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7篇)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也說: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儉是一個人應有的修養,也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原則。這不,為了提倡節儉,我們家就來了個“節儉總動員”行動。快和我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節儉準則一:節約用水
早上,我們就開始了節儉行動。爸爸剛往杯里裝滿水準備刷牙,就被我阻止了。“爸爸,注意要節約用水哦!”我一本正經地說,“您的牙杯里裝滿了水,稍微一搖晃就撒出水,以后水不能裝太滿,不能超過八分滿!”“是是是,我一定改。”爸爸一邊趕緊認錯一邊將水往洗手盆里倒。“停停停!”我突然大叫,“您這樣還是會浪費水,您還是把水倒進桶里擦地板用吧!”節儉第一戰:節約用水成功!我暗暗想道。
節儉準則二:節約糧食
吃飯了。我和爸爸剛走出衛生間,媽媽就做了滿滿一桌香噴噴的早餐。“媽媽,您可要節約糧食啊!雖然飯菜美味,但實在太多吃不完,以后可要注意!”我又開啟了“說教”模式。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撇撇嘴:“那就把一半飯菜留到中午唄……”“到了中午,飯菜可就不新鮮了,這樣對身體也不好啊!”爸爸也來“增援”了。“好吧好吧,我知道了!”媽媽只好投降。嘿嘿,既然要節儉,咱們可不能放過任何“浪費蟲”哦!好啦,跟著我繼續為節儉而戰吧!
節儉準則三:節約錢財
這節約錢財就比較難辦,畢竟有很多東西都要用錢買才有。不過,我這里提倡:盡量少花錢,不亂花,花不該花的錢。每買一樣東西前都該想想:真的需要買嗎?買了值得嗎?
這時,我正在街上買東西。走著走著,我看到了我一直都想要的編繩。漂亮的'編繩在我眼中閃閃發光,但轉念一想:真的要買嗎?我一想到大家一直倡導的節儉,咬咬牙,不買!我自己控制了自己,真正落實了節儉,雖說沒有得到編繩,但我卻十分滿足。
經過大家的互相提醒和自我管理,“節儉”得到了很好地落實。會想到今天的一場場“節儉戰”,我感到愉快和滿足。節儉是一種清新的綠,讓人感到美好;節儉是一種有益的美德,讓人回味無窮;節儉對我們來說,重要而不可失去。我為節儉喝彩,為節儉,加油!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2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句話,幾乎沒人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節約的人寥寥無幾。正好,我們學校開展了“光盤行動”,想讓更多同學和老師拒絕浪費糧食。
記得有一次,我來到一家比較有名的飯店吃飯,發現我旁邊的`一家七口人點了許多菜。離開的時候,桌子上剩了許多飯菜,也沒有打包帶走。那些飯菜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被倒掉。我心想,如果把這些菜給一個很久沒有吃上飽飯的孩子,也許夠他吃一天的了。
自從學校開展了“光盤行動”,我沒一頓飯都把盤中所有的飯菜吃光。如果在飯店,實在吃不完,就打包帶走。假如我們每人都這樣做,世界上就會減少一些因饑餓而失去生命的人。有關數據顯示,每6秒鐘就有一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如果我們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400萬饑民。由此可見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節約糧食吧,當你每浪費一粒米,農民伯伯就白灑一滴汗,當你每浪費一棵菜,農民伯伯就白費了心思。讓我們永遠記住“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吧!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3
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光盤行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投入到光盤行動中來,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節約糧食,文明用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中的飯菜。這些微小的事情都體現你的公益愛心。在光盤行動中,我們要反對浪費,從我做起。
助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詩句我們背得滾瓜爛熟,可又有幾人做到了呢?
在學校里我們似乎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食堂的飯菜好難吃。于是學生浪費糧食也成了一種常態。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同學嫌飯菜不可口,就隨意倒掉,于是剩飯的桶里是白花花的米飯和饅頭,看著真讓人痛心。
這不由讓我想起電視中看到的一個場景:在一個國家的難民區,有多少兒童饑寒交迫地坐在馬路邊,手捧著空碗向路人乞討,他們渴望有一點吃的,能填飽肚子就行。和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太幸運了?為什么生在福中不知珍惜呢?
也許你覺得浪費一點點不算什么,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浪費一點點,那加起來是多少呢?是不是很驚人啊!
我要當光盤行動的踐行者;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4
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光盤”行動嗎?那就是指在飯店就餐時,倡議人們將吃不完的打包,“光盤”離開飯店。
光盤行動以身作則,杜絕浪費。下面請看我的實際行動吧。
首先,進入飯店點餐,應該“按需定量”,點的食物夠吃就行,不要點的過多,以免吃不完。
其次,在就餐的過程中,應該確保每次給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干凈,再去盤子里夾菜,這樣也能很好地保證在自己吃飽時碗里不剩飯菜。
最后,就餐完畢,桌上還有沒吃完的菜怎么辦呢?這時請不要一走了之,請向服務員索取一次性的飯盒或塑料袋,給它們打包帶回家。
因為剩下那么多的食物不緊浪費你的金錢,也浪費了農民伯伯辛勤的勞動成果,我們不是學過一首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浪費。如果我們不打包帶回家的話,還會產生一個可怕的后果,那就是環境污染。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5
今天讀了教育部網站一則新聞,講到教育部日前發布關于“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主題實踐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制定文明用餐規范,大力倡導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盤行動”。通知要求抓住關鍵環節,實行精細化管理。
嚴格伙食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加強食堂管理。制定文明用餐規范,大力倡導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盤行動”。加強校園采暖、空調、照明等主要用能設備維護管理,強化節能措施。對學校的大型物業實行專業化、現代化管理,促進節能減排。廣泛開展節水節電節紙活動,以實際行動降低能源資源消耗。
看了新聞心里很是贊同。很多學校都曾經多次向在校學生開展過綠色環保主題的教育活動,如,“節約紙張保護環境寄語未來”等。綠色環保主題教育活動是積極健康的,就如同今天新聞中的“光盤行動”一樣,這樣的活動弘揚了節約和環保的精神,非常符合當今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大政方針,也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為將來創造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是每一個人的義務,不論是成人還是學生。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和人民素質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環保對于國家、對于個人生活的重要意義。整個社會都在倡導環保與健康的低碳生活嶄新理念。
其實,環保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并不遙遠,也沒有多大難度,只要從日常的生活細節入手,就可以做到為地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日常少用一次性筷子,隨身攜帶手帕減少用紙,購買運輸距離相對較短的食品,不購買大量閑置的衣物,使用節能的燈泡,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做到為垃圾分類,節約用水和用電等,每一件小事,舉動不大,但是意義重大。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這么做的話,我們將節約大量的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光盤行動”也是一份綿力啊!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6
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又作出重要指示,鮮明指出了餐飲浪費現象的普遍性、嚴重性,強調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珍惜糧食,讓節約的意識內化于心。對于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的我國而言,能實現全民溫飽是多么來之不易。上世紀50、60年代的人口饑荒問題仍歷歷在目,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鋪張浪費、“請客吃飯就得量多”等不良社會風氣滋生,糧食浪費現象不絕于目。袁隆平院士痛心疾首:“這些糧食卻被白白地浪費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黨員干部應“每日三省吾身”,請客吃飯是否攀比鋪張?點餐就餐是否按需按量?吃飯是否光盤?
珍惜糧食,讓節約的習慣外化于行。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需要自我約束、社會監督。餐廳在顯眼位置張貼宣傳光盤行動的標語,推出小份菜,讓顧客點餐既有多樣性又不至于浪費。服務員點餐時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餐后提供免費打包服務,引導消費者餐后打包。就餐者點餐時按需就餐,理性消費,“吃多少點多少”,莫讓盛宴變“剩宴”。請勿大量囤積食品,盡量按需購買,既可以保證食物在食用時的新鮮程度,又可以減免因過量囤貨導致食物過期、腐敗造成的浪費。
珍惜糧食,讓糧食安全的警鐘長鳴耳畔。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用全球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20%的人口,對糧食安全仍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即使生活在衣食無憂的時代里也不要忘記仍有部分貧困人口掙扎在溫飽線上,吃飽是他們唯一的要求。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民時代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黨員干部要擔負起傳承的使命,不浪費、不鋪張,主動踐行“光盤”“N-1點菜”行動倡議,做到“精打細算”;帶頭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在家族中倡導“我光盤、我行動、我光榮”的價值觀念,以黨風帶家風促民風,共同創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7
如果叫你背誦一兩首節約糧食的古詩,我相信你一定會背誦李紳的《憫農》,這首詩是對農民伯伯的最高贊美。它寫出了農民伯伯的辛苦和米飯的來之不易,勸我們要珍惜糧食。那么,背誦古詩能做,光盤你真的能做到嗎?
現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等等,都不喜歡吃飯,就算吃也不會光盤,這樣既不利于他們的身體健康,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費,我們要進行“光盤行動”。
“光盤行動”提出的背景是中國日益嚴重的“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活動的主題是: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光盤行動,即指在飯店就餐時,倡議人們將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光盤”離開飯店。這一行動是由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
那么現在我告訴你怎么光盤吧!所謂光盤,就是吃光盤子里的東西。首先,吃飯不能講話。其次,你能吃多少添多少,不夠又添,不能挑食。然后,地上不能掉米粒,掉了要撿起來放在桌子上。最后,飯后要收拾餐具。這樣你就可以光盤了。
為了能讓每個人都進行光盤行動,我還想讓你知道光盤行動的口號: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
讓我們每個人都進行“光盤行動”,珍惜每顆糧食。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8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光盤就是把自己盤子里的東西吃掉,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要過年了,家里的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媽媽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有香噴噴的米飯,有綠油油的青菜,紅彤彤的大蝦……讓人看了直流口水。媽媽叫大家來吃飯,大人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和二哥吃得狼吞虎咽。
過了一會兒,我就不想吃了,我擦擦嘴,剛想去拿零食吃,卻被二哥拉住了,二哥說:“妹妹,把飯吃完,光盤行動,從我做起。”我一臉不耐煩地對二哥說:“我不想吃了,我要吃零食。”二哥嚴肅地對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山區的小朋友都吃不到這樣的美食呢!不信,我百度給你看。”說完,二哥打開手機百度給我看山區小朋友的圖片,他們瘦瘦的,黑黑的,一天只能吃一頓飯,他們好可憐吶。我看了圖片后,心里想塞滿了鉛塊一樣難受。我默默地坐下來把飯菜吃得干干凈凈。
從此以后,無論在哪兒吃飯,我都做到光盤行動。我還經常告誡小朋友:“光盤行動,從我做起!拒絕浪費,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9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作為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學生,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社會,就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做一些我們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
我們學校有食堂,每天中午我都會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當我吃飯的時候我就會發現,每次食堂的阿姨在收拾桌子,收拾飯菜的時候,總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剩菜、剩飯。我們食堂是4個人一起吃飯,有的同學會把菜吃得很干凈,有的同學盤子里有的就會剩下一半多,或者饅頭剩下一半多,一整個饅頭沒有吃完。剩下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同學是比較挑食,不愛吃那道菜,有的同學是因為饅頭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還有的同學就是吃飯的時候,有故意浪費的發生。
看到這些情況,我的內心是非常悲傷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吃到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種出來的。我們學校也在時時刻刻教導我們要節約糧食。我們老師也說,吃飯不怕你們吃的多,關鍵是不要剩。吃的多不可惜,剩下才可惜。學校在食堂上也貼了一些節約糧食的標語。并且推出了“光盤行動”。就是你吃飯的.時候,就是吃多少盛多少。一個饅頭如果吃不了的話,要把這個饅頭的一半分給另一個同學。然后會組織同學專門的進行檢查,看看哪一位同學在浪費,并進行現場的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以后,基本沒有浪費情況的發生。整個學校也形成了一個節約的意識。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只有我們少年兒童有一個愛國、節約的意識,國家才會更好。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0
“光盤”行動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件大事。說它事小,是因為只要大家能做到適量點菜,點了菜把菜吃完就基本達到了“光盤”行動的目的。說它事大,是因為就餐這件事的背后與中國正在進行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或者可以說直接相關。近日,由北京一群中青年人發起的"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的"光盤"行動,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許多網友、演藝界、餐飲行業,也加入到"光盤"行動中來。一時間,今年要做"光盤族"、"打包族",在微博上曬出成為時尚。
其實,據報道,許多省市的一些餐館早就做了。他們已實踐了多年的“光盤"行動,走進這些餐館點菜,點菜員會對你說:“不用再點了,夠了”“酌情點菜,杜絕浪費”丶“錢是你的資源是社會的”。走進這些餐館,諸如此類的標語隨處可見。他們認為,餐館不能只想賺錢,更重要的是要引導消費者正確的、良好的消費習慣。
如今不光餐廳宴請有大量浪費,就是在單位食堂里也有諸多浪費。過去在單位食堂用餐,想吃什么菜就買什么菜,一般買一兩只菜。如今時興盤菜,里面裝了許多菜,葷的素的都有,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吃,都塞給你,沒有挑選余地。所以許多人吃一半倒掉一半,十分可惜。特別是高校學生食堂,浪漫更是驚人。
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是十分重視節儉的。如德國,高檔餐館一般不設包間,任何人下館子都在大廳里用餐,甚至總理丶部長也都在大庭廣眾之下用餐。在德國吃飯浪費會受到懲罰,一般由秩序保障局的人進行處罰,曾有中國游客因為點餐后末吃完被處罰30歐元。在意大利,吃完盤中食物是一種禮儀,特別是意大利人家中做客,如果盤中剩下食物,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
據媒體報道,宴請中浪費最厲害的當數公款宴請,動輒一桌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反正花的納稅人的錢,山珍海味都上,吃不完就扔在一邊,誰也不會打包帶回家。建議全國人大應頒布有關規定,嚴格限制公款吃喝的數額,超過部分由單位負責人自掏腰包。而紀檢部門應嚴格監督檢查,認真執行。
想想中國是有4億人口大國,至今尚有數干萬同胞生活窘困,在溫飽線上掙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這樣的理念。即便再過幾十年我國人民十分富裕了,也不能丟掉這個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奢則亡,儉則進",朝代和家族更替中,充滿著這樣的事例。今后,不論在餐廳,在單位食堂,大家都來做"光盤行動"踐行者。吃不完就帶回家,養成習慣,千萬不要有“不好意思”丶“怕麻煩”等心理障礙。如今,風正民心順,家和國泰安,做光盤行動的的踐行者,傳播中華民族的節儉精神。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1
食物是人們的必需品,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都不注意節儉,浪費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誰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在學校里老師也教導我們不要浪費糧食,但是回想起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幕幕,飯店、酒樓里被浪費倒掉的食物不計其數,有的飯菜還沒有吃就全部倒進了泔水桶,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為糧食,大約可以滿足2億人一年的口糧,這是多么可怕的數字呀!
在我很小的時候常聽奶奶說起,她小的時候經常吃不飽,有的人一天的食物只能喝一點面糊糊,還有人實在餓得受不了,就會吃樹皮、草根,那個時候的孩子大多都營養不良。我們現在營養充足,和過去比起來,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呀!
現在看來,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不浪費一粒米,一口菜,吃飯時吃多少做多少,不剩飯不剩菜,餐館用餐要按量點,吃不完打包帶回家,光盤行動,我踐行!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2
光盤行動是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關數據表明,饑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饑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500萬人的生命。而我國每年浪費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救活四百萬饑民。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吃自助餐。我一進餐廳,便拿著盤子去打吃的。我用夾子夾了許多的東西放在盤子里,回到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起初,我像饑餓的狗熊一樣,吃得十分快;然后,我越吃越慢,吃得有些飽了;最后,我的肚子變得大大的,實在是吃不下了。可是,我的面前還有兩個雞翅和一個雞腿,我把它們放在一邊,細細地聽著餐廳里優美的音樂。這時,媽媽對我說道:“郭語萱,你看看餐桌上寫著什么?”我仔細一看,發現上面寫著:“光盤行動,人人有責。”這八個字是我感到非常羞怯。于是,媽媽幫我把兩個雞翅吃完了,我把剩下的一個雞腿吃完了。
一天,我上作文課。老師在講臺上講到“光盤行動”,我便舉手發言講了上次去吃自助餐的事。老師聽了,說道:“你們這么做不對,丟掉是浪費,吃飽了再吃也是浪費。”我聽到,尷尬的點了點頭,坐了下來。知道了丟掉是一種浪費,吃飽了再吃也是一種浪費。
我們這些事中,我明白了,光盤行動不只是一個人要做到,大家都要做到。所以,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3
我們學校的光盤行動已經實行一個多月了。為了光盤,我們做出了很多努力。
我覺得學校的飯菜不好吃,所以吃得少。以前經常倒掉很多,甚至全部倒掉。光盤行動開始之后,我每天都拿小份的飯。我每天帶一小包肉松,拌在飯里,這樣米飯我就不會剩下了。可是菜怎么辦呢?總不能天天不吃菜吧,可是小份的菜我也吃不完呀。付羽萱也是光盤困難戶。我們倆一合計,我不拿菜,每天兩人拼一小份菜。我們兩個人能吃飽,基本也能光盤。我想,現在糧食緊缺,全國人民都在光盤。我少浪費一點糧食,別人就能多吃一份糧食。我們班的王蕭涵,不僅把自己的飯菜吃得干干凈凈,還幫別人吃掉一點,比如他就經常幫我和付羽萱吃掉我們兩都不喜歡的蝦,為我們班的光盤貢獻了好大一份力量。
有一次,我們吃粉絲。我和付羽萱沒有辦法拼了。我實在是不喜歡吃,剩下了好多。王清澄看到了,很著急,強迫我吃完。我也生氣了,干脆倒掉了。王清澄居然動了手,我也不甘示弱,兩人打了起來。后來,王清澄被史老師嚴厲地批評了。我后來想想我也不對,如果我多吃掉一點,王清澄也不會這么生氣。如果班里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我們班的剩余糧食肯定最多。
光盤行動還在繼續,我覺得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4
飯店里,一桌客人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桌子上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不僅僅是滿桌亂七八糟的垃圾,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盤盤吃剩的名貴菜肴,有的甚至連動都沒動過,桌上有幾瓶名貴的酒僅僅喝了幾口,幾個服務員正一邊收拾一邊嘆氣,話里滿是無奈與惋惜:“唉,這些都很名貴,扔了太可惜了!”這一幕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為此,寒假的一段時間里,報紙、電視新聞就專門對食物浪費這事組織了一個“光盤”行動,并且時時讓市民關注。
所謂“光盤”,就是讓盤子沒有東西,其實就是節約糧食。說一次不如做一次,為此,許多人開始有了行動:一個叫陳光標的人帶領著一群員工去酒店專門吃剩菜;越來越多的酒店開始宣傳“光盤”行動,提醒客人要適量點菜;許多市民也有了節約的意識,在吃飯后也習慣打包……社會上漸漸刮起了一股節約之風。“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句話應該每個人都知道吧?可是能夠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許多人愛面子,就餐習慣點許多名貴的菜,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這樣讓人覺得大方,豪邁。可是你們想過沒有?
你們的浪費就是讓別人饑餓,據統計,全球饑餓人口約10億,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口約1000萬,如果我們吃的.糧食減少5%,就可救400萬饑餓人口。看吧,這一組數據是不是特別嚇人呢?認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了吧?與其這樣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倒不如勤儉節約,讓更多人能吃上飽飯呢!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周恩來總理。同樣是一頓飯,他身為國家總理,卻如此勤儉節約,講究禮儀:點菜時不用精美的菜單,而用一張白紙來點菜;點的是那些極為普通的家常菜;廚師在飯里多加了一點配料,他便要多付錢。身為國家總理的他一生勤儉,不追求奢華,那我們普通人是不是更應該節約糧食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可見糧食是多么來之不易!節約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難能可貴,要讓這種美德永遠都伴隨著我們,它會讓我們一生受益。今天,你,“光盤”了嗎?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5
說起“光盤”,很多人都以為是VCD碟片。而我所說的“光盤”其實是指珍惜糧食,把飯菜吃完,杜絕浪費。
“光盤”行動是去年由網友發起的。一時間,“光盤行動,從我做起”的“光盤”行動就像一股清風,吹遍了整個中國,當然也刮到了我們學校。這不,食堂墻壁上張貼了“珍惜糧食”“節約光榮”等標語,負責分飯菜的阿姨們小心翼翼地盛著飯菜,每個班里還專設了“光盤”行動管理員。
“這不是存心為難我嗎?為什么要開展這樣的活動呀?”我望著盤子里的肉串和白菜抱怨著。因為學校里的飯菜沒有一樣是我喜歡吃的。于是,我想偷偷倒掉。我端起飯菜正想離開,忽然,腦海中閃過在電視上看到的.非洲孩子那饑餓而瘦弱的樣子。他們每天只有很少的糧食可以吃,有的甚至吃草根和樹皮,經常餓肚子。和他們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看著食堂墻壁上張貼了的標語,我又不禁想起了一幅反映湘西農村小學生生活的畫面:冒著炊煙的廚房邊,扎小辮的女孩高興地說:“我有午飯吃了”……孩子們對午餐的熱盼,折射出“光盤行動”的現實意義:我國仍有超過1億的貧困人口,全世界饑餓人口超過10億!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數達1000萬,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看來,“舌尖上的浪費”理當再少些。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外婆教我的第一首詩,小時候我也幫助父母做過一些農活,可是哪里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如今長大了,就應該自覺成為一名“光盤族”了……讓我們都拒絕浪費,懂得珍惜。
我為“光盤行動”叫好,也不禁由此深思:拒絕浪費并不難,只需從吃飯開始。那種“浪費點不算什么”的觀念只有及時改變,餐桌上的文明才能形成。
“光盤行動”之所以引來廣泛共鳴,正因為它承載著現代公民的責任擔當。從這個角度看,吃光盤中餐,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一粒糧食,一滴汗水,浪費的是糧食,丟掉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光盤”,從我做起!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也說: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儉是一個人應有的修養,也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原則。這不,為了提倡節儉,我們家就來了個“節儉總動員”行動。快和我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節儉準則一:節約用水。
早上,我們就開始了節儉行動。爸爸剛往杯里裝滿水準備刷牙,就被我阻止了。“爸爸,注意要節約用水哦!”我一本正經地說,“您的牙杯里裝滿了水,稍微一搖晃就撒出水,以后水不能裝太滿,不能超過八分滿!”“是是是,我一定改。”爸爸一邊趕緊認錯一邊將水往洗手盆里倒。“停停停!”我突然大叫,“您這樣還是會浪費水,您還是把水倒進桶里擦地板用吧!”節儉第一戰:節約用水成功!我暗暗想道。
節儉準則二:節約糧食。
吃飯了。我和爸爸剛走出衛生間,媽媽就做了滿滿一桌香噴噴的早餐。“媽媽,您可要節約糧食啊!雖然飯菜美味,但實在太多吃不完,以后可要注意!”我又開啟了“說教”模式。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撇撇嘴:“那就把一半飯菜留到中午唄……”“到了中午,飯菜可就不新鮮了,這樣對身體也不好啊!”爸爸也來“增援”了。“好吧好吧,我知道了!”媽媽只好投降。嘿嘿,既然要節儉,咱們可不能放過任何“浪費蟲”哦!好啦,跟著我繼續為節儉而戰吧!
節儉準則三:節約錢財。
這節約錢財就比較難辦,畢竟有很多東西都要用錢買才有。不過,我這里提倡:盡量少花錢,不亂花,花不該花的錢。每買一樣東西前都該想想:真的需要買嗎?買了值得嗎?
這時,我正在街上買東西。走著走著,我看到了我一直都想要的編繩。漂亮的編繩在我眼中閃閃發光,但轉念一想:真的要買嗎?我一想到大家一直倡導的節儉,咬咬牙,不買!我自己控制了自己,真正落實了節儉,雖說沒有得到編繩,但我卻十分滿足。
經過大家的互相提醒和自我管理,“節儉”得到了很好地落實。會想到今天的一場場“節儉戰”,我感到愉快和滿足。節儉是一種清新的綠,讓人感到美好;節儉是一種有益的美德,讓人回味無窮;節儉對我們來說,重要而不可失去。我為節儉喝彩,為節儉,加油!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6
又到中午吃飯時間了。我一看,唉,鴨腿,討厭,討厭,討厭……我最不愛吃鴨腿,那鴨腿油油的,暗紅色的鴨皮上還有點點白毛的痕跡,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要很費力地咬,剩下的肉絲殘渣可以在我的牙齒縫里停留老半天。可現在,我得吃完,“光盤”啊。但我又確實不想吃,怎么辦呢?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我端起餐盤,離開座位,慢慢地走到同學中間,實行第一計——“免費大贈送”。我小聲告訴同學:“這鴨腿我可沒碰過,送你,要不?”一路走到底,竟無一人接受,郁悶啊!第一計失敗。
已到教室門口,我決定硬著頭皮把鴨腿倒掉,我開始實行第二計——“光明正大計”。我走到餐桶旁,強烈期盼“守盤員”沒有看到,可還沒等我彎腰,“守盤員”小戴馬上大聲說:“不能倒,你還沒‘光盤’。”
一看第二計不成,我立馬實行第三計——“強倒計”。我拼命沖向餐桶,伸長手臂就倒。無奈,班中兩個“守盤員”都是人高馬大的.,我這“豆芽菜”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我便累得氣喘吁吁。
強斗不行,我立馬變臉,采用第四計——“哀求計”。“同學,我今天身體不好,沒味口,不適合吃鴨腿,你們看……”“不行,‘光盤’!”兩個斬釘截鐵的聲音同時響起。唉,我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座位。
鴨腿啊鴨腿,我該拿你怎么辦呢?腦中閃過第五計——“蒙混過關計”。我把鴨腿放到了湯盆里,端起已經光盤了的餐盤,輕而易舉就把它放到了餐桶里。第一步完成,第二步接著再去放湯盆,要知道一般“守盤員”是不檢查湯盆的。可事與愿違,“光盤”行動后,檢查力度加大了,“蒙混過關計”也已無效了。
再一次回到座位上,我已經黔驢技窮了,沒有辦法,我只能實行我的最后一計——“吃光計”。不就是一個鴨腿嘛,我這么大一個人難道還怕它不成?我用力咬著,沒幾下,一個鴨腿就被我啃光了。咂了一下嘴巴,回味了一下,味道還不錯嘛!
我猛然之間醒悟: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我在心里大聲喊道:“光盤”行動,我能行!
2023關于光盤行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7
我以前經常覺得,我爸爸的肚子很大,能裝很多東西。這并不是說他的肚子像豬八戒那樣很胖,其實,他的肚子并不胖。而是因為,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和媽媽吃飽了,剩下的飯菜,不管剩的多還是少,爸爸差不多都能吃完,去飯店吃飯也是這樣,我媽媽笑著說他,就差把盤子舔干凈啦,原來爸爸一直都在進行“光盤行動”。
我問爸爸為什么每次都吃完,爸爸說,要珍惜糧食,不能浪費。因為我的爺爺奶奶都是農民,爸爸小時候也跟著爺爺奶奶種莊稼,起早貪黑地干農活,很辛苦的,他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我覺得爸爸很了不起,因為他既會種莊稼,又會當老師,還會做飯,還不浪費糧食,我要向爸爸學習。
最近學校號召我們參加“光盤行動”,其實我早就跟著爸爸行動啦。我現在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盤子里的飯菜都吃光,一點兒也不浪費。我要和爸爸一起,珍惜糧食,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