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大班幼小銜接(通用3篇)
育兒心得大班幼小銜接 篇1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我是一個80后媽媽,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難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兒后,更是像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但俗話說:"家庭教育無小事,生活無處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兒上我要從小事做起,同時也要從自身出發,做女兒的好榜樣。
女兒作為我們家長的一面小鏡子,如果想要讓女兒更優秀,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養。出口成臟的父母,怎么教育出文明禮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沒有良好的習慣,怎么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質;父母言而無信,孩子怎么會誠實守信。這三點在我教育女兒時也時時刻刻反省著自己。
尊重女兒也是我們家比較重視的一件事,不把女兒當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兒再小都會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年紀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女兒,給女兒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聽取女兒的意見,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兒會越來越懂事。
為了給女兒補充營養,所以在選擇奶粉上,我們選擇了美贊臣荷蘭版A+,味道女兒一直都很喜歡,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學配比的DHA,DHA又被稱作為腦黃金,也是系統神經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讓女兒的腦袋充分發育,只有腦袋發育好了,才能讓各方面的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獨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擔心上火。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育兒心得大班幼小銜接 篇2
聽《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探索與實踐》講座有感
時光,不言不語,一路前行。看一葉飄零,知淺秋而至;望層林盡染,曉晚秋遲暮。九月剛落下帷幕,十月早已悄然而至。
國慶節之后接到通知去參加劉主任的講座,滿心竊喜,又可以偷偷學點手藝了,課堂又可以充實一些了。某年某月某日,在二小西校區有幸聆聽了劉主任的《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探索與實踐—讓數學思想成為學生發展的隱形翅膀》的講座,本來心中總是模糊不清卻用忽隱忽現的數學思想方法,在這次講座之后頓時豁然開朗,在之后的校內優質課蓬萊優質課準備中,幫助我深度挖掘了教材內容。結合我的具體工作我的心得體會如下: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學科的精髓,是數學素養和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只有領會了數學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應用知識,形成能力,而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實踐方面的應用,更能加強教師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意識,更新教學觀念,形成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水平。
第一,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人們對數學科學研究的本質,及規律的深刻認識。它是指導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觀點、策略、指導原則。它具有導向性、統攝性、遷移性。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數學思想有對應思想(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系統與統計思想(整體思想、最優化思想、統計思想),化歸與辯證思想(化歸思想、轉換思想)等。
第二,數學方法。數學方法是指某一數學活動過程的途徑、程序、手段。它具有過程性、層次性、可操作性。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數學方法:一是科學認識方法:觀察與實驗,比較與分類,歸納與類比,想象、直覺與頓悟;二是推理論證方法:綜合法與分析法,完全歸納法與數學歸納法,演繹法、反證法與同一法。
第三,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既有差異性,又有同一性。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表現形式和得以實現的手段。“方法”指向“實踐”。數學思想是數學方法的靈魂,它指導方法的運用;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同屬于數學方法論的范疇,它們有時是等同的,并沒有明確的界限。由于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這種特殊關系,我們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把它們統稱為數學思想方法。
第四,數學思想方法教學。因為數學教學內容始終反映著顯形的數學知識(概念、定理、公式、性質等)和隱形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這兩方面。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應當注意顯形的數學知識的傳授,而且也應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和培養。只有注意思想方法的分析,我們才能把課講活、講懂、講深。“講活”,就是讓學生看到活生生的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過程,而不是死的數學知識;“講懂”就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有關的數學內容,而不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講深”是指學生不僅能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而且也能感受、領會、形成、運用內在的思想方法。正如波利亞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有益的思考方式、應有的思維習慣”應放在教學的首位。加強數學思想方法教學,必然對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教師要自覺幫助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中,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和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關注學生隱性的思維經驗,隱性的心理經驗。
育兒心得大班幼小銜接 篇3
今天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活動開筆禮儀式和幼小銜接講座,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
開筆禮儀式非常有儀式感,讓孩子們知道從此刻起自己已經是一名準小學生了,開始要認真學習知識了,給孩子的學習生涯留下了美好又深刻的回憶。此次活動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學校本次舉辦的幼小銜接講座很接地氣,老師講得很細致,非常實用。同是作為家長的我,也做好了孩子上小學的準備。首先,會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她有足夠的愛,雖然梓瑤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但我相信只要家人持之以恒,不斷給孩子澆灌愛,她定會越來越自信的。其次,要做孩子的終生朋友,要始終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因為孩子也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的個體。最后要做一個孩子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孩子的一切行為都來自于模仿,家長的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要想孩子愛上閱讀,首先父母要有閱讀的習慣。下班回到家要把手機放一邊,與孩子同看一本書,用心陪伴孩子。
“雙減”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現,摒棄以往的唯分數論。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做做家務,根據孩子的愛好一起唱唱歌,打打球,寫寫字,放假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