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心得體會(精選3篇)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心得體會 篇1
千百年來無論是希波拉底宣言還是孫思邈《大醫精誠》都強調了醫德醫風對醫療工作者的重要性,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把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寫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醫德醫風已經關系到政治大局。這次醫德醫風集中教育活動,讓我深刻的知道作為醫務工作者不光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高尚的醫德醫風就需要時時處處以病人為中心。
一、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深刻認識醫德醫風的重要性。
大力弘揚和繼承抗震救災精神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加強醫療衛生隊伍的醫德醫風建設,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黨的衛生工作方針的貫徹落實,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系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廣大醫務衛生工作者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維護醫療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表明了醫德醫風建設已經不只是醫療衛生行業的工作,而是上升到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足見醫德醫風的重要性。
回顧本院近年的發展,除了有高素質的領導層,還得有一支技術優良、職業道德高尚的職工隊伍。正是上下一心堅持不懈的“以病人為中心”,這種良好的醫德形成醫院強大的精神力量,形成良好的醫院風貌。只要醫院職工繼續從崇高的道德信念出發,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以病人為中心,醫院就能在優勝劣汰競爭中取得生存發展。
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工作中大量事實證明具有良好醫德的醫務人員,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虛心求教,對病人采用的每項治療措施深思熟慮,治療效果好,漏診、誤診少,醫療糾紛少,甚至沒有。反之,醫德不良的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敷衍塞責,即使技術水平較高,也常常出現責任性差錯和事故,給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傷殘、死亡。
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斗爭中,廣大醫務衛生人員譜寫了白衣天使團結奮斗、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壯麗詩篇,使白衣天使的稱號再次響徹了中國大地。這種精神正是他們良好的醫德醫風,高尚的職業操守的寫照,我們應該把這種抗震救災的精神融入到我們日常的工作中來,繼往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愧于“白衣天使”美譽。
二、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重視思想教育。
良好的醫德醫風要牢牢的扎根在每個醫務人員中,就必須重視思想教育。要通過職工大會,院周會、科室、班組會議學習,宣傳灌輸衛生改革的精神,樹立無論改革如何深化,形勢怎樣變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的道德觀念不能變;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不能變;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誠信第一的位置不能變。同時要開展先進典型示范教育和醫院文化建設。要利用櫥窗、標語、院內刊物、院周會等形式,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人,教育人。加強醫院文化建設,開展經常性的寓教于樂的文藝、體育、專業知識、技術操作等競賽,既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又弘揚了正氣,增強了職工之間的溝通和凝集力,增強抵制不正之風的能力。
三、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從小事細節做起。
從古至今,醫生都把“大醫精誠”奉為圭臬,然則,現階段我業務水平雖不能達到“精”,但是應該要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對病人要有愛心、關心、耐心,從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務做的更細致更實在,堅持服務無小事。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用語,盡量避免因言語不當引起的誤會,讓病人在本院有回到家的感覺,讓病人進醫院時的愁容滿面,到回家時的眉開笑意。一句不經意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就可以溫暖患者的心房,給他們以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業愛崗,取信于患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用溫馨的微笑恪守那個神圣的誓言,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締造人間愛的真諦,而我們的工作,也在平凡中得到了升華!
四、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遵守衛生醫療行業的“八不準”。
如果醫生忽略自身的職業道德和修養,不能嚴格約束自己,收紅包、吃回扣,搞開單提成;亂收費、濫檢查,過分使用價格昂貴的藥品、耗材;醫務人員把醫療服務作為牟利的手段,責任心不強,服務質量不高,漠視患者利益,甚至頻發醫療責任事故。這樣的話何談救死扶傷,何來醫德醫風何來得到病人的信任。所以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就必須遵守衛生醫療行業的“八不準”,以此為準繩,時時“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抵制不正之風。
總之,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對人民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抓起,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諾言,維護醫院良好的醫療服務形象。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心得體會 篇2
通過此次在我院學習“鑄醫德、提醫術、正醫風”的培訓活動,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正確確立,對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到達工作效果,讓病人安心、放心、舒心,并用心配合醫院各項活動有了新的認識。
1、職責意識
有職責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到達良好的效果,甚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我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才會有好的結尾。具有必須的職責心才會使病人和家屬相信、放心我們醫院。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鍛煉、提高我們的醫術。
2、平等意識
護士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對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我們熱情、隨和、周到的服務。做到這些,主要體此刻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就應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么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與病人之間多多相互交流,使病人信任護士,用心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疾病。同時,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減少了因病而帶來的失落感因此,護士在職責意識的基礎上確立平等意識是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護士創造性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3、微笑意識
護士的工作能夠得到病人的贊許,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們,應一如繼往地,用同一種態度,微笑著應對他們。用護士真誠的微笑去為病人服務,其實沒有那么難。因為我們有健康、用心的心態,有認認真真的社會職責和自身價值追求。我們微笑迎接病人,給他一句簡單的問候,會給病人很大的安慰,能使他們消除陌生感,從而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在日常治療護理中,給患者一個自信而堅定的微笑,能消除緊張,打消顧慮,讓他們更好地配合治療;當患者病情好轉和康復時,給予一個贊許的微笑,說一句鼓勵的話語,能愉悅患者以前傷痛的心。
總之,護士工作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這“服務”思想的確立,就是護士崗位意識的構成,而崗位意識的具體資料就是職責意識、平等意識、微笑意識。完全體現出真、善、美,力避護理工作中的假、惡、丑。因為護士確立職責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求真務實;確立平等意識,尤其是確立微笑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善待病人,與同事相互協作,與病人和睦相處,整個病區不是家庭,甚似家庭氛圍;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護患之間彼此配合默契,心心相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靈必然涌現出美的和諧,升華出人間真情。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心得體會 篇3
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立案審查是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也刻畫出黨員干部接受監督、自警自律的“四道防線”。“四種形態”深化了對違紀違法問題的規律性認識,把握了黨員干部從“破紀”到違法的演變路徑。設立層層防線,把反腐敗工作深入到“破紀”之初,科學把握“常態”、“大多數”、“少數”、“極少數”的層次和關系,從小問題治起,從苗頭處截斷,這體現了標本兼治,也體現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延伸和拓展。
一、把握“四種形態”,更加注重思想建黨,持續發力日常教育監督,使紀律和規矩成為黨員的內在信念、全黨的行動自覺,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態。
一是把黨章的學習貫穿全年始終,堅定內在信念。深入開展學黨章每月一課活動,通過專家理論講座、處級領導上黨課、知識競賽、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全覆蓋幫助黨員干部真正學懂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堅定內在信念。
二是結合“三嚴三實”加強紀律教育,規范外在約束。“四種形態”體現了管黨治黨“全面”和“從嚴”的根本要求,讓每一位黨員干部受到教育是應有之義。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開展“守紀律講規矩”主題教育,通過下發《黨風廉政教材》、《xx市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關規定簡明實用手冊》、《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轉發市紀委案件通報和開展學習筆記檢查等方式,使學習覆蓋到每一名黨員、每一位黨組織,讓想違紀者受到震懾,讓每一位黨員干部看到“紅線”,知曉“禁令”。
三是采取“以案明紀”加強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至10月份,全區累計開展四次警示教育活動:1.以支部為單位到xx縣xx村、文化街參觀區外廉政教育基地;2.邀請央視著名評論員楊宇作《任性不可有 韌性須充足》的專題輔導;3.參觀北門辦事處水塔社區、大河鄉清風村區內廉政教育基地;4.組織一鄉兩辦、區直各單位、各部門副科職以上干部、村(居)兩委全體成員參加市警示教育展覽和市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和預防職務犯罪“一展兩講”活動。
四是督破紀整苗頭,強化監督常態化。破法始于破紀,紀委姓“紀”,就要突出執紀特點,用黨規黨紀管住全體黨員干部,用紀律規矩對照違紀行為,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今年來,區紀委整合區、鄉(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的力量,分成2個督查組,開展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及時查處苗頭問題或輕微違紀行為,積極營造“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的氛圍。盯住兩個重點嚴查“節日病”。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xx市“十個嚴禁”紀律要求,每逢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國慶雙節期間,重點督查轄區賓館、飯店、公園、農家樂、機關食堂、車場等場所的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問題,拉響“警報器”,防止頂風違紀行為發生。
二、把握“四種形態”,更加注重多措治黨,靈活運用組織處理手中武器,用紀律管住大多數,防患未然。
一是規范支部生活,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年初,重新整合機關機構,建立區機關356名黨員17個支部和一鄉兩辦各級支部,認真落實每月“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次警示教育、專題輔導活動結束后組織一次支部專題討論、撰寫一篇心得體會、開展一次對照檢查“三個一”做法,把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提醒”作為常態常抓。
二是建立“三活動二督查一報告”工作機制,讓監督執紀成為常態。
三是落實“兩個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區委全面推行黨風廉政建設“簽字背書”,與各基層黨組織逐級簽訂責任狀。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考核,區領導親自帶隊,每半年抽查一次各基層組織責任制工作情況,檢查考核結果計入績效考評。2月份,組織基層黨組、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述職評議會議;紀委負責同志先后約談3個單位主要負責人。
三、把握“四種形態”,用好紀律審查、黨紀政紀處分,用紀律管住關鍵少數,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紀律處分意在“治病樹”,重在違紀必究;立案審查意在“拔爛樹”,重在形成遏制。嚴是愛,松是害,只有堅持快查快結,縮短審查周期,才能形成震懾,破除僥幸。今年1-10月,區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件,結案4件,給予黨紀處分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