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志愿服務心得(精選3篇)
高中生志愿服務心得 篇1
“第一天在居民區張貼停電通知;第二天幫忙打掃居委活動室;第三天居委活動負責簽到、后勤;第四天參與樓組長會議;第五天總結志愿服務工作。”在市四中學高一學生王嘉澄的記憶里,五天田林街道志愿服務的情節歷歷在目。志愿者服務不走過場,在田林街道的精心安排下,從今年7月4日開始到8月5日間,共有220名高中生參與到社區的志愿服務中來,不僅人數創新高,服務崗位的種類也大為拓寬。
整合資源挖掘崗位
今年暑期,田林街道社區志愿服務中心共與西南位育、市四、位育、華理附中等四所學校簽約,為220名高中生提供了暑期實踐的機會,涉及的志愿者崗位涵蓋社區志愿服務中心、浩清圖書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樂齡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交通文明路口及22個居民區志愿服務工作站的數十個服務崗位。
田林街道社區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馬麗告訴記者,為貫徹中央8號文件和市教委有關精神,上海高中階段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不少于60學時,因而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暑期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然而社區實踐的崗位并不是無限的,為了讓有意愿的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挖掘、設計適合高中生的志愿者崗位成為社區志愿服務中心的重點工作。“社區基層的部分崗位確實有人手的需求,而我們做的就是在滿足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的基礎上,整合社區資源,幫他們匹配合適、可操作的崗位。”馬麗說,今年除了居民區崗位,浩清圖書館書籍整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導診、愛心暑托班協管等崗位都是與區域單位協商下新開發的。
志愿服務不是負擔
王嘉澄的暑期實踐被安排在華鼎居民區,第一天報到就有“活兒”派給了他:居民區有停電安排,在居民區外墻各處貼上停電通知就是他的第一個任務。帶著打印好的通知和膠帶,王嘉澄和另一位同學立刻就出發了,“當天下著雨,為了防止通知被雨淋濕,在通知上還要附上一層膠帶。”之后的幾天,每天都有新任務安排到手里,日子過得格外充實。“我也問過其他一些小伙伴,他們有時參加1-2小時的活動,有些花個半天完成實踐,不像我,連續參加了一周的暑期服務。”由于田林街道安排得當,王嘉澄感到自己收獲不小,“可以體驗社會生活,可以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可以建立奉獻品質”,王嘉澄在自己志愿者感想上這樣寫道。
高中生志愿服務心得 篇2
當我聽說學校要單召時,我非常的高興。因為,據我了解,在大學里,像我們學校一樣才開辦四年就開始單召,目前是沒有的。所以我踴躍的去爭當了志愿者。在這幾天里給我很大的體會。
最開始聽說有志愿者時我非常高興,踴躍參加。想著學校的第一次單召怎么能沒有我呢?所以當選的時候非常的高興和激動。看著好多同學一放假都迫不及待的回家。我就想:“我是在體驗生活,為學弟學妹們服務值得。”一放假就開始培訓。學校為了萬無一失,培訓了整整一天。那時就讓我感覺到單召志愿者是有多辛苦。但是我依然非常有激情。期待著單召的學弟學妹們到來。那一天終于到了,早上6點就起床,吃了早飯6點50就到位。開始忙碌的準備迎接考生的到來。一直到8點鐘就有考生陸陸續續的到來,9點半才開始考試,他們那么早就來了。當時的我們正在分序號,看著他們來了就慌了。手忙腳亂的出去找人幫忙。還好有機動組的同學幫我們分好。然后開始檢查準考證,身份證,給他們發序號,收書包等等。毫無章法和紀律可言,很混亂的場面。最后時間到了,把考生帶上考場也沒有按照順序,自作主張的就上去了。第一批就這樣結束。留下的感覺就只有混亂。但老師說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也想著下一批該怎樣?第二批在門口一個個的檢查了準考證和身份證才讓進入考場。第三批一個個進考場時發給座位號,讓考生按座位號找位置,就不會有空缺。差多少個一目了然。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進步著,第二天也很順利。只是第二天我感冒了,頭痛得很厲害。一天都痛,在加上拉肚子。當時真想好好睡一覺。但是看到其他志愿者生病了都還堅守崗位。我怎么能擅自離首呢?但是真的笑不出來,所以整天都是一張不開心的臉。以至于現在有些考生都說我好兇。但是,我很高興最終堅持還是了下來。
兩天的志愿者,有辛酸有快樂。早上很早起床,有些人早飯都沒有吃。中午我們睡在草坪上,輪流值班。總之最后志愿者工作圓滿的結束。我會一直記得這次當志愿者的感受。當作以后做事的動力。
高中生志愿服務心得 篇3
我是一名大學生志愿者,我時時刻刻為我是大學生志愿團中的一員而自豪。
這次志愿者服務的經歷也對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為在學校里的學生、作為在社會里的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服從、付出、充滿熱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為人民服務。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于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范。這是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是當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們學習“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實我參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總會覺得缺少了愛,缺少了被關懷。尤其是隨著人漸漸地長大,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就越來越復雜。同時我們會對這個社會越發不滿,覺得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很虛偽的社會。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份愛,是一種對弱勢群體的一種無名的愛。我相信憑著這心中的一份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我們年輕人做起,我們能讓自己,讓別人看到這個社會始終還是溫暖的。所以從這方面看,我覺得我們更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其中。參加協會,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體驗。
作為一個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愿者也能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支援者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為它涉及的范圍太有限。它又是偉大的,因為他在有限的范圍中讓老人露出了笑容。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自身的價值。同時,它也提升了現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養了現代青年的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彰顯了我們青年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讓我們為這一事業來奮斗吧!
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