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看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平凡的世界看書心得體會 篇1
讀完《平凡的世界》感想好多,可真要寫讀后感,卻又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樣去落筆,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解讀損害了路遙先生的本意。《平凡的世界》白紙黑字的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人,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其次,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感觸最深的就是最精辟的一句話“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辟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么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這里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后,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于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四年的大學生活之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后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看書心得體會 篇2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描寫1975到1985年間發生在陜北的故事。故事通過描寫黃土高原雙水村孫家,田家和金家的命運為中心,刻畫出許多普通人的形象。
孫少安,他敢于冒險,即使失敗了也有努力重新面對生活。他不屈服命運,不想命運低頭。他想帶著全村富起來。他骨子里那股“拼命”精神告訴自己要替父親成為家里的“父親”。他就是屬于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
孫少平是一個積極進取的有為青年。在農村學習相當艱苦,忍饑挨凍,始終不放棄,反而更加勤奮,書中刻畫他的求學,奮斗,成長和成熟的經歷。他是那個時代求學青年的一個縮影他的家庭,愛情,朋友和理想及其命運到包含在小說中。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平凡的青年上看到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田潤葉生活在文明于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在環境的熏染,是她萌發女性獨立自主的獨立意識。她不認為愛情就要門當戶對,而是兩情相愿。因此多次表白孫少安,不幸的是,孫少安清楚認識到自己家庭的條件,最后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兩人的戀情以失敗告終。田潤葉的女性自由獨立意識也被傳統觀念擊碎。
田曉霞是孫少平在高中結識,共同的興趣和好愛使他們擁有很多的話題。在成人后,孫少平歷經磨難和艱苦生活后,深深觸動田曉霞,以至成為男女朋友。他們由友誼生化至愛情是必然的結果。但最后也因田曉霞的離開,他們的愛情以失敗告終。即使他們不能在一起也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一點,因為他遇到了田曉霞。
平凡的世界中我們要有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著的信念。就像孫少平一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自己,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己讓自己前進。正所謂: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可怕,不感覺決絕不敢面對才可怕。只要在困難面前,積極面對才會有發展才會有未來,這些都是社會進步,進化不可缺少的因素。
生命沒有如果,他們命運告訴我們我們都有理想,但我們的命運都受社會的制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幸福。想過理想生活也好,過平凡生活也好,這都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徑。
平凡的世界看書心得體會 篇3
我認為,每個人生來都是一顆星星,有的發著強烈的光,有的發著微弱的光,但每一束光,都使這個世界熠熠生輝。他們,在平凡中,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以中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十年的艱難歲月坎坷發展為背景,以生活在陜西的孫少安、孫少平為中心,描寫了勞動人民的苦難歲月,是路遙先生結合親身經歷譜寫的恢弘篇章。
世代為農的孫家,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父親孫玉厚,不想讓家中的孩子繼續當文盲,嘔心瀝血供兄弟倆和妹妹讀書。讓他們離開這巴掌大的“山溝溝”,可老天未能讓他們如意,硬生生把少安栓回土地里,他沒有抱怨這“爛包”的光景,也不敢淪為命運的玩偶任它擺布,而是用自己的勤勞與善良,堅韌與勇敢成為家中的頂梁柱,在農民中脫穎而出,承擔著隊長的責任,拼命幫大家摘掉貧困的帽子。
庸,即平庸、庸俗,孫少安文化程度雖不高,但思想絕不平庸,他緊跟時代潮流,在一片唏噓聲中傾其所有開辦磚廠;他熱情、善良,接濟著每一個窮困潦倒的鄉親。世事難料,一個“二把刀”將他們全家乃至全村人的希望在一把火后化為烏有,磚廠倒閉,他再次陷入絕境。在一片嘆息聲中,他從容,他冷靜,他猶如鳳凰涅槃重生,抓住命運的機會重建磚廠。新的成功,使人們對他刮目相看,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有人曾說:“要創造出任何事物,改變任何事情,你需要的只有一樣東西,力量。”這不服輸的力量,讓他愈戰愈勇。他如同一個彈力球,生活越是壓迫他,他跳得越高,跳出這重重艱難險阻。他如同大雪中盛開的梅花,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向人們詮釋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創造出非凡成就。
除了這種力量,還有一種力量支撐著他,那就是愛的力量。朗達·拜恩在書中說:“愛有無數種方式,讓你獲得想要的一切。”全家人對少安的愛與支持,讓他對生活充滿希望,讓熱血在他的心中汩汩流淌。他可以大膽地做想做的事,全家人都相信他,做他永遠的后盾,即使這后盾沒有那么強大那么堅實,卻足以讓他安心。在這平凡世界里,有著如此樸實而純潔的愛,讓每個人心中鮮花常開。居里夫人說:“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他們簡單的幸福讓他們在苦中嘗甜,打破命運的枷鎖。
“人的一生,沒有一味的苦,沒有永遠的痛;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闖不過的關”,他改變了自家的命運并鼓勵著一代又一代在夢想前踟躕的人。我們都生而平凡,卻做著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