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從上學期至本學期,數(shù)學導學案的版本有所不同。而我認為這個學期的新的版本更好。為什么?因為就我而言,在上學期導學案的使用中,只是把導學案填了填滿而已,并無心去做深入的研究,看完后還是一知半解;但這一學期,我的導學案上漸漸地多了一些圈圈畫畫,再漸漸的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出現(xiàn)在導學案空白的地方,學起來也是變得更加輕松。就這一方面,本學期的導學案就用起來得心應手多了。
使用導學案后,我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學能力提高了。原本,一片空白的導學案上,只要我有了想法或疑問,寫在上面,第二天,老師就會為我們排憂解難,在這過程中,我的學習效益提高了,學會了提出質疑并解答,學會了理解一些公式的意義(如冪的意義等)。如何更好地使用導學案?我認為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只是圈圈畫畫,寫一寫有的沒的廢話上,我們應該進一步的思考,為什么這道題要這樣做?而不是只用熒光筆劃出來,說這是重點罷了。我們要漸漸地從只是回答導學案上的問題,到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再到盡可能寫一寫有用有深度的東西(如今的要求),迫使自己不斷的學會自我學習的真正含義。
如果我是老師,對導學案使用不自覺的同學,我要多加以指導與引導。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感到學習并不是一件難事。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我認為新的導學案好,因為新的導學案多了自評和測評,在學會了導學案上的有些知識,做完導學案關于這一課知識之后,可以自我評測一下。測下來發(fā)現(xiàn)沒有掌握的話,可以問老師。掌握了就可以把導學案放在一旁,平時要多看看,讓這一課知識印在你的腦子里。這樣在考試中遇到這方面知識,你輕而易舉就能把它做出來。
我覺得發(fā)在導學案之后要認真看一下導學案的知識,它引導你認真閱讀書上的知識,鼓勵你努力去預習。這樣,就能了解了新課,課上的時候也就不會聽不懂了。考試之前多閱讀導學案,考試就沒有問題了。
對于有效使用導學案,我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建議:認真看導學案,一邊看一邊用不同方式勾劃出來非常重要的知識關鍵;還可以把書上的例題、練習,在導學案反面練習,一邊在看導學案,一邊看書上的課后練習,這樣趁熱打鐵,可以增加做作業(yè)的效果,也可以使書后練習的題目正確率更高。
對于不做導學案的同學我的建議是:讓組長負責督促,比如晚上打電話給對方父母,讓他們的父母督促他們做。學校班級的班主任可以打電話給組長的家長,這樣一個人管5個人,5個人管25個人,這樣就可以管柱全班了。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本學年,學校進行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導學案為載體展開教學活動,下面,我就這一年來,我備課組和個人使用導學案的情況做個說明。
一思想的認識
現(xiàn)在課堂的教學已經(jīng)把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了教育者的重要任務,課堂上,應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不應滿堂灌,老師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教學的效果并不明顯。所以,轉變教學理念是實施導學案的第一關鍵,也是基礎。
二導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是課前學生預習,課堂師生實施教學的載體。一份好的導學案應該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進行有層次性的編寫,讓教學具有漸進性。這就要求備課組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加強備課組活動,把課堂的工作提前一周甚至更早的時間來做。本備課組成員針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分工編寫,提前一周把編寫好的初稿印發(fā)給其他老師進行審閱,針對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調整,于上課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印發(fā)給學生做預習工作。我備課組導學案的編寫范式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指導知識鏈接課前預習課堂探究鞏固訓練學習心得”。學生課前依據(jù)補充的預習材料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堂探究”部分。三導學案課堂的實施情況
課堂的教學分為幾大塊:“課前抽檢質疑討論展示點評總結歸納”
1課前抽檢
導學案的完成情況需要落實,每次上課前都必須對導學案的完成情況情況進行檢查,可以讓本組內(nèi)科研組長進行檢查,登記完成情況,體現(xiàn)在小組評價分數(shù)上,也可以老師親自抽查,檢查形式不能單一,防止有些學生鉆空子。
2質疑討論
針對導學案設置的題目,給出一定時間,小組內(nèi)互相提出問題,互相答疑。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各個小組,各個成員真正參與進來,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老師可以使用小組競爭的方式,進行分數(shù)的測評和精神上的鼓勵。
3展示點評
針對問題的難易程度,指定某些小組內(nèi)部層次相當?shù)耐瑢W(如b1,b2…)上臺展示,同組內(nèi)的另外一個層次的學生(如a1,a2…)進行批改點評,老師再對重難點進行點評強化。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使更多學生動起來,擴大課堂學生的參與面,課堂的效率也能提高。
4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本堂課學習的重難點和本節(jié)課表現(xiàn)優(yōu)秀或進步顯著的小組及個人。
5補充:每課上完之后,教師及時分發(fā)本課答案,讓學生自主進行訂正,而后上交老師進行全批全改。
四不足之處和改進措施
1班內(nèi)小組的建設初具模型,但還不夠完善,各學科的小組評價制度也還沒有完全統(tǒng)一,
這會影響學生積極性。措施:我認為年段各科教師應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評價模式,學生也應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培訓,
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監(jiān)督和鼓勵作用必須發(fā)揮出來。
2部分學生過于散漫,紀律意識不強,影響了導學案實施效果
措施:我認為良好的班級風貌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基礎,應讓學生有較強的紀律意識,以紀律意識來帶動學習意識,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可以將紀律表現(xiàn)情況納入小組評價體系中。
3導學案的編寫還不夠完善,沒有體現(xiàn)檢測性和層次性。
措施:我認為應加強備課組活動,深入備課,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要體現(xiàn)梯度,要保證一般層次學生知識的掌握,也必須能讓部分優(yōu)秀生吃飽。同樣一份導學案不一定要求每個學生都完成,依據(jù)學生的層次而定。
4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熱情有時會冷卻
措施:我認為應建立更完善的獎勵機制,讓同組內(nèi)的優(yōu)秀生帶動待優(yōu)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即使有個別學生熱情冷卻,也可以通過周圍同學的力量去影響他。
五思考與困惑
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總結,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學生可以通過課前自學掌握大部分基礎知識,通過課堂的檢查點撥來鞏固知識,學生會的不講,不會的讓老師來補充,這樣學生課堂效率提高上去了,學習的自主性也增強了。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有些困惑,提出來和各位共同探討:
1、使用導學案后,有的同學是抄的。只會讀,不深思,都是機械的背下來。不理解實質。
2、如何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保證預習效果?
3、如何更大程度上調動內(nèi)向學生的積極性?
4、怎樣帶動基本薄弱學生水平提高的同時,又如何提高優(yōu)勢學生的水平?
5、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作文課等不同類型的課型在導學案中該如何區(qū)別對待和操作?
6、全省實行素質教育,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在導學案中,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7、導學案使用如何充分彰顯教師教學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