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
前天早上,當老師告訴我們要出校去研學的時候,教室里頓時變得熱火朝天。
一路上,在老師的帶領下,整齊的隊伍像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地向忠義街進發了。
首先,我們體驗的是活字印刷術,每個人都興致勃勃的穿上了宋朝的服裝。可是,輪到我穿越的時候,意外發生了,衣服竟然沒有了。我只好穿著校服站在全部都是古代服裝的隊伍里,就像個外星人特別顯眼。我悶悶不樂的想著:今天怎么這么不走運呢?如果我也有一件衣服該多好啊!可惜,現實都是殘酷的,你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它。很快就到了操作環節,我趕緊打起精神認真的聽完解說員的介紹,我們興奮地將石板刷上墨,再將紙小心翼翼的放上去,再用打了蠟的刷子刷一刷,一幅讓人看了就會哈哈大笑的畫橫空出世了。
在滾鐵環戲中,我和同學比賽誰滾鐵環最快。經過激烈的戰斗后,我勝利了。在剪紙游戲中,我們的老師心靈手巧,在不到三十秒,一張美麗的窗花完成了。老師還一遍又一遍的教我們剪紙。在看歌舞劇的時候,每個人都專心致志,目不轉睛的盯著演員,不時發出一陣喝彩!
真是一個難忘又有趣的研學活動呀!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2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研學,聽起來感覺不怎么樣,其實就像個“游樂園”。
第一個項目是創意舞臺。創意舞臺總共分了3場:接受任務,護送病號,壯烈犧牲。我演的是護送病號,里面的角色有老班長,紅軍甲,紅軍乙,紅軍丙,小良和2名受傷戰士。我演的是紅軍乙,只有兩句話,第一句是“哪來的魚湯?“第二句是”這樣下午怎么行?“就沒了。最難的是老班長和小良,林航偉演的是老班長,蕭梓諾演的是小良。他們倆本來覺得很簡單,沒想到這么難。
第二個項目是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總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講活字印刷的由來,第二個階段是讓我們學怎么印活字印刷,第三個階段是保存起來,第四個階段是洗手。我剛進教師,就看見桌子上擺著很多道具,我用手去碰碰它,全都是墨汁,臟死了。我們到了第一個階段。原來,活字印刷是畢昇發明的,它發明活字印刷的時候是70歲,怎么樣,厲害吧?我們到了第二個階段傲視叫我們先把桌子上的字拼成成語,然后放在一個板上,然后拿刷子的一端沾一點墨汁,再板子上往下擦,擦到板上有墨汁出來的時候就不用擦了,然后拿出一張紙蓋在板上,再拿一個東西摸一下它,就成了活字印刷了。
第三個項目是攀爬。我到攀爬那邊的輪船時就已經很恐怖了,更別說時空隧道了,那是我整個身體都開始“搖擺“了。
第四個項目是3D打印筆,這就是抖音上很火的能立體的筆。老師叫我們畫眼鏡,我就把我的眼鏡摘下來用鉛筆先畫起來,再用3D打印筆描起來,再把它拆掉就成了立體的眼鏡。
這里實在是太好玩了!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3
近日,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研學活動。
一到達泉州西疇農場,劉教官就為我們介紹了基地的基本情況,并講解了插秧的注意事項。我們迫不及待地換上拖鞋,挽起袖子和褲腿奔向水田。我躍躍欲試,拿上秧苗,光著腳丫踩進水田。一入田,我們才體會到什么叫寸步難行。我捏著秧苗,輕輕地插入水田中。可是,秧苗們好像有自己的想法,剛插入水田里,便東倒西歪不聽使喚。這時,劉教官指導說:要抓著秧苗的根莖,插入土五六厘米,太深太淺都不行。于是,我學著教官的樣子,拿起一把秧苗,穩穩地插入水田,這下秧苗終于好好地在土里安家了。
烈日炎炎,同學們的臉都曬得通紅,可大家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任憑泥水濺滿一身。看著田里那些深深淺淺的腳印,我想同學們以后都會更加珍惜每一粒米,同時也體會到了勞動帶來的收獲與喜悅。
完成了插秧的任務,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海絲電影小鎮。青白色的墻、精致的浮雕、華麗的透窗……一座座穿越時空的建筑,有著民國萬種風情。我們紛紛換上民國服裝,過足了一把演戲的癮。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4
研學第一站是西疇農場。走進農場,郁郁蔥蔥,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美。活動的第一個項目是插秧。
教官給我們每個人兩把秧苗,并講解注意事項。我卷起褲腳,擼起袖管,拿起秧苗,就往水田里沖去。剛踏入田里,上面冰冰涼涼的,再往下踩,軟綿綿的淤泥好像千萬只蟲子在腳上蠕動著,雙腳越陷越深。
我心里慌了:“這可怎么辦?怎么移動啊?”轉念一想:“算了,還是先把秧苗插好再說吧。”我用教官教的方法,三指抓住秧苗的根部插到泥中5厘米處。準備插下一行時,我被困住了。教官耐心地教我田間移動的方法。我站不穩差點摔了個狗啃泥,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把手中的秧苗插完了。我一看傻眼了,田里的秧苗歪歪扭扭的,怎么也挺不直腰來。插秧可真不容易啊!
接下去的任務是種菜,有了上次的經驗,大家都不敢掉以輕心,鉚足了勁要把菜種好。從松土到移植大家都很認真,不敢有半點馬虎。功夫不負有心人,看到一排排整齊的菜地,同學們都一掃剛才插秧的挫敗,開心地笑了。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XX月XX日周六,我們C2班組織了第一次研學活動。周六下午我們來到了西北大學,參觀了西北大學博物館,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地球館。在地球館我認識了地球的核心,也知道了地球最早以前是一個巨大的火星,進入地球館的第二部分是恐龍地區,恐龍區最讓我喜歡的是一個體型巨大的恐龍,攻擊力很強,個子很高,可惜我忘記了這個恐龍的名字,我們還見到了真正的恐龍蛋。在這里講解員哥哥給我們介紹了長頸鹿、犀牛和羚羊的祖先。接著我們來到了生物館,這里面有許多的動物,我們學習了一些關于鳥的知識,還認識了蛇,這下我終于認識了蟒蛇沒有牙齒,沒有毒性,它是用身體纏住獵物使獵物窒息死亡直接將獵物吞到肚子里。講解員還為我們講解了豹子,是被人在冒險時發現的一只受傷豹子,被帶回來治療發現豹子的肚子里面有小豹子寶寶,但是豹子媽媽和豹子寶寶都沒有被救活,所以被做成了標本放在博物館里。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來到了西北大學的實驗室,學生哥哥給我們演示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把堿和一種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它們就會變色;第二個是大象牙膏,把84消毒液和一種像鹽的工業鹽還有一種和水一樣的化學物混在一起變成黃色,再慢慢噴發成泡沫狀,就變成了大象牙膏,看見實驗現象我覺得不可思議也很驚奇。我心里默默的想我長大了當上科學家我將成為什么樣子?
我覺得這次研學活動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覺得今天是最開心最棒的一天。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6
風煙成雨,沾染了半邊天,廊邊的雨積蓄成水簾。
拉過行李,奔跑在動車站臺上,耳邊是嘈雜的喧嘩聲,廣播里一遍遍的播放著,聽不清在說些什么。我朝那天之北望去,那動車好似性格潑辣的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只聽轟的一聲,列車馳入,猶如一條白龍飛過。我注視著眼前的龐然大物,我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股自豪感,想曾那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猛烈攻擊下,中國這個東方巨人倒下了,如今,動車做為中國新四大發明,正在迅速掘起,走向了世界!
擁擠的人群將我推進了動車內,這不是我第一次坐動車,但我將要去西部了!那13個朝代的都城,那個有著傳奇故事的地方。
難掩喜悅的心情,我想西安,你會是怎樣的呢?會是歷史書上介紹的那樣嗎,有著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半坡博物館,世界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佛教古剎--大雁塔,中國先保存最完整的城墻--明城墻。這些,都充分展現出西安豐厚的文化底蘊。
拉回思緒,望著窗外看窗外高高大大的樹木,逐漸變成低矮的灌木叢,從多雨的江南來到了陽光明媚的西部,來到祖國的第二階梯。
西安,我來了!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7
又是一年春來到,研學的時間又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班里的同學像熱鍋上的螞蟻,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研學的去處。趙老師公布答案,去天文臺和科技館。
只要可以出去玩,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南京雖然我去過很多次,但老師說的這兩個地方我還真沒去過,真想快點去玩一玩呀!
不知道南京科技館里有什么好玩的,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于是放學后我向媽媽申請看十分鐘的平板,查一下資料,媽媽網開一面還是答應了。我打開電腦搜了一下南京科技館,上面介紹:南京科技館包括科技館主場館、科技影院及其它相關配套設施。主場館由常設展廳、非常設展廳、國際會議交流報告廳等組成。其中常設展廳按主題劃分為宇宙探秘、地球萬象、智慧主人、創造天地、知識海洋和兒童科技樂園等六個展區。展品總計350多件,其中70%以上的展品是參與性項目。
看了介紹,我還是比較喜歡天文臺,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天文望遠鏡看一看太陽和星星,一定很美吧。
好期待這次研學,不過,媽媽說要聽老師的話,不能不守紀律,也不能亂摸亂碰,注意安全。
期待這次研學!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12月15日下午我們小記者由老師帶的帶領下到念月館參觀。
我們坐著大巴來到了念月館,高老師來為我們講解。我們先走到門口,高老師為我們介紹到,念樂館是一個高標準古風閣展館位于清池街道的浞景學校的西北角,為了重建念月館當地老百姓投資了500萬元。走進念月館分為"天開日月",“竹月清風“,“浞月傳奇”,“皎月高懸”,“錚錚歲月”“眾星拱月”等八個展廳。
首先,我們來到天開日月篇。高老師介紹道,這里講述了清池街道的悠久文化。當我們走到竹葉青風篇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木板墻上的畫,高老師給我們介紹到,這是浞河沿岸的24個人文景點。邱主任讓我們一人讀一段。讀完以后,我們走到了浞月傳奇篇,這里主要講述了大禹立夏,后啟立國,太康失國,后羿代夏,等十個相傳與清池相關的故事。錚錚歲月篇主要介紹了濰坊的抗日戰爭與清池對濰坊的歷史的貢獻。高老師告訴我們,鄉賢館取名為念月館,一是因為了傳承這一習俗,二是,緬懷過去,展望未來。
在高老師的講解下,我學會了許多知識,并浸染了愛國主義精神,帶著數以萬計知識回到家。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9
今天去研學,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快速地來到了學校。我看見了一群人早就到達了學校,不知他們什么時候到的?
全因為研學,他們早早地來到學校。不知研學有什么驚喜?一會兒,人都來齊了,我們也聽教官站好了隊,準備出發。
我們乘坐著巴士,去了四個地方。讓我最開心的地方是:博物館和吃飯的地方。先說吃飯的地方,那兒的飯真好吃。
一開始教官告訴我們:“不能挑食,要所有吃的都要吃完。”我們遵守規矩,開飯時我們狼吞虎咽。因為實在太餓了,感覺這兒的飯比別處的更好吃。
我們吃完了桌上所有吃的,別的桌上不知為什么沒有全部吃完,還剩了一部分菜。吃完了,我們就準備去下一個地方。
過了一會,我們去了博物館。講解員為我們講解一些事,那里有我們沒見過的機器,也算投影。最讓我驚奇的是,那兒做的鳥是那么惟妙惟肖,如同一只只真鳥。
我們又上了一層樓,上面是一種種動物的圖片。聽說,這兒的照片都是一些有名的人拍出來的,要用很長的時間才能拍出來,時間長的話,可能要五六天以上,才能拍出幾張好看的照片。
過了一會,我們到達了學校,開始評選研學之星,可惜上面的名單沒有我。不過,一天的研學,我還是很開心。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我和爸爸去濟南靈巖寺參加了“一個雞蛋的酷走”研學。
到達目的地后,教練讓家長和我們各站一隊,給我們這一隊發了迷彩服。我們穿上迷彩服感覺好興奮,教練先給我們軍訓,讓我們站軍姿。告訴我們站軍姿的要領,腳成八字,身體收緊,微微前傾,直視前方。我感覺此刻自己就是一名軍人,心中升起一種自豪感榮譽感!
教練又把家長隊和孩子隊各分兩隊,很榮幸我和爸爸都被選為隊長。我們的隊名是“陸空戰隊”,我們的口號是“陸空陸空,戰無不勝”,我們的隊徽是一顆星星和一個火把,含義是“星星火炬”,隊歌是“團結就是力量”。一切就緒,開始表演節目,每隊隊長感言,然后每隊出一個隊員表演一個節目。
教練還教給我們爬樹,地下黨怎樣傳密碼,走云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手握雞蛋酷走八公里。
我和爸爸共同握著一個雞蛋,握雞蛋的兩只手要捆在一起。前半程,我用布條蒙住眼睛,爸爸攙扶著我走,走的時候爸爸仔細地給我講,前方哪個地方有石頭,有沒有臺階,每下一級臺階他都會提前告訴我,走多遠有斜坡,前方是否長草,是否有人為“陷阱”。我此時好依賴爸爸,蒙住眼睛之后對周圍的事物都好敏感,鳥鳴蟲叫很清晰,似乎都能聽到風吹來的聲音。后半程爸爸蒙住眼睛,我來領路。我就學著爸爸給我講解的細細地給爸爸講,我們慢慢地走,生怕講錯了讓爸爸受傷,終于安全到達了終點。八公里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這八公里中我和爸爸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互相依賴。
通過這次研學,我深刻體會到:在我們的成長中如果沒有父母教導我們、保護我們,我們不知道要摔多少跟頭,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我們要感恩父母,信任、團結你的朋友!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周五下午,我們三年級去德州汽車總站參觀,參加了很多有趣的環節。
首先,我們去大廳參觀,大廳里有很多工作人員,他們為我們講解。然后我們來到了一個叫“媽媽小屋”的房間,工作人員對我們說:這里有空調和床,還有好多玩具,是專門為孕婦和哺乳的媽媽準備的。然后,我們來到了自助取票處,在這里,我們學會了如何取票。
跟隨工作人員,我們來到了安檢處。叔叔告訴我們:易燃易爆物品和刀具是不能帶上車的。接下來,我們走進了售票室,看到了里面的阿姨在忙碌地工作著。后來,我們又參觀了檢票口、車場、航空港和監控室,這些地方很有趣,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
最后我們分小組體驗。我們組來到了安檢儀,認真傾聽叔叔的講解,我看到屏幕上顯示的物品好清楚啊!旅客們包里的東西在這里一覽無遺。這個安檢工作太重要了,這保證了我們的乘車安全。
這次站場研學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來德州汽車總站參觀。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大巴車載著我們來到集美華僑大學的龍舟訓練基地體驗劃龍舟。甩手、彎腰、壓腿、踢腿。基地的教練帶著我們做了一系列的熱身運動,然后我們每人拿著一支船槳到訓練池里練習劃龍舟。
“靠船舷兩邊坐。坐右邊的把右腳伸直,坐左邊的把左腳伸直。”教練站在訓練水池邊指揮我們坐好。“一只手抓著槳的下邊,另一只手抓著槳最頂端的地方。”教練拿著槳,做著示范,我們跟著他練習劃槳,學習怎樣前進、倒退、停船。“要想劃得快,就得團結,齊心協力。一齊出水,一齊入水!”
練習結束后,我們穿上救生衣,拿上船槳,高個子的同學還把槳扛在肩上,雄赳赳氣昂昂地朝著停在湖邊真正的龍舟走去。
我們四年段和六年段的分成兩組,分別登上藍色和紅色的龍舟。我們要比賽誰先到達指定位置。
“嗶!”口哨聲一響,我們開始用力劃了起來。我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我們這組能贏嗎?這么一想,手有些發抖。教練朝著我們喊道:“聽我口令,一、二、三、四!”我們手里的槳隨著口令一前一后動了起來,龍舟慢慢向前進。隨著口令越來越快,我們劃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龍舟快速向前駛去……最終,我們紅隊超過藍隊,戰勝了藍隊!“耶!”歡呼聲在水面上飄蕩……
齊心協力,團結力量大!我體會到了團結的神奇力量!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美麗的北京,我——來——了!”
7月21日傍晚,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5人歡天喜地的到達了中國的首都——北京!站在北京西站的寬大的廣場外,我被北京美麗的夕陽迷醉了。
第二天早上,陽光明媚,晨風輕輕。坐在寬大的大禮堂里,我們聽了北大新世紀教育發展中心高效學習課題組組長——李世杰先生非常著名的演講!他的教育講座真是太棒了!坐在大禮堂里的我真是聽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
令我贊嘆的是李世杰教授的經典名言。比如:“在機會面前,普通的人放棄機會,優秀的人抓住機會,杰出的人創造機會!”李世杰教授說,“知識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一流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不發給努力學習的學生,只發給找對方法努力學習的學生!”
李世杰教授的經典名言中,我最喜歡的是:“天上餡餅天天掉,就看我們要不要!”聽著李世杰教授的講座,我心里暗暗地想:“李教授的講座就像天上掉了一塊餡餅;我們去北京游玩更是天上掉餡餅……”
李世杰教授,策略領袖,名師講堂,果然名不虛傳!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是我最喜歡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我們四年級研學的日子。
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洛陽民俗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位于洛陽新街南端,原名是潞澤會館。到民國期間,更名為“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一座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里面陳列了許許多多民俗文化相關的展品。走進民俗博物館,我們先后參觀了刺繡廳、婚俗廳、壽俗廳、生活器具廳、文藝廳五大展廳。
在那里,知道了原來洛陽民俗文化還有剪紙藝術、廟會、皮影戲……
在刺繡廳里,陳列著古代的刺繡服裝。我看到了清代四片繡花大云肩,有還有帽子、衣服、飾品等。我看了墻上掛的清朝腳最小的女人畫像,她穿著清代服裝。瞬間就讓我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婚俗廳里面是古代人結婚的東西,我還知道了,在古代的婚禮是必須要有媒婆的,媒婆要年老的,結婚時的伴娘要四五六十歲,結過婚的,還要和丈夫過得幸福的才行。那時候的婚禮是在晚上進行的,婚禮要經過四個過程。
后來,我們還去爬了山,又畫了風箏。
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啊!
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心得體會 篇15
今天,期盼已久的研學活動終于到來了。同學們都背起書包,排著整齊的隊伍,跟著老師和導游姐姐坐車出發了。
到站了,我們下了車,就開始我們的研學活動。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植樹和捉泥鰍。我們分為四個人一個小組,一個人拿樹,一個人澆水,一個人挖土,而我就是負責最后填土的人。開始植樹了,我們握著樹把它放到泥坑去,等樹放到指定位置后,我就開始我的工作,把土往坑里推,不一會就把樹給埋好了。負責澆水的同學已經早早準備好水在一旁等著。澆好水后,我們小組四個人在小樹旁插上屬于我們小組的祝福語。
植樹過后,我們便移步來到捉泥鰍的地方。換好衣服后,就去捉泥鰍了。我看見水里有動靜,便知道非泥鰍莫屬。剛開始,我還不敢下去,因為平時沒接觸過,在做了一番心里斗爭后,我還是下去了。我踩著軟軟的泥土,并不覺得害怕,反而感覺挺舒服的。這個環節就結束了,上岸時,我才發現我只捉了兩條。雖然不多,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畢竟是我第一次捉,有了這次的經驗,我相信下次肯定會比這次多的。
開心時光一晃就過去了,又到了回學校的時間了。我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回校的大巴,離開這個我還沒待夠的地方。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