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繪本課聽課心得:聽繪本閱讀課有感(通用3篇)
小學繪本課聽課心得:聽繪本閱讀課有感 篇1
今天,聽了侯老師的《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感觸頗深。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活躍的氣氛,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可見,侯老師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v觀整節課,課堂教學呈現出鮮明的個性。
《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課文,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相互有聯系的,不能忽視其他方面。
從教學理念上看,這一課突出了學生這個教學主體的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這節課上,侯老師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學生討論葫蘆的形狀,說說自己的疑問,孩子都很積極認真地參與討論。
從教學結構上看,侯老師的教學過程環環相扣,緊湊嚴謹。由第一環節導入之后,第二個環節學習生字,侯老師采用了指名讀注音的生字以及開火車讀去掉拼音后的生字等多種形式,帶領孩子朗讀并認識了生字。接下來帶領孩子們觀看短片并給出關鍵詞敘述故事,孩子們帶著任務去看短片,更加認真仔細了。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第三環節講讀課文,侯老師運用圖文與孩子的朗讀相結合的方式,繪聲繪色地帶領我們學習了這一課,葫蘆藤、葉子還有葫蘆都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孩子對朗讀由了全新的認識,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教學技能方面上看,侯老師體現出較強的駕馭課堂和教材的能力。如教學內容重難點的把握、課堂教學的組織調節等。其中感受頗深的是侯老師飽含深刻情感的朗讀,感染了孩子們;多樣化的評價語言也讓整個課堂活躍積極。
總的來說,這幾位老師的課堂都各具特色,有的沉穩有序,有的生動活潑。可無一例外:他們的課堂都體現出他們對教學理念深刻的把握。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作為年輕教師,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我需要向各位教師虛心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小學繪本課聽課心得:聽繪本閱讀課有感 篇2
1月13日,我在雙崗小學聆聽了龔麗娟老師的繪本教學,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繪本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F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收獲
1、繪本教學比課堂教學更能拓寬孩子的想象力。
2、真實
在龔老師的教學中任何一個問題都沒有一種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維的空間,如:龔老師在教學開始階段讓孩子們跟隨老師的朗讀去理解不同方面的勇氣,緊接著老師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來說說自己對勇氣的理解。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即時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樣,讓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跡,很真實。讓學生凸顯個性的真實。
3、情境--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有效的手段
我記得朱樂平老師說過教學情境的設置應注重來自于生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便于思考操作,同時也能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如:龔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讓孩子們談談對繪本中不同片段的勇氣的理解,還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來說說自己所作出過的勇氣。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更利于孩子們對勇氣的理解。
4、亮點--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
能讓聽者有暢所欲言的欲望的課就是一節好課,能夠讓聽者回去就可借鑒操作的也是一節好課,我覺得一節好課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個亮點,能夠引起大家共鳴,我覺得都是好課,龔老師的課設計很新穎但有的部分在我們學校應用起來未必就很實用,但是在她練習的設計中,他采用了層層遞進、小組合作,并讓學生進行質疑,我感到了教學的效果非常好,這就是一個亮點,使這節課生輝。
5、教師素質之高,學生習慣之好。是我該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總之,聽了老師的繪本教學,受益頗多。我也充分認識到每一次外出學習對于我來說都是一次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小學繪本課聽課心得:聽繪本閱讀課有感 篇3
有一個星期我和孩子一直在讀《一園青菜成了精》這本繪本,這本書是我一位朋友借給我看的。當朋友和我說這繪本的名字時就很吸引我。拿到書的時候,打開一看,書的顏色,繪畫就很吸引我。它是一本生動充滿想象力的童謠繪本。大膽的夸張,恰當的比喻,巧妙的擬人。童謠的語言富有押韻和節奏,像兒歌又像詩歌?梢哉f這本書充滿智慧的幽默。我和孩子初次閱讀的時候我們的整個房子里都是沸騰的。
整本書內容就不完全復述了,有一段是這樣的:
“小蔥端起銀桿槍,一個勁兒向前沖。茄子一挺大肚腩,小蔥撞個倒栽蔥。韭菜使出兩刃鋒,呼啦呼啦上了陣。黃瓜甩起掃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我們第一次讀的時候,除了我的聲音有了趣味變化,我和孩子都會跟著做各種動作。像銀桿槍的時候,我和孩子就會把手比喻一把槍;像向前沖的時候,我就和他一起從客廳沖到臥室;像茄子挺大肚腩的時候,我們會挺著肚子互相撞著;像倒栽蔥的時候,我們還會一起故意摔跤;像掃堂腿的時候,我和孩子都開始各種踢腿。只見孩子滿頭大汗開心極了。那一刻我感覺我們是朋友和伙伴。
我們一邊讀,一邊模仿,一邊模擬場景,一邊做動作。孩子喜歡這一切。這樣的結果都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動作就能影響到孩子的開心和熱愛。孩子讀完以后還有很多問題問我:“媽媽,為什么青菜成了精,為什么黃瓜會掃堂腿,為什么歪嘴葫蘆會放大炮。”于是我一個個用擬人的手法給他解釋。
情感的表達很重要,它決定了一園青菜生命的精彩程度。也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媽媽的情感。潛移默化來學會表達情感。我個人覺得想象力和趣味性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這類充滿想象力,擬人的繪本可以在較長的時間里反復閱讀,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強。孩子很容易在2到3次重復的時候就記熟了。而且能把整本書的內容記的很清楚,有些孩子甚至可以背讀下來。
我們的親子閱讀的互動體現在情感、語言、動作、重復和復讀,最后的成果可以說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對兒童繪本的要求大部分來自孩子的興趣度。當然同時也要去找一些其他類型的繪本讓孩子去觸過。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有其他的優點和特長。最后一點貴在堅持。還有不建議用手機去看繪本和學習。最遺憾的一點也就是我們家的親子閱讀都是媽媽陪伴著。也希望孩子的父親一起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