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講普通話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學講普通話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為了改革適應時代的需要,為了大力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我市組織開展了教師普通話培訓活動。培訓從普通話的概況,主要介紹了什么是普通話、為什么學習普通話、怎樣學習普通話的情況。又從聲母、韻母、音變詳細介紹定義、分類、發音練習、辯證等內容,使我對普通話又有了新的認識,感覺說一口流利的、標準的普通話能體現一個人的氣質內涵。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學習普通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使用普通話。
(1)普通話的學習要有一股癡迷勁,就是臉皮要厚,才能練得好,學得會,用的輕松。
(2)在辦公室中與教師、學生及其學生家長交流要堅持使用普通話,給學生做好表率,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感染身邊的人。
(3)在課堂上用好普通話。課堂做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流使用普通話,若在課堂上不使用普通話,教師、學生不和他交流,逼迫使用普通話。使不想講普通話得人講普通話是一個難題,只有下大力氣才能轉變。
(4)字典要在手邊。讀書看報遇到不認的字要查字典,只有把握準字的讀音,才能在課堂上使用,杜絕在課堂上讀錯字及其發錯音,使課堂成為一片凈土。
(5)每天收聽新聞聯播,學著讀新聞,以此來糾正自己讀錯的字、
發錯的音,及其有關方言、音變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
(6)舉辦講故事比賽、教學論壇、說話比賽及多和普通話比較好的人用普通話交談。能使教師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達到資源共享,是學習的一個好方法。也是培養敢于講話的一個場所。
二、學校舉辦普通話培訓,給教師的訓練搭建平臺
(1)聘請輔導教師,定期開展培訓活動。
(2)先把拼音讀準。打基礎很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3)比較規范的訓練方法是去找一本《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照里面的次序,由字到詞語,再到篇章,每天堅持半小時,幾個月之內就會有進步。
三、要學好普通話,我體會到這么幾條要領:
(1)學好拼音字母,掌握發音部位,對于局部個別的方音要反復練習直至完全到位為止。
(2)多讀些拼音報上的文章等,鍛煉說普通話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誦其標準音,并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系,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不懂就查。字典是我們很好的老師,若有不懂,定要虛心請教,直至完全正確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與多義等。
(4)讀辭典,翻開現代漢語辭典,一字一字、一詞一詞、一句一句、一頁一頁地朗讀,極為有效。
(5)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有人說:語言取決于環境。在
一個大家都說普通話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濃重,逐漸逐漸你也會受感染的。
只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同心攜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話說好。
學講普通話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都用普通話,它不但使不同民族的人們能互相交流,明白對方想表達的意思,而且應用起來也比較簡單,而一些家庭中說的普通話并不標準,為此我們要糾正他們的發音。
我的爸爸的童年生活是在爺爺的家鄉宣化縣度過的,雖然他會說普通話,但有的還是音不標準,為此我們家開展了一次“小手拉大手,同講普通話”的活動。首先我在紙上寫了幾個字,讓爸爸讀出來,爸爸怕自己答錯了,便思考了許久才回答我。雖然有幾個音還是不正確,例如“老師”的“師”的正確讀者是“shī”,而爸爸讀的是sī。
然后,我們開始情景會話,我先做一個生病的樣子,爸爸便脫口而出:“多打對點自己。”說完后,他陷入了沉思,顯然他知道自己說的不對:“多……對自己……嗯,不對是多照顧自己?”“爸爸對了加10分!”我高呼到。爸爸聽見后笑了,同時我看到爸爸頭上的汗水已經像斷了線的珠子,從頭上落下。看來爸爸也想讓自己學好普通話啊!我要好好幫助他。我下定了決心。
我想馬上知道我這次的成果,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一篇文章,文中有許多爸爸經常讀錯的字,爸爸接過文章,小心翼翼地讀了起來,他讀得很慢,還時不時抬頭看看我,好像能從我的眼睛里看出自己讀的對不對似的,但這次他把每個字的發音都很準確,漸漸地,他開始加快語速,讀出了標準的普通話。讀完后,他問我,他有沒有讀錯。我搖了搖頭,爸爸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帶著收獲喜悅的微笑,我的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然后,我又把媽媽叫來跟爸爸比賽,目的是為鍛煉爸爸對普通話的反應速度和日常生活的運用,我出了50道題,一道題為一分,最后爸爸和媽媽已50比50打成平局,我心里很高興,爸爸終于掌握了標準的普通話。
“噠噠噠……”鐘表已經響了十二下,我們才發覺肚子已經咕咕叫了,雖然覺得很累,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十分高興。
“小手拉大手,同講普通話。”讓我們中國的56個民族都互相監督,一同講普通話,一同用自己的才華把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學講普通話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河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我沒有特別出眾的才華,卻同樣可以擁有一片燦爛的天空。因為,是普通話讓我如此自信!
我是一個從縣城來的女孩,從小生長在家鄉,那里的人們都說家鄉話。五年級來到衡水以后,由于說方言,與別人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這不僅讓同學和我無法溝通,還讓我特別的自卑。以前,在班上每逢回答問題我都很踴躍,可是來到這里,我卻從不敢舉手,生怕別人笑話我講家鄉話,看不起我。可是有一天,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了,語文老師看到我總是不發言,便讓我背誦一首唐詩,我慢吞吞的站起來,不知該說什么好,像個啞巴似的站了一分鐘,臉紅得像個熟透的蘋果。最后,老師以為我不會,便叫我坐下,那是我一生中最尷尬的經歷了!從此,我便發誓: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重新找回自信!
于是,每當下午放學后,我總要跟著電視里播音員練習發音,雖然很困難,但是還是堅持了一個月,可是,效果并不顯著,我有些灰心喪氣了!這時媽媽便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的階梯,你必須要勇于面對一次次的困難才能獲得成功啊!”
媽媽的鼓勵堅定了我學好普通話的信心,我更加刻苦學習普通話,這時媽媽為我報了卡耐基口才與成功訓練班,卡耐基的課程對我學習普通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還給予了我精神上的鼓勵。我不會說普通話,老師不僅沒有嘲笑我,還不厭其煩的地教我一遍遍發音,給了我極大的信心,終于在初級班匯報演出時,我的演講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獲得了“口才之星”的榮譽稱號,父母和老師都為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從此我也變得自信起來。
到去年暑假開學時,我在課堂上第一次勇敢的舉起手,雖然回答的不是很完整,但是,老師和同學們依然為我的自信和勇敢,鼓起掌來,讓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是最棒的!下課時,同學們都叫我去玩踢毽子。我漸漸能和同學們暢所欲言的交流了。讓我感受到普通話對于一個人是多么重要!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笑話:某公司新來一位口音很重的經理。一天,他走進辦公室嚴肅地對秘書說:“我要殺一個人!”話音剛落,旁邊一寧夏籍的女助手被嚇的花容失色。弄了半天,原來經理“殺”“查”不分,其實是想說“我要查一個人”。雖然這僅僅是一個笑話,但是這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普通話!
在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地方話、家鄉話、土話、方言”已遠不能適應生活、工作、交際溝通的需要。每一天,我們每個人可能會接觸社會各界、各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家鄉話,大大地影響交際與溝通。所以語言規范要采用普通話。講好普通話應該成為我們的義務,講好普通活,我們交談才會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