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信息提升工程心得范文(精選3篇)
2.0信息提升工程心得范文 篇1
自20__年10月份開始,根據(jù)進修學校對中小學(幼兒園)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總體部署,我園在進修學校的組織下,對全體教師進行了線上培訓。通過此次培訓,讓我進一步對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工程這一項目,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可以說收獲頗豐,感受頗深,在這里我將自己的收獲梳理如下: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2.0有五個關鍵詞“以園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chuàng)新”“精準測評”,注重“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三種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說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是被動的、個體的、技術培訓,那么,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是自主的、整體的、教育理念的提升。
我認為在信息化能力推進的初期,首先,要制定幼兒園信息化及教師發(fā)展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要在認真客觀分析我們技術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園本教學資源庫,用好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區(qū)域教育資源平臺。其次,我們要加強集體備課、磨課等研訓活動,要實現(xiàn)與其他幼兒園的教學資源共享,提高備課質(zhì)量,強化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不斷改善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然后,我們要完善已有的校園網(wǎng)建設,提高管理的質(zhì)量和水平,開展“智慧校園”建設,使管理信息化。提高幼兒園網(wǎng)絡帶寬,完善已有的班級信息化教學設施。最后,我們要將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作與課堂教學研究緊密結合,并嘗試開展跨學科教學,將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作與教育新課程緊密結合,整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嘗試開展智慧教學,變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深化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總體任務和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以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為核心,立足本園教師隊伍專業(yè)發(fā)展實際,堅持“面向未來、整園推進、學用結合、多方協(xié)同、均衡發(fā)展”的基本原則,通過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完善種子計劃內(nèi)容方案,拉動園領導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xiàn)“三提升一全面”總體展目標。
培訓不僅是一個開端,更吹響了我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號角。當我們將自我發(fā)展和整園推進根植于教育事業(yè)的豐田沃土之時,我們的信念便指引了努力的方向。堅信通過我們?nèi)w教師扎扎實實的不斷努力與奮斗,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定能讓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和幼兒園管理團隊“整園推進”實施能力都有所提升。
2.0信息提升工程心得范文 篇2
作為赫山教育大家庭的一員,我很榮幸能參加《赫山區(q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坊學習,這無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學成長上添上一道亮麗的彩虹。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為指導,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y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化方向發(fā)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語文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nèi)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wǎng)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并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nèi)調(diào)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nèi)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yè)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wǎng)查詢并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guī)椭鉀Q。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學習心得、研修日志,發(fā)表在班級培訓平臺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后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
四、具體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網(wǎng)絡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yè)。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并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并學以致用!
希望能在專家和各位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在知識與技能應用,思路與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2.0信息提升工程心得范文 篇3
我是20xx年gct-me哈爾濱的考生,報考的是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提前說一句,自己體會工碩考試對考生綜合素質(zhì)有較高要求,考試并不是片面考察學生的某一方面突出能力,而是一種綜合能力與機會能力的把握。所以,我想對今后參加gct-me的考生說,不能小看任何一科,也不必過分追求任何一科,學得再好也要把時間和精力分配好,另外,大家基本都忽略了考場中的科目順序安排,應該在考前模擬中,從實際出發(fā),結合自己的思考及心理特點安排好所答的科目順利,而不至于最后抓瞎。
分析一下講,數(shù)學難得有道理,打高分是不現(xiàn)實的,關鍵是審題及對所給答案范圍的傾向性把握,不能求非算出個所以然。
邏輯和語文真的沒有太多要講的,因人而宜吧,若你不是懵學出身的,這兩部分在有效時間內(nèi)完成90%左右的思考所得的答案,我想在60分左右是應該的。
英語,我想說它是今年最出菜的,較去年的考題要容易得多,需要你平時對各部分的知識點侵于總結,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得分,若沒有合理的分配時間,外語是不會打出理想成績的。
其他,關于考試順序,我覺得按照:數(shù)學-邏輯-外語-語文 較為合適,數(shù)學與邏輯需要一種清晰的思考狀態(tài),若在答完其他的科目,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運算、邏輯思考能力,而相對來說,語文和外語應該是大家較為熟悉的,起碼在心理上講,這很重要,最后的時間分配若不能很合理很充分,需要你有一種自信,才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理想的做完題目。
以上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只是與大家分享感受和一點經(jīng)驗,希望大家努力之后有自己的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