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十篇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1
童年時候的舊事已經(jīng)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邊的小豆豆》卻讓我找回了多彩的童年,找回了那令人難忘的往事。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寫的。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學校,一所專門收留所謂的“特別學生”的學校。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實的“壞學生”,文章第一篇就講了小豆豆因頑皮,才一年級,就被學校開除了。于是媽媽就領(lǐng)著小豆豆到了另一所學校,沒有直接告訴小豆豆她是被退學的,因為媽媽怕這件事打擊小豆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著,精彩的巴學院生活就開始了······
說心里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調(diào)皮可愛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宗作校長,小林校長對兒童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地聽六歲的小豆豆連續(xù)說四個小時的話,并讓她在巴學園上學;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后,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diào)皮被退學的事情。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媽媽說:“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那么,這對小豆豆打擊就太大了,從此她就會生活得很不自在,一蹶不振,這不利于小豆豆今后的成長。
巴學園不僅僅是一個學校,它是個充滿愛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這里學會了愛,學會了生活和成長,學會了在生命的別離中得到感悟。所以,小豆豆開始懂得關(guān)愛他人,也從一個調(diào)皮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樂于助人的乖孩子,學習也有明顯提高,最后,成為了世界著名的主持人。
真希望我們也有一個“巴學園”啊!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2
書中的小豆豆,也就是作者黑柳徹子本人,她小時候是個活潑、愛動、好奇心極重的孩子。但是,這在她原來的學校里成了一種麻煩,因為老師們喜歡的永遠是聽話的孩子。
很快,小豆豆被退學了,媽媽把小豆豆領(lǐng)回家那天,對老師門再三鞠躬表示歉意,她為小豆豆的將來感到焦慮,但是有關(guān)于退學的一切媽媽,是在孩子二十歲的時候才訴她的。媽媽不希望小豆豆的童年背負著自己是壞孩子的沉重負擔,由此可見,小豆豆的`媽媽也是一位很棒的媽媽,無論小豆豆做多不被人理解的事情,媽媽都能從中發(fā)現(xiàn)小豆豆的優(yōu)點。
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認為:“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zhì)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fā)現(xiàn),并讓它們發(fā)揚光大,把孩子培養(yǎng)成富有個性的人。”
小豆豆在這些大人的守護和引導下,讓她的童年浸潤在愛和包容之中,無憂無慮地自然生長,終于從一個并不合群的孩子順利成長為一個很優(yōu)秀的主持人。
在何一個教育工作者都不例外,特別是對于那些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的教育家來說,他們每天都會遇到數(shù)不清的煩惱,更何況像巴學園這所一切都獨具特色的學校,不可能不受到主張別種教育方針的人們的非議。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這所學校的校長來說,學生們的這首大合唱正是比什么都寶貴的禮物。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3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一生的基礎(chǔ)。
小豆豆能從一個大家都討厭的小豆豆,變成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小豆豆,可見小豆豆的變化非同凡響。那到底是怎樣使小豆豆變化這么大呢?
因為她有一個慈祥的母親,一個偉大的校長,一群和睦相處、心心相印的同學。母親不嫌棄她的調(diào)皮、搗蛋、不守規(guī)矩,并且聰明的她并沒有告訴小豆豆退學的事,不讓小豆豆留下陰影;偉大的校長小林宗作有著非凡的教育力,當小豆豆做一些危險或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校長并沒有罵她,而是親切說:“弄完之后,要把這些都放回去,啊。”;與小豆豆和睦相處的同學給小豆豆了快樂、友誼。
“巴學園,好學校,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我和小豆豆和他的同學們一樣喜歡巴學園,喜歡小林宗作校長。我是多么渴望自己也是巴學園的一名學生啊!我是多么喜歡小林宗作校長啊!可是,令人悲傷的事巴學園最后被戰(zhàn)爭所毀。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4
小豆豆是個可愛淘氣的孩子。高一的時候因為上課和燕子在屋檐下聊天,大聲招呼路過的宣傳員等老師受不了的行為被退學。她傷心的母親沒有告訴小豆豆真相,而是想盡辦法幫她找了一所特殊學校——“巴學園”。
在這個以廢棄電車為教室的學校里,小兜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自信。開學第一天,校長和老師想和小豆豆聊聊。“你可以談任何事情。把你想說的都告訴校長。”結(jié)果小兜頭高興地告訴校長,原來學校里有個燕子窩;家里有一只棕色的狗,名叫“洛基”;爸爸很擅長游泳,甚至跳水……校長和老師饒有興趣地聽著,不時地問。后來怎么樣了?結(jié)果我們一路聊到午飯時間。確切地說,校長和老師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這真是感人的一幕。我從來沒有和孩子聊過這么久,更沒有耐心聽。
我常常在想,我們對孩子的耐心在哪里?是有限的閑暇時間阻礙了我們交流的欲望,還是我們根本不想聽孩子嘴里那些看似幼稚無聊的小事?同樣,孩子的時間也是寶貴的,學琴練畫……忙起來也是一種很大的樂趣。
巴學園崇尚自由,可以坐在自己喜歡的'座位上聽課;早上第一節(jié)課,老師會把當天的內(nèi)容寫在黑板上。如果每個人都試圖在早上完成課程,他們可以在下午去河邊或田野里散步。校長的務(wù)實精神也很感性。一輛新的電車將在深夜來到學校,學生們很好奇電車將如何到達學校。校長和老師簡單的說了一句“如果你家里允許,帶毯子和睡衣去學校。”結(jié)果孩子們看到了巨大的拖拉機,通過壓路機把電車卸到了校園里。能夠身臨其境地看到新教室的到來,“每個人都很開心,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快樂的時刻。”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5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女孩叫小豆豆,在周圍大人的引導之下和校長的信任下終于順利的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相處的故事。
我很喜歡書中的小豆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么一個活潑,快樂的小女孩竟然會被退學了吧?但是小豆豆來到了后來的巴學校,她以為巴學校的大門應(yīng)該是很氣派的,肯定是混凝土柱子做的門頭上面寫著學校的校名,可是現(xiàn)實中這個新學校的大門就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樹上還有著綠色的葉子呢!
當豆豆走進校院里,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是用電車做的教室,小豆豆覺得很奇特,于是非常喜歡上這個學校。
看完這篇文章,我感覺到小豆豆是真心喜愛上這個電車學校。
我很喜歡《窗邊小豆豆》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也很喜歡她的校長。文中的小林宗作先生,因為他的校長,很耐心的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的話,想盡辦法創(chuàng)作了一首關(guān)于吃飯的歌,讓孩子們好好吃飯。他非常理解孩子們,因為他的課程都是從大家喜歡的角度上開始安排,這樣子可以讓老師們更好的理解,講解的更清晰,同時更容易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還讓同學們在生活當中學會優(yōu)良品德,在開運動會的時候,特意設(shè)計了適合有趣的歌曲,讓學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由于他的耐心為孩子消除了學習障礙,改變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總之他能做到的種種努力,讓孩子都愛上了巴學院,我相信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在巴學校放學后,孩子們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的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
巴學校就是這么一所充滿神奇魅力的學校!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6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的名作,這部作品不僅在日本家喻戶曉,還被譯成33種語言,黑柳徹子也從此成了一位世界文明的大作家。
作者小時候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了 ,她被老師認為是學校里最淘氣, 脾氣最怪的學生, 媽媽并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小豆豆, 而是把她送進了巴學院. 巴學院里的一切都很怪, 課堂怪, 教室怪, 就連老師也很怪, 校長就更不用說了, 簡直比巫婆還怪. 但校長的一句話:“小豆豆是巴學院最乖的人”, 讓小豆豆從此不再自卑, 最終小豆豆也真的成了巴學院最乖的學生。
每一天都要在林校長的帶領(lǐng)下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美味飯菜。每一個人都能在這本書里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在那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童年是最開心的時候吧!看完這本書我便深深地陷入了回憶:小時侯坐在地上耍賴的我、為一件事就開心的不得了的我,無論遇到什么都沒有煩惱的我我在這本書里找回了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 是因為在這本書里, 我從林校長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從未看到過的精神. 他自己的一切獻給了孩子, 獻出了他獨特的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找回自信并且受益一生。我也從小豆豆身上學到了要為自己偉大的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精神,雖然小豆豆那時還小,卻有了這樣一種遠大的目標。同時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對林校長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我喜歡小豆豆,更喜歡教育他的老師和朋友們。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7
記得媽媽剛從書店把《窗邊的小豆豆》買回來,我就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它。
淘氣的小豆豆因為在傳統(tǒng)的學校老是提各做古怪的問題引起同學哄堂大笑,老師頭疼萬分,學校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不得不讓她退學而來到了巴學園。巴學園是一座奇怪的學校,大門是用兩棵有生命力的參天大樹做的,教室是用廢棄電車做成的。小豆豆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中午巴學園的孩子們吃的都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沒有一種味道的孩子校長夫人會立即幫你添加,吃飯前必須唱:“要細嚼慢咽呦”最奇怪的是整個巴學園的學生只有五十名,教育方式更是別出心裁。每天上課的科目由學生自由選擇,下午大家一起到野外郊游、散步,我被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深深的吸引了,讀得如醉如癡。我想同學們也在這樣的學校上學,那是一件多么開心、幸福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巴學園”被美國炸毀!我深深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可惡,也希望在我的年代里不同的國家要和平相處,大家要互幫互助一起走向美好的生活。
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后,腦袋里突然跳出想像小林校長一樣開一個中國的“巴學園”,里面有童真的教室、別樣的風格,是孩子們充滿歡笑的樂園。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去探索知識、尋找奧秘,給孩子們一個輕松自在,無憂無慮的學習環(huán)境。我一定向著我的夢想努力學習,早日實現(xiàn)我的愿望!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8
淅淅瀝瀝,瀟瀟灑灑。此雨好比一位豪爽的少女,柔中帶堅,強中帶弱。今天我趁著興趣已濃,又閱讀起了《窗邊的小豆豆》最后幾頁。
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成天搗亂的假小子,因太過頑皮而被退學,小豆豆焉知非福,在新的學校——巴學園她生活得很自由,學會了樂于助人、善良等美好品質(zhì)。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巴學園被熊熊烈火燒盡,大家被迫分離。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不禁為之一顫。滾滾硝煙吞沒了點點歡笑,都是戰(zhàn)爭惹得禍,戰(zhàn)爭是最能體現(xiàn)人低素質(zhì)的事,是最讓人憎惡的'一大禍害。
小豆豆在巴學園中占了一棵樹,她請得過小兒麻痹癥的泰明去她的樹上做客。因為泰明是個小兒麻痹癥的患者,從來都沒有爬過樹,也不會爬樹,他沒有和小豆豆一樣占一棵樹。小豆豆的手頂著泰明的臀部,手抓著泰明的腳,兩個孩子一步一步地艱難地爬上樹。當兩個孩子大汗淋淋之時爬上樹時,二人愜意地聊起天來。憨憨的笑聲,滴落的汗水,彼此的鼓勵,全都化成了午后煙云。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小豆豆退學之后卻上了一所世上最幸福的學校。在美的熏陶下,她長大了之后當上了一位優(yōu)秀的主持人。
相見時難別亦難,每當我回老家,我總是滿心歡喜,開心極了,笑容總是洋溢著;離開老家時,失聲痛哭是難免的,傷心至極,愁眉苦臉總是抹不掉。那時,姨夫當堂吟了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啊!我擦了擦不舍的淚,記住了這句貼近人心的詩句。
戰(zhàn)爭一來,它必將會吞噬圣潔的和平,光是中國,死于戰(zhàn)爭的人不計其數(shù)。我們要讓先輩們白白犧牲嗎?不,我們不能。我們必須呼吁和平,不要為了那點資源而殺人了!搞得你死我活。
是戰(zhàn)爭毀了巴學園,切斷了孩子們快樂的源泉。不知明日還會有更多的戰(zhàn)爭還是更和諧的社會。我們一定要將正義進行到底,呼吁和平,讓戰(zhàn)爭徹底從浩渺的宇宙中消失!
一縷陽光踏著屋檐上雨水滴落的音符,如空氣般飄進了我的房間里,照在了《窗邊的小豆豆》的封面上那擺著姿勢的小豆豆上,她仿佛活了。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9
童心是一個很奇特的東西,它可以讓黑白的世界變得絢麗,可以讓復雜的思維變得簡單,可以讓沉悶的時間變得風趣。描述童心很容易,保持一顆童心卻很難。每個人的初始都是單純的,對世界充滿好奇,隨著點點滴滴的成長,許多人被世態(tài)的變遷磨滅了童心,變得世故,也逐漸遺忘了曾經(jīng)那個充滿歡笑與無知卻令人加倍珍惜的童年。
童心是充滿歡樂的。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借著自己對童年的回顧喚醒人們沉睡已久的童心,喚醒人們對童年歡樂的記憶。在小豆豆眼中,每一天的陽光都是嶄新的,每一秒的生活都是無比幸福的,盡管她是一個剛讀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她從不對世界有任何抱怨。看著小豆豆的一言一行,每個讀者都會流露最溫馨的笑容,因為在小豆豆身上有每個人童年的影子,看到她就像看到了幼年的自己。小豆豆與燕子對話時投入的模樣,小豆豆丟失公交卡時焦急的神情,以及她遇到問題時迷惑的樣子,還有各種各樣的怪表情都讓讀者捧腹大笑,笑容就像童年時那樣燦爛。
童心是充滿想象力的。小林先生是一位成功的校長,是一位和藹的長輩,更是一位永葆童心的教育家。我很羨慕小豆豆,羨慕巴學園所有的學生,因為他們遇到了最懂孩子心的老頑童校長。小林先生將廢舊的電車改為教室,每一節(jié)課想學什么科目由學生自己決定,每次吃飯前都會合唱一首歌或講笑話。這些看似另類的教學方式,正是童心的體現(xiàn),一個沒有童心的人,是不會有如此標新立異的想法的。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 篇10
暑假里,我讀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得《窗邊的小豆豆》,書中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喜歡幻想又調(diào)皮的女孩,被老師勸退轉(zhuǎn)學來到了巴學園——一個由許多輛電車組成的學校。在小林校長的愛護與引導下,小豆豆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也成為了巴學園中最具特色的學生。最后由于戰(zhàn)爭,巴學園也關(guān)閉了。
書中最令我羨慕是:在巴學園里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上。想坐哪個座位就可以坐哪個。我好羨慕小豆豆,她有太多的自由,在我們學校,課程都是學校安排好的,即使自己不喜歡某個課程,老師和家長也會有一堆理由說服你要認真學。自己的座位即使已經(jīng)坐膩了,但是沒有老師的允許,也是不能隨便更換的。巴學園里的午飯都必須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吃飯對孩子來說都變的那樣新奇,小林校長每次都和孩子一塊來分享這種快樂。在我們學校必須把飯快速吃完,吃飯不允許講話,更不要說分享美食的快樂。
書中我最佩服是小林校長。和小豆豆第一次見面,小豆豆就用四個小時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校長從頭到尾臉上都顯示出了對此很感興趣的神色,還不停追問“然后呢”“結(jié)果是這樣呀”……語句。可見,小林校長真是一個尊重兒童,悉心呵護兒童的教育家,把孩子當成朋友去看待。正因為有如此優(yōu)秀的校長先生的引導,才使小豆豆從“怪怪的”逐漸變得勇敢,正直,善良。我也希望老師和家長能多聽聽我們孩子的心聲,而不是簡單粗暴“你應(yīng)該……”“你不應(yīng)該……”。
巴學園是個充滿著快樂和幸福的地方,真希望我們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讓我們展翅高飛,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