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精選3篇)
精選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 篇1
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閉幕式13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在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之后,北京冬殘奧會以出色的賽事組織、完善的無障礙設施、人性化的服務,贏得了運動員、教練員和國際社會廣泛贊譽。過去9天,來自46個國家(地區)的近600名殘疾人運動員享受激情、奮勇拼搏,展現了自強不息、樂觀進取的精神。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18枚金牌、61枚獎牌,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創造了參加冬殘奧會以來的最好成績。
夜幕下的國家體育場流光溢彩,充滿著依依惜別的濃濃情誼。
伴著優美的音樂,閉幕式開場表演《高光時刻》開始。體育場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現出一部留聲機,殘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緩緩推動唱針,閃耀著金色光輝的唱片旋轉啟動。9天比賽的精彩瞬間一一浮現。
全體起立。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留聲機上的金色唱片變幻為璀璨星河中的藍色地球。各參賽代表團旗幟入場,色彩斑斕的旗幟匯聚成歡樂的海洋。
2位新當選的國際殘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來到場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殘奧會志愿者代表獻花致敬,感謝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現志愿者熱情周到服務的感人畫面。
柔美的音樂響起,由殘疾人和健全人演員共同表演的《愛的感召》,深深觸動著人們的心靈。殘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徐徐降下。
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交接儀式開始。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揮動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交給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將會旗交給下屆冬殘奧會主辦城市意大利米蘭市副市長斯卡武佐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市市長蓋迪納。
現場唱響意大利國歌,升起意大利國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屆冬殘奧會主辦城市短片《我們是光》。
隨后,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致辭。他說,在這令人難忘的9天里,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用堅強意志實現殘奧夢想,展現了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平等自強的生命尊嚴、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讓全世界領略到冬殘奧會的獨特魅力。殘奧大家庭成員團結協作,媒體精心轉播報道,向全球呈現了精彩的殘奧運動。感謝全體服務保障人員,大家的努力成就了冬殘奧會的簡約、安全、精彩。我們將繼續發揚“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攜手推動殘疾人事業實現更大發展,一起走向美好的未來。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致辭。他表示,北京冬殘奧會令人驚嘆、安全可靠、精彩非凡,為未來冬殘奧會樹立了標桿。祝賀中國成為冬殘奧運動強國,感謝北京冬奧組委、中國殘奧委會、中國政府和全體中國人民。最后,帕森斯宣布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閉幕,并號召運動員們4年后在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再次相聚。
由眾多殘疾人微笑瞬間構成的短片,開啟了最后的告別時刻。一個個飽含著難忘記憶的畫面在留聲機上重現。伴著《雪花》動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殘奧會主火炬緩緩熄滅。
在盲童合唱團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中,“北京20__”字樣的焰火在體育場上空綻放。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京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及中央軍委委員出席閉幕式。
國際殘奧委會負責人等出席閉幕式。
精選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 篇2
經過九天的激烈比賽,今晚冬殘奧會落下帷幕了。意味著這一屆的冬奧會徹底結束了。可愛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關注的是,有個寧夏姑娘參與了今晚冬殘奧會閉幕式演出。她叫馬奕菲,視力障礙,今年16歲,家住金鳳區,是寧夏特殊教育學校高二學生,從5歲起就開始接觸音樂,從小在音樂方面展現出良好天賦,5歲學習鋼琴、9歲學習小提琴,12歲學習作曲,獲獎無數。能在全國脫穎而出,被選中參與閉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運,也說明這個女孩不一般。
視力有障礙,小提琴、鋼琴樣樣都會,能站到冬殘奧會閉幕式的舞臺,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樂器都不會,想想都慚愧。這個女孩,跟我的學生是同齡人,我的學生也有很多學音樂的,明天上課一定要給學生講講這個女孩的故事,跟這個女孩比起來,你們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練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樣的,有了榜樣的激勵,會變得更有動力。尤其是身邊的榜樣,我們會不自覺地向榜樣看齊,從而轉化成實際行動,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活成別人的榜樣。昨天在公園門口,看到兩個小男孩吃芒果,一邊拿嘴撕扯著芒果皮,一邊往地上吐皮,實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張紙巾遞給小男孩:“給你張紙,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撿起來”,小男孩剛開始還有點不愿意,說“我們渴了呀”,見我遞紙巾,有點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撿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說:“你們老師天天教育你們不能亂扔東西,以后出門帶包紙巾”,小男孩連忙說“謝謝阿姨”,希望兩個小男孩從此以后再不亂扔垃圾。
精選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 篇3
今晚,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央,一張閃耀著光輝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樂。這是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閉幕式的現場。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殘健共融的表演者們將“唱針”緩緩推動至地面,這張唱片在舞臺呈現出的“留聲機”上旋轉啟動。
音樂環繞在“鳥巢”上空。這一環節的音樂改編自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創作于19世紀的曲目《乘著歌聲的翅膀》,它描繪了一個極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徜徉在4位豎琴演奏者演繹的旋律中,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會徽烙印在“留聲機”中央,閉幕式在金色光輝中開啟了擁抱世界的歡聚。
音樂繼續飄蕩,隨著激光的刻印,“留聲機”邊緣逐漸勾勒出冬殘奧會六大項的運動形象輪廓,掀開了回顧本屆冬殘奧會高光時刻的帷幕。9天賽程期間的精彩瞬間,隨著“留聲機”的旋轉而激情浮現。殘疾人運動員穿越冰雪,在9天時間里拼搏奮斗、挑戰自我的瞬間再次感動觀眾。當精彩瞬間在歡呼與喝彩中定格,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迸發出璀璨的榮光。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導演沈晨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表達的是殘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為,由此來完成溫暖和感人的瞬間。他介紹,本次閉幕式的創意策劃從20__年就已經開始。
據悉,本次參演群體中,約30%為殘疾人,70%為健全人,再一次詮釋了殘健融合的理念,將向世界傳遞出彼此鼓舞、擁抱世界的動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