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數學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幼小銜接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間孩子們進入小學生活已快一學期了,從剛入學時找不到教室,對鈴聲不知所做到現在的聽到鈴聲,進入教室做好課前準備。學生們的變化很大,也說明他們已經變成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了。
記得開學第一天家長們把孩子送進教室,依依不舍的離開。而孩子們呆呆的坐在座位上,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嚴肅的老師,心里更多的是委屈,害怕。
從事低段教學已有8年,我覺得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環境的適應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已經超越了知識的學習。于是這半學期來,我重點從這兩方面做起:
首先是環境的適應,環境分為學校環境和學習環境。在孩子入學的第一天,帶著學生在學校各處轉轉,找到教室的位置,廁所在哪,餐廳在哪,上體育課時的操場在哪,需要老師幫助時老師的辦公室在哪,這些是學生必須要知道的,除此之外還有音樂教師,圖書室等等。學習環境先要從認識老師開始,知道班主任是誰,認識給自己帶課的老師。接下來是熟悉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知道每一次鈴聲響起時該干什么。
其次便是學習習慣了,好的習慣伴隨孩子的一生,也能讓孩子輕松愉悅的學習。剛從幼兒園升入一年級,他們非常不適應。先從下課上廁所做起,幼兒園里廁所都在教室旁邊,學生隨時可以去,但小學不行。一節課40分鐘,學生要認真參與學習活動。而且部分學生太貪玩,經常忘記上廁所。在每節下課時就提醒學生先該做什么,慢慢的養成習慣。
接下來是課前準備,上課鈴聲響起以后,立即停止游戲進入教室,拿出相應課程書本和學習用品擺放在課桌上,同時在班長的帶領下唱一首歌。這些在孩子剛入學時,老師課前早到一會兒,幫助學生,提醒學生,一個月以后他們就能做的很好。
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了,先教會孩子課前起立與老師問好,課后和老師再見,懂得尊敬老師、愛護老師。再就是要求他們課堂聽講,回答問題舉手等等一些細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相應作出要求和引導。
作業的完成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給學生制定學習時間,老師也作出要求,學生應獨立思考并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可以在每天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彼此交流,共同幫助學生。
幼小銜接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幼小銜接應是大部分家長和教師都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孩子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是幼兒生活中一重大轉折點,孩子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變化。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使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的生活。做好幼兒銜接的工作,不僅僅是單靠幼兒園的力量就能完成,它是需要幼兒園,家庭,小學三方面共同來完成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在環境方面,學習安排、生活制度上都是不相同的。幼兒園的學習主要是以游戲為主,培養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習慣,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各個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形式多樣的特點,而學校教育是以課業學習為主要形式,強調系統化知識,無論是否對課程感興趣,都要來完成國家統一規定的大綱,并以嚴格的學習與作息制度作為保證。
那么孩子即將步入小學,我們應該為孩子做好哪些準備呢?首先,要在心理上做好輔導工作,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有意激發孩子對小學的向往之情,并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規則意識及時間觀念等,并配合幼兒園完成目標要求。
其次,是學習上的準備。很多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就是將小學知識提前輸入給孩子,其實不然,銜接是孩子幼升小的過程中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培養幼兒一些重要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在良好的生活習慣中養成的,例如規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規,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完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幼兒的專心與認真,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等。培養幼兒一些重要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傾聽的能力、語言的理解能力、有效的溝通能力等。對于即將入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比獲得一些知識還重要,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會有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要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幼升小的銜接,使孩子們順利的度過,開啟他們美好的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幼小銜接培養習慣包含很多,如:良好的坐姿寫姿、認真傾聽的習慣、勇于表達的習慣、自己整理用品的習慣、認真作業的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等。
今天通過觀看《“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之培養習慣》,我收獲很多,通過兩位專家的解疑,我了解到了“自然后果法”,對于上了小學的孩子,每天丟三落四,導致家長為孩子的行為買單,每天著急忙慌的去學校給孩子送學習用品,家長的包辦行為會讓孩子產生無所謂的心理,當出現丟三落四的行為時我們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讓他自己對帶來的壞的或者好的結果進行負責。
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要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機,給孩子機會去養成好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的社會學習都是從身邊的人和環境汲取的,家長要把言行代替說教,而且不要一上來就希望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從不會到會,讓孩子感受到這個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孩子的認知在家長和老師的評價中形成的,所以在對孩子進行評價時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謹慎用詞,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正確看待孩子發展的過程。
幼小銜接不是到大班才開始的,是從小班就開始的,幫助孩子自然過渡到小學,將來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科學有效的幼小銜接,不僅需要老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家園共同配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