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入職心得體會(精選3篇)
新老師入職心得體會 篇1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yè),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新教師培訓之后我終于踏上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為終于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這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很多:有新時期師德行為規(guī)范培訓,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專題講座,還有安吉縣有效課堂規(guī)范年綜述及學生心理輔導與家庭教育的講座。
在參培的5天時間里,我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班主任把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考慮锝非常詳盡周到。使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的和諧溫馨。專家們?yōu)槲覀儨蕚淞素S盛的精神大餐。我從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yǎng)。變得更加有精氣神了。
一、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yè)無怨無悔。
在這次培訓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我們加入到師專這個大家庭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也介紹了學校未來的美好藍圖,并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些都使我更加對我們學校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也堅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扎根于我們師專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的信心。
二、認真學習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
雖然在來到師專以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guī)范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教導處的紀勇平處長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我校的相關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事例作為典型范例。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fā),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門一樣,同樣有著很多的規(guī)章制度要遵守,同樣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我認識到,作為高校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必須堅持教學領域的社會主義方向,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guī)范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guī)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fā)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認識到高校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鄭偉鵬老師以他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他從高校教師的構成、對高校教學概念的認識、教學觀念的轉換、大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大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總結。通過聽講和自己的認真體會,使我對高校教師的內容和特點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確實感到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高校教師的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相互關系,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學并非只是教師簡單的講授,而是一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能動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
新老師入職心得體會 篇2
七、八歲這個年級的孩子感覺敏銳而豐富,但他們寫作文時通常缺乏耐心,比如,看到一朵花兒的顏色美就不會再去看看它的葉子、莖下的泥土或是花的芬芳,更不懂得去聆聽花開的聲音。這種情況下有的老師會直接出示一個“葫蘆”,說,孩子,你要不就照著畫個“瓢”吧。再懶點兒的老師或許就讓孩子照著畫個“葫蘆”就完了,連“瓢”的過程都免了。鐘老師的做法比較不一樣,在《春之聲》這節(jié)作文課上,他種一片花園,說,孩子你去跑跑就知道了。
課開始之初,是一段伴有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春景視頻展示,這迅速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老師略帶神秘地說:“好好聽一聽春天的聲音。”孩子們第一遍看熱鬧,第二遍時就能大抵懂得有意識地感受和挖掘了:
畫面中有溪流、森林、花兒、草原……
音調起伏的音樂中仿佛能聽到流水聲、鳥兒啼、春風拂、魚兒躍、春雨淅瀝瀝,春雷轟鳴……
發(fā)現(xiàn)是多米諾骨牌,很多孩子可以從別人的答案里獲得啟發(fā),征集答案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場頭腦風暴。
聲音用文字怎么表達?擬聲詞。接下來就是對擬聲詞的學習了,孩子們表現(xiàn)得很有興趣,喜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都自發(fā)地模仿起小鳥、溪流、細雨春雷時,整個課堂頓時就春意黯然了。我一直覺得,要一個氣氛認真的課堂那不如來一個可愛的課堂。各種各樣春天的聲音跳躍在課堂里,想要把這些聲音集中并不困難,鐘老師把自己收集的擬聲詞都展示出來,大家來齊讀一遍,孩子們就知道了原來形容小溪流水不僅可以用“叮叮咚”,還可以用“潺潺”呢。
孩子們之所以對作文感到為難,我想是因為,在他們的概念里作文代表著“很多很多很難制造的長句子”,那是不是解決了制造句子的難題,作文就減負了呢。鐘老師教句子的方法很巧妙,他告訴孩子們,表達聲音的方式有公式,第一種:物+聲,這很簡單,孩子們一下子就舉出了例子。“第二種,加點兒難度,物+地點+時間+聲音”老師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直說“那也很簡單啊”,爭前恐后地搶著造句,中間不乏很有趣的造句。“看來難不倒大家呀,那我們來第三種……”老師的話還沒說完,立馬有孩子搶白道:“老師你把難度加到最大,來個最難的吧!”哈哈,目的達到了,鐘老師很狡猾呀,跟同學們說難,引起大家的挑戰(zhàn)欲,實則扔一個小難題讓孩子們滿足感膨脹。“好!那就來個最難的!”鐘老師笑了順著那個孩子的話說,“物+時間地點+發(fā)聲條件+聲音長短快慢的描寫+第二種聲音+第三種聲音+……+聯(lián)想!”這時孩子們已經帶著滿滿自信去挑戰(zhàn)了,不需要老師再用語言去鼓勵或煽動,兩三秒后就有四五只小手舉了起來,精彩的句子就出爐了:
正午時分,一只雕盤旋在草原上空,翅膀發(fā)出撲哧撲哧的聲音,它在尋找獵物:老鼠,說時遲那時快,只聽見一聲慘叫傳來,雕一個俯沖逮到了一只老鼠。
還有好幾句精彩的……說實話,我當時挺驚訝的,整節(jié)課進行到這,鐘老師語言里、課件上都沒有給大家一個范句,但幾秒鐘的時間里,三年級的孩子能醞釀出這樣的句子,我自問自己,幾秒鐘的時間內我都不一定能答好,這幾個孩子卻能,因為“投入”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沒有給范句讓大家模仿,卻給了孩子更好的東西:方法,競爭,自信,靈感,還有一種投入的享受氛圍,也許這些添加劑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吧。
課到此時,孩子們已經駕輕就熟地織好了春天的外衣,但關于這個令人遐想的詞,老師力求讓孩子們感受更多。音樂還是原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但畫面換上了非劇情的偶動畫,動畫是很好的一座橋,引孩子走過去,獲得更多感受。片子里有這些畫面逐漸睜開的眼睛、新生的嬰兒、孩子的成長……在老師的一些暗示后,孩子都能轉化為語言來表達:
春天,一切事物都睜開了眼睛,努力的生長……
片子播最后一遍,我們再次讓耳朵來當主角,鐘老師讓大家閉眼聆聽:“你在春天里聽到了什么?”
“小鳥展翅高飛”
“花兒小草都迫不及待地出來看世界”……
課堂接近尾聲了,老師敏銳地考慮到,孩子在這諸多素材和豐富的感受面前,可能無法把它們串成鏈條,再梳理一下文章的枝干,最后打通這篇《春之聲》的奇經八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一節(jié)課聽下來,我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當做學生中的一員,鮮少感受到“教”的痕跡,我想這更能說明一節(jié)課的成功。平時的教學中,在較難為孩子解讀的知識面前,我也總是直接搬出葫蘆和瓢來,也正是這樣,我也真切感受到:老師不能操縱學生行走,亦不能代替孩子們的眼睛,而且未必有這個必要,老師需要給自己一個被孩子驚艷的機會。老師要做的,或許就是抬起手指指一個方向,或者攤開手掌讓孩子愿意來牽你的手,有時路上也你讓他領著你走走看。
新老師入職心得體會 篇3
我園吳老師于4月28日下午給全園老師做一個集體備課的歌唱活動,此次集體備課讓我看到了很多東西,原來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集體備課的影響是多么的大。集體備課是教師以教師隊伍為紐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備課形式。它可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yōu)勢,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記憶猶新的是吳老師示范集體備課《小小蛋兒把門開》,她一步一步的帶領老師們一起探討怎么上好這節(jié)課,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想法,讓我看到很多平時老師們沒用過的方法,原來還可以這么上,他們的積極發(fā)言讓我感受到老師們一點一點地在進步。
為了很好地開展該主題活動,我們教研組的老師們在集體備課時就做好了前期的準備,準備了蛋殼貼畫的圖片、立體蛋殼等小動物圖片,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活動前教具準備的思考。活動前,吳老師還帶動大家做了個游戲互動,讓大家感受到集體備課的輕松、活躍的氛圍。游戲結束后,組織大家一起從活動過程的導入部分開始研討,除了教案上的導入方法外還讓老師們思考自己在導入部分的另外想法,大家都非常認真也很投入,各抒己見,這種氛圍對于老師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地推動作用,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研討。并再次回顧活動過程,能否可以達到我們所定制的目標。這次研討過程輕松、愉快,而且對于這節(jié)歌唱活動的更好展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的老師”。我們永遠要以孩子為中心,挖掘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興趣中玩中學,才能使我們的主題活動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