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深悟透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悟作文(通用3篇)
學深悟透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悟作文 篇1
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同時還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可見,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由三個“為”和三個“謀”組成的,即: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三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更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必由之路。
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是最高綱領和奮斗目標。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的重要內容,意義十分重大。
鑒往知來,守得初心。每一個東西、每一個事件、每一個觀點、每一個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背后有著輾轉曲折、千絲萬縷的來歷,處在一個宏大坐標里頭的某一個位置上。只有知道它的起點,才能倍加珍惜它的現在;只有了解它的現在,方能判斷它的未來。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我們牢記黨的歷史起點和坐標,珍惜我們黨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守護黨的歷史成果。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么出發。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求真務實、擔得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培養黨員干部自覺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求實、求真的作風,學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固樹立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修德律己,作得表率。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調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就是要把思想道德建設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筑牢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好人民的領路人。
學深悟透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悟作文 篇2
中央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要夯實理論知識。要帶頭積極投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大課堂,夯實理論功底,力求融會貫通,把學習內容與組織工作相結合,學以致用,真正轉化為自身的業務本領和工作能力。對照黨章、對標先進,查擺自身差距問題,不斷思考、不斷改進,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擔當作為上想辦法、謀實招,在服務群眾上高標準、嚴要求,在破解難題上“敢”字為先,勇擔使命,切實做到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始終保持“忠誠干凈當擔”的組工干部本色。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要加強基礎建設。堅持將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工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的一條主線,大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覆蓋面,積極搭建區域聯動、全面協調的組織平臺和黨群活動服務平臺,實現黨建聯抓、活動聯辦、難題聯解。發揮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暢通訴求表達渠道,推動平安建設,共建和諧家園,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要傳承紅色基因。從紅色基因中汲取養分,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主動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和工作擺進去、把思想和行為擺進去,自我審視,換位思考,查找和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推動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紅色革命、紅色精神、紅色傳統的傳播者和捍衛者,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提高能力素質,涵養為民情懷,強化責任擔當,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學深悟透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悟作文 篇3
王陽明是誰?百度一查不要緊,在歷史上王陽明實在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國藩、蔣介石是他的鐵桿粉絲,都受了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從其哲學思想、政績、軍功、文學、書法等幾個方面看稱千古圣人一點不足奇。
于是我馬上粗讀了一點《傳習錄》,從中領略了心學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從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與生俱來!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媽呀,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這么厲害的王陽明,怎么會在我50多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還妄稱是讀書人,丟人啊。很想了解王陽明這個人,得知度陰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正是最適合了解王陽明的,為了省錢,在網上聽了一遍。很感興趣還不過癮,于是就到書店又買來紙質書看,其中內容完全顛覆我的認知了。
這本書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講述了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一生,并把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作了重點介紹,從龍場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階段,層層深入把王陽明心學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聽讀的過程中,我始終有個感覺: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就是要喚醒人們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斷是非善惡、指導做人做事,從而讓人生更有意義。
當今社會雖然有了巨大的科技進步,物質豐富金錢萬能。但是人的靈魂卻出了問題,道德滑坡,人與人之間除了金錢關系外其他正常的倫理道德嚴重缺失。物欲橫流、假貨橫行、為了個人私欲損公肥私坑蒙拐騙,人們的良知被蒙蔽了。當我讀完《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內心波瀾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會中各種扭曲現象,我的心中同樣會不平、不靜、不忿、不服。我能感覺自己的良知,但卻很少用良知指導做事的行動。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陽明提出“事上練”,“知行合一”讓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夠的,必須“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謂“致良知”。當下,我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經無心靜下來喚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說“知行合一”了。因此,就是要全黨全國人民“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讀了《知行合一王陽明》,我終于明白了《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時,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體,“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許,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達到王陽明留給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復何言”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