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場營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關于市場營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今年四月,我從一名學生變成了一名教師。角色的變化讓我更加關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作為學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愿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我感覺要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我在這半年的教學工作,有了以下心得:
一、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于爾,爾不可忘。爾有德于人,爾不可不忘也”。
侯老師作為德高望重的教授,課堂上優雅生動的案例講學已經把我深深地震撼了;同時其親切可敬的長者風范更是感染到我。一位作家在晚年時曾無限感慨的說起他的一位老師對自己深深的影響:“每當他來到教室里時,那種祥和的道德氛圍立即會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句話的語調都給人一種心靈空潔、渾身舒爽之感。在這種莊嚴卻寬松的氣氛中,心靈就象在洗澡一樣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當他在身邊時,我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良好的師德對一個人品格的養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許,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
關于市場營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在大學時代進入尾聲的時候,我有幸學習了市場營銷這么課程。雖然說算不上是我們行政管理的主修課程,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一門很有價值和意義的課程。在當今這個到處充斥著商品經濟的時代,要想在社會大洪流中生存下去,跟經濟有關聯的知識還是要多少汲取點的。市場營銷,在我看來是一門綜合了管理學和經濟學的課程。在沒有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我淺顯地認為市場營銷就是教人們如何銷售東西的。然而,當經過老師系統而專業的講授之后,我發現,市場營銷是一門很有內涵和深度的學問,不僅僅是如何銷售商品,它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系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系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包括市場機會分析,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營銷組合,確定營銷計劃,產品生產,營銷活動管理以及售后服務,信息反饋,還有營銷的各種策略分析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通過一個學期的市場營銷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對市場營銷的興趣更濃了。自己平時就喜歡看一些品牌營銷的案例,再加之老師總是會在課程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我們未曾聽說或是不了解的各行各業品牌營銷的案例,更是激起了我想要深入研究的求知心。本來還感覺干巴巴很是枯燥的理論知識,輔之案例分析后,生動不少,也就深入了解和吸收了知識。
32學時的學習,雖然不能說把市場營銷的知識都學透徹,或是全部掌握,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讓我們這些學習行政管理的學生們跟市場營銷有了非常親密的接觸,對于市場營銷有了全新的理性認識,還有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系統了解。市場營銷,可以說是跟我們的生活最貼近的一門課程,不論是超級賣場的讓利促銷或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傳單派發,處處都包含著市場營銷的學問,就連集市上買菜的大爺大媽們也懂得吆喝幾聲來推銷自己家的東西好。這不也是市場營銷么?
我們所學的市場營銷學通理主要包括市場分析、市場戰略選擇、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等。這是一門非常成體系的課程。我注意到,我們所學的《市場營銷學通理》這本書,跟其他市場營銷學的書籍有一些小小的不同。課本中的案例都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熟知的一些品牌或是電商企業,像是麥包包、凡客、小米等;還有一部分案例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像是張裕、欣和食品等。這些案例或是貼合我們的消費市場,或是貼合我們的生活區域,讓我倍感親切,自然也有動力和興趣去學習和了解。這是它的一個獨特之處。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以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管理理論和現代科技為基礎,研究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市場有三要素:人口、購買愿望、購買力。市場營銷不等于銷售或促銷。市場營銷觀念注重買方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制造、傳送產品以及與最終消費產品的所有事物,來滿足顧客的需要。推銷觀念注重賣方需要,以賣主需要為出發點,考慮如何把產品變成現金。現代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包括市場研究、市場需求預測、新產品開發、定價、分銷、物流、廣告、人員推銷、銷售促進、售后服務等,而銷售僅僅是現代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一部分。在市場經濟時代,買方占據主體。市場不存在價值創造,先有市場后有企業,企業是完全為了創造價值,其目的是創造顧客。而企業創造顧客的目的,必須通過營銷實現。當代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說過的一樣:“市場營銷是個人和群體通過創造提供并同他人自由交換產品和價值,來滿足需求和欲望的社會過程和管理過程”。
說到市場營銷學,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學者杰羅姆麥肯錫的“4P”,即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銷)四類基本變量。4P組合理論提出后,很多學者從兩個方面對它進行了改進和發展,即在4P營銷組合的基礎之上推出了4C、4R和4V等理論。使得市場營銷學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之下,也在與時俱進。
在我們這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著重學習了市場商機把握能力培養,市場細分、選擇、定位能力培養,營銷組合能力培養,營銷戰略與整合營銷能力培養。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通過老師的講解,通過案例的分析,我發現市場營銷這門課程是很有意思的,發現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滲透了很多營銷的道理,也知道了我們很多品牌是怎么廣為熟知的,在這門課程里,我學習到了很多系統的專業知識,很多專業術語,其中有很多策略和能力的培養使我獲益匪淺,有產品策略,品牌策略,定價策略,分銷渠道策略,以及推銷能力,公關能力,廣告能力和銷售促進能力,這些知識讓我了解到怎樣發現市場,分析市場,怎樣對產品進行定位,定價,怎樣為產品介紹,怎樣讓產品為廣大顧客所熟知,怎樣進行有效的銷售方式。
市場營銷的知識面之廣,遠遠不止我以上我所說的這些。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研究的學問,我自然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全部掌握。我只是由衷地想說,市場營銷學真的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會起到不小的影響。它源自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之中。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再看那些產品廣告時,不光是一種看熱鬧的心情,而更多了一份對于廣告背后品牌營銷手段和策略的思考。我想,這應該是我學習《市場營銷學通理》這門課程最大的收獲吧。
關于市場營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從20xx年12月5號~12月16號,我們市場營銷專業進行了為期2個星期的專業實習,我們實習共分為兩個產品項目(護膚品和電冰箱)。雖然實習是在學校機房中進行的(與最先自己以為是在現實中進行營銷實習不同),得到的卻是比現實生活的營銷實習更多更深刻的認識與技能。即使此次實習是通過電腦軟件逼真反映市場營銷的運作(不是真實的),但它讓我更加明白了市場營銷絕不是普羅大眾認為的那種僅僅是所謂的“賣東西”或者是“推銷產品”,也不再僅僅局限于記住書本上所說的市場營銷包含產品的開發設計一直到產品推向市場,最后消費者消費的一系列環節,而是真正體會到這種過程,而這種過程或許是不能通過現實中的營銷實習得到的(因為沒有哪個公司或企業會允許在讀本科生對其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進行開發設計,而且我們也沒這個能力)。
但終究而言這也只是模擬。通過這次的實習經歷,我覺得它與現實還是有所出入的,并不能真正地反映真實的市場運作,即使有些組得分很高,市場占有率一直居高不下,但也僅僅只是模擬而不屬于現實。雖然馬克思主義教導我們客觀事物(經濟市場)是有規律的(這套軟件或許就是通過這種規律進行運作),但客觀現實也是有所出乎意料的。比如說,我以前在一本介紹史玉柱的書中得知,曾經他開發出漢卡軟件是通過花費巨額廣告支出來推廣產品的知名度,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包括后來被人一直所詬病的腦白金廣告,但依然無法阻止他的成功。此次在電冰箱產品項目的運作上,我也試圖效仿這種運作方式來打開市場,但結果卻是失敗的,僅僅一季度的試驗就使公司一蹶不振。可我并不否認它對于電冰箱的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有幫助,但結果證明終究是完全不同于史玉柱通過廣告打響市場而得到的的那種漂亮而近乎完美的結果。這或許也是模擬與現實的差別所在。另外我覺得這套實習軟件沒能體現出消費者消費過程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不足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