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新學期教學隨筆(精選3篇)
六年級新學期教學隨筆 篇1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后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六年級新學期教學隨筆 篇2
軍訓,一個讓很多學生又愛又恨的生活片段。提起軍訓,首先是懼怕,在那炎熱的上午,一動不動,一站四十分鐘,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以前懷疑,我做得到嗎?
事實證明,我做到了。將不敢想的完成,這是一次多么大的進步,也是大學的第一場課:要敢想,敢做,我能行,樹立自信心。
知道要軍訓的時候我們會想教官是不是一名惡人,直到第一天軍訓后,我才明白,教官不是什么“惡人”,而是恩師和朋友的集合。在我們畏縮不前的時候,膽怯的時候,錘煉著我們的意志。在我們累的時候會像朋友一樣使我們忘掉一天的勞累,默默地守護著我們。
其實吧,這次的軍訓看似苦,但解放軍戰士每天訓練強度是這的幾倍或者幾十倍,但他們無怨無悔,忠于國家,讓我油然生出了一股敬意。不只是對他們能承受這么大的訓練而尊敬他們是條漢子,更多的是那一股為國犧牲自我青春年華的敬意。
有人將軍訓看成新生的“下馬威”,其實也對也不對。新生剛來,沒有與周圍相處過,軍訓就是要我們放下架子,與周圍同學們慢慢融合在一起。漸漸地,也都熟悉了。新生剛來,意志不行,斗志也小,軍訓就是一個工具,提升他們的意志。“下馬威”就看各位怎么理解了。
今天只是第一天,和教官還沒有建立什么深厚感情,但是,時間一長,最多三天,我們就離不開教官了。因為教官的身影割舍不下。記得高中軍訓,剛訓練三天,立刻有人過來說教官要換人了,聽后,我們那一次都很憂傷。在晚上,好多學生都為教官送上祝福,并祈求指導員留下我們教官,他同意了。
軍訓生活,真是一種天堂伴地府的感覺,但最后見到的一定是天堂。
六年級新學期教學隨筆 篇3
x年1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x年贛榆區新入職教師培訓開班典禮,會上四名專家教師的講授精彩紛呈,對于我們新教師的專業發展給出了指點與幫助,讓我受益匪淺,并且立志以這些優秀的前輩為榜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像樹一樣的去成長。教師是一份良心活,對于教學工作我盡心盡力,力求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對于小學生從剛一開始的無所適從、束手無策,嘗試著以極大的耐心與愛心來呵護他們的成長,提升他們的成績,時至今日,我也收獲了很多,看到孩子們的開心與進步,我也會覺得一切努力還是值得的。
x年3月20日,我參加了電子白板的培訓,贛榆一中高存波老師為我們悉心培訓了電子白板的操作,讓我對于這一教育技術頗有興趣,也很想將這一教育技術運用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只不過目前村小的條件還沒有達到電子白板的普及化,只得盡可能地將現有的教育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在繁忙、瑣碎的工作之余,能夠有機會聆聽老師們的經驗之談,就好似我們初為人師路上的指明燈,為我們新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將兢兢業業,克服各種困難,即便是專業不對口、即便是村小,只要心懷著一顆為教育事業而奮斗的心,總會在教育的這片熱土上播撒著自己的熱忱,也始終要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多多向優秀的教師以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是如何講授每一個知識點,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每次講授新課之前我都會認認真真地備課,在講授完新課后,我會立即寫下教后反思,因為我知道,一個老師寫十年教案不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但是寫十年反思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教研上,我也會努力提升自己,不荒廢自己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優勢,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經驗,爭取創造出有價值、有意義的實用性文章來。
作為教育技術專業,任教語文,從一開始的無從下手,到現在的小有成效,自己也在一步步地努力、一步步的摸索,也正是這看似不相關的學科,換個角度來講,其實也正是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內容,所以我會盡可能地利用我的學科優勢,竭盡全力地將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課程更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力求運用教育技術的手段更好地教授語文學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