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培養孩子心得(精選3篇)
家校合作培養孩子心得 篇1
孩子教育是家里的頭等大事,培養孩子,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學習的好壞取決于學習環境、老師、家長和孩子自身。好的學習環境和好的老師,使學生的起點和定位較高,同時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細節也應重視。
應該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溝通:教育,不僅僅是施教,更重要的是溝通。
在恰當的時機,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這樣的溝通是最有效的,讓他知道,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學習和生活上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都要欣然接受,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是一個目的,使他發展的更好,即使老師和家長采用的方式或方法有問題,也不能用抵觸的方式對待,要提出來,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有些不便直接對孩子說的話可以寫到家聯本子上,讓他自己去理解和感受。
2、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告訴他,學習是為自己學的,要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將來能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礎。這并不是培養自私,講些大道理他似乎會懂但未必能理解,很不現實。帶他到好的和差的工作環境中感受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3、樹立自信心:告訴他,絕對聰明或笨的人是很少的,其實,每個人都很優秀,只是你怎樣發揮,只要你相信自己,并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去做,你自然會變得優秀。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告訴他,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習慣直接影響一生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拿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指責”我們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做反面教材讓其感受。
5、加強學習的自主性:告訴他,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會盡心盡力,才能做好(如玩游戲,一般是不用別人去教的),學習也如此。要有自己的目標和計劃,關鍵要實施,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6、學習要注意細節:在分析孩子作業和試卷中的問題發現,在細節上出現的問題較多,分析時,要多讓他自己分析,再補充或闡明自己的觀點。讓他知道細節的重要性。
7、學習靠積累:老師灌輸的知識要靠自己去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等”、“靠”是不會學到知識的。知識靠積累,越積越多是好事,問題和困難不能積累,越積越多就越難。
8、家長要學會放得下:一是家長自己要放得下,一般,家長能夠做到知之為知之,但做到不知為不知更為重要,對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要勇于說“不會”,如有可能解決的話就不能輕易放棄,如果解決了,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了解一下孩子是否解決,并與他共同探討,他會覺得你是在用心幫助他。二是要對孩子放得下,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不要事必躬親。
最后強調:孩子正處于青春期,不能強壓和過多的干預,要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與之溝通,防止其產生逆反心理。要放得下,充分相信孩子,輔以適當引導,相信孩子會把事情做好的。
家校合作培養孩子心得 篇2
要培養孩子首先家長得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做事的時候得專注,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例如每天陪孩子認真讀書一個小時,并持續堅持)。
需要做一些注意力的訓練,例如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個積木建筑或者玩具的搭建,并指定相應的計劃,然后按照計劃去完成 。
注意力的建立其實就是習慣的養成,給孩子做一些抗干擾的訓練,例如家長在看新聞節目,孩子在做自己的作業,當然前提是必須和孩子溝通好日常的一些安排,并達成共識!
孩子與外界環境的互動能力。作為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跑步,下棋,爬山,打球游泳都是能很好培養孩子專注力。我家孩子都是她爸帶著打乒乓球,下跳子棋,五子棋,這些活動鍛煉身體的同時還加強了孩子的聽覺專注力,視覺專注力,我家孩子上課走神,不專心的現象逐漸沒有了,成績也慢慢提高了,越學越好
家校合作培養孩子心得 篇3
小朋友在一起玩,誰應該是領導者并不取決于他的體魄,而是源于他的伙伴關系,他的組織能力,所以你說:“以她的體魄,應該是領導者”這種觀點可能不太恰當。另外,你說她在親人面前膽子較大,還有點放任,可是對小朋友卻殷勤討好,最擔心的是別人不和她玩,這其實也是常見,兒童對家長和對別人是不相同的,說殷勤討好可能也不恰當,她只是愿意表示和小朋友友好而已。至于她怕別人不跟她玩,是否可能在和人家玩時,有幾次表現不好,或搶占、或跟不上,以致別人不愛和她玩,她曾感受過被排斥在集體之外的“痛苦”,當她認識到這一點,很想改正,所以才好象要去“殷勤討好”。你想讓女兒成為有自信、有獨立能力的強者,這是很好的,不過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較隨和,愿意和別人友好,愿意接受別人的領導,也沒有什么不好,這不能說是容易受人影響和操縱的人。培養五、六歲兒童的自信心、獨立性,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重視給她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如果事先知道幼兒園開展什么活動,必定鼓勵她去參加,一開始可能做不好,但時間長了會有很大的進步的,機會是培養人的好條件。
2、和幼兒園老師聯系,盡量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班上表揚她,樹立她的威信。
3、了解她能力的缺陷方面,給她補課,比如手的技能不好,可以在家里訓練她搭積木、拼拼圖、繪畫、寫數字等;比如玩的時候反應慢,可以和她玩比賽的游戲,鼓勵她贏等。
4、給她一些她一定能完成的任務,比如擺碗、盛飯、給爺爺拿眼鏡、到信箱拿報紙等,她做到了就表揚。有時也幫她做一些比較困難的事,如洗手絹、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會做了更要大為表揚,樹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要讓她自己穿脫衣服,鍛煉獨立性。需知自信心和獨立性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
5、讓孩子有一種“我能行”的自我評價愈是認為“我能行”的孩子,就愈能行(當然要幫助),千萬不要把孩子“看扁”了。任何一個兒童都有長項與短項。不要拿孩子的短處與人家同齡兒童的長項去比較,這樣,是一定不能鍛煉他的自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