范文 篇3
絢麗開幕,勾勒未來,從雨水到立春,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中國式浪漫,那是屬于中國的,屬于世界的,屬于宇宙的智慧寶典。數字漸漸化一,20__已然成為歷史;世界愈來歡騰,20__一起相約冬奧,一起相約未來。
綠意盎然,那是生命的韻律;猶如正在破蕾的花苞,開出春天的精彩。純凈潔白,那是希望的種子,猶如徜徉春風中的蒲公英,傳播著冬奧的未來。童趣傳來,種子飛上蒼穹,綻開絢麗的火光。眾多夸贊用二字概括足矣——盛世。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冰立方緩緩上升,帶來的是歷史的精彩,一位位老將經過,一幕幕動人上演。不忘初心,希臘代表團首先入場,這一小小細節令人動容。土耳其、馬耳他、馬達加斯加……各國代表團依次入場體現了世界對中國的支持。彼此尊重,遵守規則,不僅是奧運的規則更是世界的法則。
世界人民走過,腳下是20__年的一幕幕感人畫卷緩緩展開,向世界上的每個平凡人致敬,一起向未來。想象著有一天人們打破隔閡真正團結起來,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口號將響應在每個人心海。童聲響起,山歌悠揚,有著黨的守望。可愛的孩子,更是為冬奧會增添幾分童趣。雪花飄飄,和平鴿在曠野上自由的飛翔,每只鴿子都是和平的化身,即使被海水相隔,最終也會回到家的懷抱。愛心包圍著火炬臺,等待著,靜候著。
火炬再趙偉昌、蘇炳添等火炬手手中依次傳遞。不同以往,最終火炬在參賽國家的“雪花牌”下,永遠的留了下來,那雪花就是最后一名火炬手,而它將永遠燃燒下去。火焰,包圍著你我,包圍著世界人民一起向未來。最終,在煙火下,開幕式落下帷幕,但也拉開了冬奧會的序幕。
一起相約未來,一起相約冬奧。這場冬奧會必將載入史冊,也必將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