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曹劌論戰》心得體會(通用3篇)
讀《曹劌論戰》心得體會 篇1
春秋初期,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并在長勺之戰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戰略,終使魯國戰勝強大的齊國。這一戰役,成為以弱勝強的著名范例。
后世的評價文章多為贊頌曹劌自薦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把握戰機的卓越才能,而魯莊公則歷來被當作“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典型。我在這里卻想為他“翻案”。
首先,魯莊公能廣開言路,并且對曹劌“肉食者鄙”的批評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見,仍能虛懷若谷,便一介野民曹劌得以論戰。其次,魯莊公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親臨第一線深入實際,“戰于長勺”、“與人乘”,甘當配角,讓人能“掌旗”。再次,魯莊公善于總結經驗,“既克”之后能“問其故”,向內行請教,學習如何掌握戰爭的規律。
從以上三點來看,這位魯莊公粗中有細,雖不高明,卻也謹慎虛心。在人才層出不窮的今天,魯莊公的形象難道不使人倍覺親切和可愛嗎?愿為今朝眾多的“曹劌”呼喚更多的“魯莊公”。
讀《曹劌論戰》心得體會 篇2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為什么“肉食者” 就“ 鄙”?因為“肉食者”生活安逸,太過安逸的生活會使人身體懶散而精神懈怠。而衣食無憂,更是縱情享樂,無危無患,然后不思進取。自然,就會“鄙”,也就是目光短淺。改革開放以來,追求物質生活成為所有的人生追求,而思想上的學習,都停留在形式上,只要是紙上有東西、單位有學習檔案就行了,結果還是過度地追求物質生活。有權者用權,有勢者用勢、有名者用名,有臉者用臉,有拳者用拳,有些人不擇手段地斂財,什么也沒有的還可以用不要臉,結果是如何,用盡招數的得逞者都成了“肉食者鄙”,想必也“未能遠謀”。
2、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現在某些司法不公現象或多或少地影響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法律有時候被群眾認為是:對老百姓,確實是法律,對權勢者或是肉食者,確實又不是法律。毛澤東講,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他在新中國成立大會上呼喊過“人民萬歲!”,他是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偉力的偉人。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政治與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曹劌“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在今天依然不會過時,是真理無疑,是值得現代人特別是黨政干部學習的。
讀《曹劌論戰》心得體會 篇3
她,在我的眼中,是一位標準的中國婦女,態度永遠是那樣的溫和。家中只要有她,我們的家就會永遠整潔、干凈,就像一只迷航的船看見一座燈塔。她,便是我的母親。
為孝敬媽媽,我就準備在今天三八婦女節這個機會,給媽媽一個特大的驚喜。
時間飛快而過,一看鐘,“啊!已經五點二十八分,我趕快跑到門外等媽媽回來,沒過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啊!是媽媽,我連忙跑過出去神秘地對媽媽說:“你知道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今天要給一個驚喜。”我拿出禮物,媽媽先是一楞,后來恍然大悟,抱起我說:“孩子,你真乖。”其實,我送媽媽的只是十只千紙鶴,按道理應該是一千只,但她并不在意這些,媽媽永遠放在我的心中。
沒過多久,媽媽就掏出一大包巧克力,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今天是媽媽的節日,而媽媽竟然還送給我準備禮物,我心想:媽媽對我可真好。
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一定要盡我的全力保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