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本周學校組織了新教師展示課,我有幸去參與聽課。各位新教師雖然上崗時間不久,但都通過自己的課堂為我們展示了他們扎實的基本功,收獲很大。現就其中劉靜雯老師的一節《0的認識》聽課心得總結如下:
1、教學環節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節課,在孩子們的歡樂氣氛中結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的精神。教師采用闖三關的形式展開,層層深入,利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小猴子吃桃子的情景,4個桃子,都吃沒了,該用哪個數字寶寶呢,學生很自然的想到了數字0,引入的非常自然順利,體會到了0表示沒有的含義。在講解0表示起點的含義時,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尺子。讓學生自己觀察尺子,然后讓他們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很快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了0在尺子上,表示起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2、語言精練,注意方法歸納法。
教學中,劉老師妙語連珠,語言豐富,枯燥的數字,在老師的口中,變成了可愛的數字寶寶,0的書寫,規范很重要,老師現場演示0的寫法時,邊寫邊說,頂天,靠邊,著地,再靠邊,方法的歸納,簡單易記,大大激發了學生寫0的興趣。
3、及時強調課堂秩序,注重課堂常規的訓練。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老師講課中時不時穿插一個與本節課有關的小獎勵,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及時強調課堂秩序,表揚課堂中表現好的學生,整節課,雖然只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但整節課的課堂秩序很好,學生在歡樂的氛圍內快樂學習。
總之,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但是在整堂課中,一直能夠跟隨劉老師,值得我們學習。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這學期,我參加了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幾位教師的課,我感觸很深,收獲頗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著學習效率的高低。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并且能“會學”,即: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許多教師在課的開始運用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本身滲透了“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當學生應對材料中的問題時,教師又告訴學生閱讀說明文要講究知識性、文學性,“先思考再動筆”這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個別教師的課思路清晰,環節流暢,從整體到部分合理過渡,再之后重點切入到品讀詩句上;課扎實有效,注重訓練,板塊清晰,值得我深刻學習!
總之,幾位教師的課處處體現著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教育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方式引導學生用心主動的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語文思想方法,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他們的課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這幾來年的語文教學歷程,感慨良多。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自己雖然也算極其敬業,但跟語文大家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主要表此刻教學設計上,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的資料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我意想的效果。聽了他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后自己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家長學生的期望。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3月16日,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到育才學校去聽課學習。我聽了兩節數學課,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收獲
1、出去聽課比在學校閉門造車受益要快要多,要來得直接。
2、真實——課堂教學就應追求的境界。
在我們的觀摩課教學中我總是覺得雕琢,事先準備的痕跡太過濃重,我自己的體會就比較深刻,當然我所說的并不是不備課一點準備都沒有,而是不就應把每一句話每一個答案都要事先給學生灌輸,害怕再作課中出現紕漏,我以前確實就有過這樣的顧慮,因此當一節課在我不停的灌輸給學生,然后在作課時,就覺得我的每一句話,學生的每一個答案都是準備好預設好的,而不是適時生成的,雖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節看似完整的課堂教學,其實卻缺少了真實性,多了幾分虛假。聽了兩位教師的課后,我覺得在教學中他們做到了真實的教學,首先教師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暴露思維的真實,例如六年級的那節課,在他的教學中沒有一種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維的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即時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樣,讓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跡,很真實。其次,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凸顯個性的真實。
3、情境——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有效的手段。
我記得朱樂平老師說過教學情境的設置應注重來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節課都要設置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情境,而是盡量貼近于生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便于思考操作,同時也能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個性是像我們學校的學生更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透過學習掌握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創設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學中多觀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維目標的整合——課堂教學的更高要求。
我們的教育觀點從最開始的注重教書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們的觀念都有了逐級的改變,那么此刻課改又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整合”,所謂的“三維目標”就是:“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道德與價值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做到這三個目標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尋之無跡”,如在三年級數學課的教學中,她透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事物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去評定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這樣我們不就應以一種標準去看待我們周邊的人、事,我們要從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所以這節課就是在這樣的看似在作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透過學習知識,提高了學生分析決定事物的潛力,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維目標的整合”。
5、亮點——讓課堂教學生輝的裝飾品。
能讓聽者有暢所欲言的欲望的課就是一節好課,能夠讓聽者回去就可借鑒操作的也是一節好課,我覺得一節好課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個亮點,能夠引起大家共鳴,我覺得都是好課,其實那位六年級老師的課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在我們學校應用起來未必就很實用,但是在他練習的設計中,他采用了層層遞進、小組合作,并讓學生進行質疑,我感到了教學的效果十分好,這就是一個亮點,使這節課生輝。
6、教師素質之高,學生習慣之好。是我們該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己反思
總之,聽了兩位教師的課,看了氣勢宏偉的廣播操,我充分認識每一次外出學習對于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4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蘇州吳江市震澤中學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兩位教師的課,我感觸很深,瘦弱頗多。
用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能概括我的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所以,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抓住機會,明白學生學習,將“漁”的潛力教給學生,使學生不但能夠學會,并且能使學生“會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這種“漁”的方法我覺得也適用于其他學科。
在劉朱剛上的詩歌鑒賞這以復習鑒賞課中,方法的教授體現得尤為突出。劉朱剛教師在上課的開始用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的知識,這樣就到達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當學生應對學案中提出的問題時,劉朱剛教師又滲透著詩歌鑒賞的方法性,滲透著方法性教學。
第二位教師是顧教師的課,她的課思路很清晰,環節流暢,她講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記》第二課時。劉教師抓住重點“始得”并貫穿全文,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可見劉教師的課扎實有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她上課也比較自然、流暢,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學習!
這兩位教師的課將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十分突出,自己扮演著主導主角,她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她們的課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慨萬千,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自己雖然也認真投入,但跟她們比,實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預想的效果。聽了她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后自己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學生的期望。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5
王光老師艷完成了《爭吵》兩課時的教學,總的感覺不像上節課那么緊張了,語調不再那么急促,說話吐字清晰流暢,而且跟孩子們的互動多了很多,在課堂上,平時很調皮的李家旗、林文軒、趙俊豪、劉有航、馮業云等幾個孩子表現都很積極,而且回答非常準確。
王光艷老師教學水平在進步,而且跟孩子們的配合有些加強,不像最初的課堂那么死氣沉沉,慢慢的也學會了對孩子循循善誘的引導。
實習生講課讓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們都是很善良的,在下課的時候懂得給予王光艷老師鼓勵,有的孩子說老師講的真好,我們愛聽你講課;有個孩子還俏皮的說:“王老師繼續努力喲。”哈哈,這樣的話語,讓人感到非常的溫馨。
在課前的時候,孩子們預習的都非常好,在課上,我坐在旁邊聽王老師講課,我看見我旁邊的幾個孩子書上都標記的非常認真。而且都是按照王光艷老師的要求去做的。因為孩子們做到了充分的預習,在課堂上,相對來說,進行的比較順利。
但是,王老師的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孩子的引導。因為把重點放在了字詞,多次強調了字詞,在課下的字詞書寫中,孩子們的錯誤確實少了不少。但是,字詞部分浪費時間太多。第一節課就講了字詞和大體意思,很多同學對文章的把握還不是特別好。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做到足夠認真聽講。
小組交流時控制不住,有些同學趁著交流的時候在那里小聲說話,在結束小組合作的時候,聽不清老師的聲音,孩子們的答案過度統一,有點拿著標準答案背的感覺。希望能夠把握好課堂的時間,不拖堂,同是加強語言表達能力。
見習聽課記錄心得體會范文 篇6
這是在書法教室聽過的一節公開課。主講人是方老師。講的是一節拼音課《dtnl》。老師用玩偶米老鼠,打造了一個拼音王國。運用摘蘋果來復習單韻母和聲母bpmf。隨后揭示課題,板書書寫。
先出示一張圖片,請同學們觀察猜出相應的拼音字母。這是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聲母初步感知,再依次進行講解。d和t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因為d與b易混淆,t和f易混淆。老師先講發音,再觀察寫法,最后做辨析。老師會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提問,并讓學生自編兒歌,學生想象力豐富,兒歌編的很好。但學生編的兒歌是按照圖形編的,老師的兒歌更注重識記方法。
拼讀也是教學的一大重點。先講拼讀規律,再做拼讀示范。后面的卡片拼讀則由學生自己來。練習鞏固,則是展示學生的優秀書寫,并表揚端正寫字姿勢認真書寫的孩子,學做小榜樣。書寫時,老師會把學生的錯誤書寫當做典型,在黑板上展示錯誤寫法。并且用兒童化的語言來提醒學生注意。
不同于老師的常規課,方老師的課有很多亮點值得我學習。最大的感受是要把枯燥的拼音講出趣味。我會多做學習,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