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后感1000字(精選3篇)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1000字 篇1
六十年前,《共產黨宣言》讓一個民族覺悟,共和國希望的曙光照耀在天安門廣場,見證了一個嶄新的共產主義國家的誕生;六十年后,《共產黨宣言》依舊是這個民族前進的標桿,五星紅旗飄揚,迎來了新中國發展的碩果。六十年的漫漫征程,交雜著苦痛、困窘、迷茫、喜悅、希望。頑強的中國人民走過坎坷,用智慧與毅力開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共產主義鏗鏘大道。
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馬克思與恩格斯任重道遠,共同起草寫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而且,這一科學的理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具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中國,經歷了幾度沉浮,幾度興衰。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我們的國家又蒙受了多少屈辱。國事動蕩,百姓又何以安居?愚昧的思想讓國人迷失了方向,而《共產黨宣言》的出版給處在昏暗迷霧中的人民點亮了一盞共產主義的明燈。
從《宣言》的問世到新中國成立這一百年中,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人們掙脫了封建統治的枷鎖,迎來了全面解放的新時代。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這樣客觀地正確地看待自己、看待人類的發展歷程,在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之時,資產者必將被被無產者擊垮,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當時的中國人民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工人、農民,無產階級始終難以擺脫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斗爭,《共產黨宣言》堅定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信心,闡述了先進的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斗爭策略,給中國這個沉睡中的大國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一步一步走來,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但社會主義發展的總方向卻始終不變,腳步沉著而堅定。建國六十年,改革開放三十載,我國在金融、科技、軍事、文化、出版、電影、醫療、宗教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當然也存在著不足。在繼往開來的新世紀,我們的祖國將放眼世界,帶領全國人民回首過往,展望未來,穩步前進,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引領下開拓新的輝煌。前進吧,中國!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1000字 篇2
根據黨支部的統一安排,我觀看學習了《共產黨宣言》教育片,片中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振聾發聵的呼喚吶喊、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叫人振奮,讓人清醒,蕩滌靈魂,啟迪智慧。不僅開啟了共產主義運動的曙光,更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讓我從中得益頗多,感觸很深。
《共產黨宣言》是我們共產黨人艱苦探索的豐碑。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我們今天觀看《共產黨宣言》,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如何在新的征途上建立新豐碑,作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無愧于后代的貢獻。
《共產黨宣言》是我們共產黨人必須高舉的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多年,我們黨運用《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積極探索、勇于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進入了改革開放和民族復興的新時代。進入新時代,面對各種社會思潮的暗流涌動,如何讓我們的黨我們的信仰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我認為關鍵要高舉《共產黨宣言》這樣一面偉大旗幟;關鍵要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完全符合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說明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讓全體人民共享,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致富和共同發展,建立和諧美滿的新社會。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1000字 篇3
眾所周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自此之后,社會主義再不是空想!豆伯a黨宣言》的發表使無產階級擁有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使無產階級在日后的歲月中活躍于歷史舞臺之上。
通讀《共產黨宣言》,我驚嘆于這篇不朽之作。一針見血的觀點,入木三分的見解,難怪它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舊永垂不朽!于我而言,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共產黨宣言》中的辯證法思想。凡事都有兩面,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猶記得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一句話:“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弊端日益顯露,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發揮過不可磨滅的巨大作用。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尤為突出的體現了他寬廣的胸襟和不凡的氣度。
對于一個有著堅定的無產階級信念的人,馬克思并沒有一味地對資產階級進行批判,而是用辯證的思想看待資產階級。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歷史上不乏有完全否認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到的積極作用的理論,過于偏激以致在付諸實踐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中國,便有過這樣的例子。在那一時期,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斗爭,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市場與計劃的沖突充斥著人們的思想。社會在此時也陷入了混亂之中,由于過分強調資產階級的消極影響從而忽視了它所展現的積極面,這便導致了中國走過一段彎路。但其后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確,歷史已經證明,改革開放是完全正確的。
我私以為,中國共產黨人與馬克思一樣,他們都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既承認資本主義的消極性,同時也不否認資本主義所擁有的積極面。他繼承了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并結合中國的具體實踐加以改造,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得以形成,使中國走向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道路。
《共產黨宣言》里不僅僅展現了辯證法思想,也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了無產階級在歷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克思無疑是偉大的,《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使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有了理論指導,自此之后,無產階級革命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芽生根。他推動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從俄國的十月革命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共產黨宣言》的思想無處不在,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它指導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集中闡釋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觀點。在馬克思思想的領導下,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共同反對資產階級的壓迫。也由此才出現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才出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智慧的結晶,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無懼歲月長河的洗禮,無懼時代的變遷,在當今時代,依舊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正如在中國,馬克思主義依舊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它指導著我們國家政策的改變,指導著我們向新的時代邁步。而《共產黨宣言》中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也確定了我國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熟讀《共產黨宣言》,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上自己的綿薄之力。馬克思主義不會過時,《共產黨宣言》的意義猶在,我們應該繼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新時代的好公民。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爭光。我堅信,未來的中國依舊會以馬克思主義為主流思想,堅信馬克思主義的我們一定會讓社會主義社會更加美好和諧。
時至《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我向這位千年偉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