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體育委員(精選3篇)
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體育委員 篇1
1、做操時,你要快速到班級門口,組織其他同學站好隊,并維持好紀律,記住要快,然后帶領同學到指定位置,記住中途要保持隊形,接著組織同學們散開領操,最后整好隊形帶回班級。
2、大課間活動,一般是第二節課下課,首先要提醒授課老師接下來有活動,不能拖堂,然后帶好班級的旗子或其它標識,組織同學們站隊,活動,帶回,記住中途要保持隊形和紀律。
3、體育課上,首先在上課前就要組織好學生去操場戰隊,你要最后一個走,確保所有同學都去了,好向老師匯報,課上負責整隊,領操等
4、運動會或其他活動上,當然首先你要沖到第一線報名參賽,并且盡可能的多報,這是你在其他同學面前樹立威望的大好時機,其次你要做老師的好幫手,主動找老師溝通,并推薦人才等。
5、色課后延時,這是現在雙減政策下5+2才有的,當然也只有部分學校才有特色延時,如果你們學校的延時課上的是和體育有關的特色延時,那么你也要配合老師點名,整隊等。
6、記住,以上活動中,你一定要兇起來,不要怕得罪人,如果前怕狼后怕虎你是干不好的,其次,要多和班主任主動溝通,不要每次都等老師來找你,你是老師的好幫手,如果每次都等老師給你安排好,那么要你干什么。
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體育委員 篇2
回想看來這只不過當時“卸任”班委之后的悔意和不滿現任班委的情緒發泄吧。
首先,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有過五年之久的體育委員的經驗與教訓。以及目前身處一名成員所看接觸過的體育委員。用將心比心的思想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體育委員。
只要懂得體育委員隊列的訓練口令及要點,任何人都能勝任這一職稱。不論你是瘦小還是肥胖,而關鍵就是你帶的班級了。
對于那些嚴格遵守紀律的班級不用多說什么,因為這種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太強,能聽并執行口令。甚至可以說這種班級的體育委員就是輔助作用,而核心就是班級。但相對比較下,這種班級也并不多,所謂眾口難調,眾心不一罷。
而最難帶的是那種指東打西,整體不齊的班級了,這時,就要發揮體育委員的“核心”作用了!憑心說,哪個班級不希望自己班是優秀的,能夠在比賽中獲獎呢?可就是為什么總還有問題存在呢?就我的見解總結了以下幾點:
、僦辉诤鮽人的整齊,忽略了整體的整齊;
、谛牟辉谘桑话殃犃挟敃拢瑢⒕椭;
、蹅人能力問題,怎么教都不回,屬于隊列白癡型;
、荏w育委員的個人管理問題。
重點我就說第4點了,但有一點不容置疑的就是每個自愿當體育委員都是負責任的,一心為班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欠妥的只是方法了。
訓練時,要講清訓和罰,訓是理所應當的,眾人情愿。而罰,卻是強迫型的,隊列也就訓練效果不怎么好了。要以訓為主,以罰為輔,勿以罰嚇唬人,作為訓練方法。
還有一寫細節,如或著是辛苦訓練時,作為體育委員不能悠閑的雙手插兜,說無關緊要的話和只指錯誤。如果這樣做,要給自己一個充分的理由,可以說是在幫助訓練,或說“誰不服可以和我比試一下”,用能力說話。而不能就說自己是體育委員就可以這樣。隊列訓練須用口令,不能說左轉彎是“拐了,拐了,左邊!甭犞褓u拐的了。
熟悉各種訓練口令及自己熟悉各種基本訓練。體育是費體力的,可以用幽默去排解隊員的疲勞感,不能一味板臉,和斥責。要有眾人服你的本事而不是“給面子”。
說了這么多,你們會問我這么懂自己怎么不是當體育委員呢?我職能說是有個人原因了。這呢,只是聊下自己對“老本行”的看法吧,覺得我說的不對,就提點意見吧,算是自己總結經驗吧,呵呵...
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體育委員 篇3
四年前,我榮幸地參加了在無錫市舉辦的”江蘇省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為期三個月。這次的學習體驗使我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那一年的11月,我隨參觀團參觀了江蘇省無錫市師范附屬小學,他們的體育教學工作和體育日常管理使我由衷地感到欽佩,并深感自己教學的不足。為了和本單位的體育同行共勉,現將自己的一點學習心得作如下匯報:
這次的學習感受主要有四點:
一、為充分調動學生個體積極性,樹立其自信力,必須按一定方式在學生中進行分層教學。
體育教學中“吃不飽”“吃不了”是通病。按其能力素質不同我們可以將其進行分層教學,這其實也是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之必然趨勢。有一項大學學生身體素質測驗調查結果,達到高中及格標準人數僅占總人數的35.06%,不及格的卻達64.94%,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長期積弊之所在。而分層教學的意義所在也正是為更好地達到教師教學的終期目標: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與培養學生自身在體育學習中得到創新思維與能力。
二、必須借助于體育的人格教育力量,培養學生創新之品格。
教師可以結合講解教材中的集體項目內容如球類項目、接力賽等,向學生強調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同時,讓學生在戰術配合的練習中體會集體主義的精髓和集體協作的力量;在耐久跑、障礙跑教學中,培養學生堅韌之毅力,不畏艱難之勇氣,勇于拼搏之精神。繼而教育引導學生懂得無論學習、工作都需要具備這些意志與品質。從而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領會到這一些,才會勇往直前,不斷進步,為自己、為集體,智慧的火種從此埋下。
三、必須改革現有體育教學模式,釋放學生,還他們以自由的空間,培養其創新精神。
傳統體育教學的“講解→示范→分組練習→巡回指導→終結評價”的模式已是昨日黃花。那種以教材為中心,力求把學生加工成“標準件”的教學,必然在組織教法中忽視學法、學生個性差異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與當今所倡導之“素質創新教育”大相徑庭。
美國學者羅杰斯認為:“當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向,參與發現自己的學習資源,闡述自己的問題,決定自己的行動路線,自己承擔選擇后果時”“就最大程度上”“表明這類參與學習比消積聽從教師學習有效得多!边@樣,以創新教學為目標的教學,釋放學生,還其以自由的空間與時間,必然地帶動了他們對創新精神的理解與執著追求。
四、要有創新思維的學生,必須先有具有創造能力型的教師,師資是關鍵。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與全面推行,作為培養體育創新能力學生的教師也應面臨著重新學習進修的必要!敖o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一個恒古不變的真理。目前的'體育教學要求我們的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培養學生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競爭能力等),學會學習方法為主;要求體育教學要和健身教育結合起來,和學科聯系起來,更多地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與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學生終生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的大環境下,沒有創新能力型的教師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