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道德建設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術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1
每一個職業,都各有各的道德。為官要有“官德”:公正廉潔、勤政愛民;行醫要有“醫德”: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經商要有“商德”: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等等。由此可見,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規范的總和。
司法警察作為一種獨立的職業,其職業道德概括而言是指司法警察在依法履行其職務時所應遵循的職業行為規范的總和。職業行為規范是社會道德規范在職業行為上的具體反映。職業行為是職業道德載體,一言一行都可以映射出職業道德的情操。司法警察職業道德是遵循司法警察特殊職業道德規范和準則要求,概括和總結司法警察特殊功能和主要作用以及職業實踐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它的職業活動受法律制約,受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制約,并有其特定的調整對象,即司法警察與當事人、行為參與人、犯罪分子以及與公訴人、律師、法官及法院內部其他工作人員之間都有特定的聯系與道德關系調整。加強司法警察職業道德建設,正是基于要調整好與上述各調整對象之間的關系與聯系,以明晰在依法履行職務時應該怎么做,如何去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直接領導和管理的一支準軍事化武裝力量,是人民警察一個獨立警種。其兼負著維護國家法律的實施和尊嚴,維護審判秩序,保障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特殊司法職能。由于司法警察職能和身份的特殊性,加強法院司法警察的職業道德建設,鑄就一支高素質的法警隊伍,對于提高法院執法能力,維護法院的司法形象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法警的工作分散、多為協助性工作等原因,對法警隊員的培養、教育和監督工作被有所忽視,致使個別法警職業道德素質不高,或在權勢和利益方面打過敗仗,或見異思遷,不安分本職工作,或嫌法警工作艱苦、清貧等。這些情況有害于隊伍建設,有害于特定重要作用的發揮。
古今中外,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道德的作用,把道德作為鞏固其權力的一種手段,認識到“治國就是治吏”,治吏就要從“德”抓起。孔子講過“為政以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步入新的歷史時期,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確定,司法警察職業道德內容更為廣泛。
忠于職守、服務審判、公正執法。就是要愛崗敬業,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嚴格職業操守。要具備不怕艱險、勇于獻身的精神。要具有服務意識和大局觀念。要忠實于憲法和法律,維護法院的公正和權威。規范執勤、保障訴訟、注重效率。就是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素質,熟悉與警務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并使之形成一種職業修養和職業習慣。應注意在訴訟程序上與法官協調配合,完成送達、提押、值庭、執行等工作,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規定和法官安排,及時、有效、審慎、適當地完成保障工作。
嚴明紀律、服從指揮、團結協作。就是必須有高度的依法辦事意識和很強的組織紀律觀念,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別是執行重要警務或者遇到重大情況,必須聽從指揮,不可擅自行事;在處置突發性事件中,要注意協調配合,發揚團隊精神。
注重儀表、文明禮貌、方便群眾。就是要注意警容嚴整,按照規定著裝并佩戴警種、警號、警銜標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接待旁聽人員和來訪群眾時應謙虛熱情、慎重處事,防止簡單粗暴、推諉搪塞、敷衍了事;即使遇到一些不講道理、不聽勸阻的人和事,也要態度冷靜,保持有理有節,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司法警察為審判工作提供服務和保障,必須按照司法理念和有關規定的要求,充分尊重當事人和其他參與人的訴權,并保障其人權,以維護人民法院公正、文明的形象。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清正廉潔。為了維護司法公正,司法警察應當像法官一樣清正廉潔,在行使職務活動中必須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自覺抵制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和腐蝕,做到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司法警察道德素質,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法警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人民法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只要我們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具備優秀的政治品質、執著的職業忠誠、嫻熟的職業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行和高度的自律精神,就一定能實現“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職,德化于社會”的目標,做一名道德高尚、品質優良、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司法警察。
學術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2
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推動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把社會公德納入我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并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突出出來,這不僅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必將對我國公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穩定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社會公德是公民在社會交往與社會生活中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這種準則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夠做到的,它有更明顯的公共性,維護的是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全體公民的整體利益,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具有廣泛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因此,文明的行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識不僅僅是個人優良素質的一種體現,而且對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社會的健康與穩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以及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廣大公民的道德修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尊老愛幼、保護環境已蔚然成風,但一些與社會整體文明進步趨勢背道而馳的丑惡現象也大量存在著,自私自利、冷漠歧視、破壞公物、破壞公共秩序等有損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行為,亂砍濫伐、偷捕偷獵等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都對社會公德建設以及社會整體的道德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此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提高社會整體的公德意識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
加強社會公德建設首先要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圍,社會各方面應積極行動起來加大宣傳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則,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加以輿論上的監督與鞭笞。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社會公德加以規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對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有嚴格的懲處規定,嚴重的還將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而一些地方出臺的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禁放煙花爆竹以及建立見義勇為基金獎勵制度等地方性法規也是推動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舉措。
社會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個人修養,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對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設都有著引領的作用,一個好公民是一個好的職工和好家庭成員的前提,同時社會公德也是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犧牲精神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礎,因此社會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內容,每一個公民都應當把遵守社會公德作為加強個人修養、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來付諸實踐,使社會公德意識深入人心,從而為全面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只要每一個公民都自覺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我們民族的道德水平就會有一個大的提高,我們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學術道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3
《1-4月全區地面業務運行情況通報和汛期要求》下發后,令人震驚,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就發生重大差錯4起,這是一個不能理解的數字。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也是一名測報人員,也許有一天這樣的事故也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這并不是一個與己無關的問題,相反地,我認為更應該從別人身上學到一點東西為己所用,以別人的失誤為借鑒,深刻地檢查自身的問題,從而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穩步前進。
測報工作是一項原則性很強的工作,對于測報規范和值班工作制度的遵守應當是每一名測報人員最起碼的要求,就如同公民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一樣,測報人員也必須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業務工作,決不允許“放水”。人所共知,我們測報人員的座右銘是:準確及時,寧缺勿造,寧錯勿涂。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收集的數據至關重要,一個錯誤的數據足以導致一個錯誤的預報,一個錯誤的預報同樣可以導致一場重大的災難。因此保持記錄的準確及時尤為重要。當然,人非圣人,孰能無過,在工作當中因疏忽偶而出現錯誤也是難免的,不過出了錯再想方設法巧妙地掩蓋錯誤就萬萬不該了。這是一個涉及到職業道德的問題,是一種任何人都鄙視和不能認同的行為,因此我們要堅決杜絕。
縱觀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歷,錯情也出現過一些,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理論掌握得不夠扎實,規范記憶得不夠準確造成的,另一部分卻是因為疏忽大意所致。每一個有過測報工作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要想完全避免疏忽大意造成的錯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我們的工作要求是精益求精,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必須認真對待,反復思考,這樣一來反而會使神經高度緊張,懷疑自己的每一步計算結果,最后導致出錯。但如果完全保持松弛的精神狀態那也不符合工作要求,因此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精準高效的工作方法。
對于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方面,我的體會是: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始終是第一位的,任何其它的事務都不能超越工作的重要性而越居第一。因此一直以來都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測報工作,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和值班工作制度上好每一班,從未出現過重大差錯和責任性事故。當然,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那些深刻的教訓還是對我產生了警示作用,盡管以前沒有發生重大差錯和事故,但仍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保證今后也不發生任何差錯和事故,這才是真正追求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打算從以下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①繼續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反復通讀、精讀地面觀測規范,深刻領會其思想內涵,用其精神實質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同時抽時間學習天氣學原理,將理論和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
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堅決與涂改、偽造等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劃清界線,工作中認真仔細,遵守制度規范,杜絕各類重大差錯和責任性事故,在測報工作中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