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班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
4月5日至8日,我有幸參加了“立德樹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班會活動實驗小學舉行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在重慶高新產業(yè)區(qū)第,會集了全國優(yōu)秀的知名班主任。一共聽了12堂主題班會課和12堂講座,收獲滿滿,現(xiàn)將本次學習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主題班會能觸及學生的靈魂。
為他們的成長注入營養(yǎng),在他們饑渴的時候得到甘露。因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終生不忘。如本次的主題班會課《我會保護你》,在學生角色轉換中感受到了動物現(xiàn)在所受的危機,并引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的意識,這種教育是深刻且長遠的。再如《閱讀祖國的漢字》,不僅是對孩子們思想上的教育,更讓孩子對漢字有了興趣和敬畏,這種學習都是終身的。
二、主題班會是一項道德教育活動。
怎樣開展一個班會呢?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首先,根據(jù)班上學生的近期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以及生活狀態(tài),以及大眾所關注的問題等等,有針對性地確立和籌劃班會的主題。本次學習《我們都是好朋友》,就是根據(jù)二年級學生學情特點來確定主題,二年級的孩子們明辨是非能力較弱,也還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明白好的品德“友善”、“寬容”等等這些品質才能成為好朋友。其次,活動選擇的方式和實施應該豐富多彩,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統(tǒng)一。《告別壞情緒》這一主題班會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引入圖片的選擇,引入有趣,中間間播了視頻,讓學生充滿興趣,并告訴了孩子壞情緒會傷害健康,具有知識性和教育性,最后再告訴孩子們怎么做,具有思想性。
三、主題班會是班級管理的抓手。
利用主題班會,促進班級的環(huán)境建設、考評活動、文化活動等等,像廣東東華小學焦玉麗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教室育人的氛圍很重要,教室里處處都可蘊含教育的力量;從郭文虹老師的講座中,還明白了教育真的需要耐心,更應該讓孩子有試錯的機會。
總之,本次學習收獲很多,對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和今后在主題班會上的了解、實施都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學無止境,相信我會利用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
班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2
X月XX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第六屆班會課評選的聽課活動,那一節(jié)節(jié)課教師和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令我們難以忘記,授課時也展現(xiàn)出教師先進的育人理念,可以看出班主任對自己班級學生平時的培養(yǎng)和教育,也可以看到這些班主任日常班級管理水平很高。通過這次班會課觀摩,我覺得班主任老師平時在學生身上要下功夫,讓每一分努力最后都體現(xiàn)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次觀摩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一、班會課的素材選擇貼近學生生活,或真正發(fā)生在孩子們身上的事。
在此次班會課展示中,班主任老師能夠關注德育的主體,即學生。班會內容的選擇都能緊密貼近學生的生活。比如外省市的教師也借助上課班的學生親身經歷的事作為素材,讓學生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v誠信;有的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表演,在具體的事件中教給學生如何做到講誠信;還有的教師讓學生說說喜歡和什么樣的同學玩,突出誠信的重要;還有很多班主任的講話都能緊密結合自己班級實際,對學生的行為有實際的指導價值。總之,正因為班會的素材來自學生的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班會才更有實效。
二、班會的形式豐富多彩,符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
多數(shù)班會能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特長等,編排節(jié)目,表現(xiàn)形式多樣。通過小品、做游戲、唱歌、才藝展示、情景劇等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淺出的說明道理。有的班主任還采用了學生真人拍攝的視頻資料,很生動、具體。因為班會上的活動形式能夠吸引學生,學生內心充滿了參與的渴望與激情,教育效果很好。
三、班會的設計能向日常工作延伸。
我們開班會的目的是要讓活動的主題深入學生的內心,實現(xiàn)心靈的內化和行為的自律。很多班主任將班會延伸到班會前。例如,提前讓學生收集關于誠信的故事或新聞、班里的真人真事;組織學生出誠實主題小報等;他們還特別注重班會后的延伸,教育主題在學生身上的落實和體現(xiàn)的情況,要繼續(xù)跟蹤,關注學生在班會后行為和思想上的變化,及時評價鼓勵,鞏固班會的教育成果。
班會課都是以促進學生成長為目標的,只要我們的學生在班會上有了真切的感受,努力用心,明白了道理,并能指導自己的行動,實現(xiàn)班會主題的內化,這就是一節(jié)成功的班會。所以擁有育人智慧的班主任都要關注育人的效果,體現(xiàn)班主任老師平時管理中的寬容和民主。班會都是在積極、愉悅、興奮、成功的體驗中完成的,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收獲。
班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3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xiàn)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xiàn),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案卸鳌笔且环N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譬如感恩于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父母雙親和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這次“感恩媽媽”主題班隊會教育活動,讓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了太多問題,也回顧了許多往事,它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弦。我在心里自問,感恩是什么?是啊,有多少人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感恩”不就是人對恩惠心存感激的一種表現(xiàn)嗎?是一個人所應該具有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一個人健康性格的表現(xiàn),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把蛴泄蛉橹鳌薄傍f有反哺之恩”“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啊。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就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就會懂得尊重的含義,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同時,也才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自身的價值。
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我們是極易夭折的;當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時,我們也極易誤入歧途。今天,我們能強健而正直的生活著,我們應該對那些在我們生命歷程中用關愛扶持我們的人,用智慧啟迪我們的人,用美德陶冶我們的人,用真情沐浴我們的人,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濕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對自己擁有的一切要心懷感念,并應該從內心自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感恩是道德養(yǎng)成的過程,最終生成一種道德自覺。?我們在父母的厚愛中成長,我們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同事,你有沒有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現(xiàn)象?我們都曾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平時同事之間的相處,學會與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諒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種犧牲。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在社會大家庭中,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愛學生愛集體。大愛無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
通過此次學習,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感恩意識,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的一種道德心態(tài),常懷感恩之心,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內心和諧,心靈寧靜。只有每個人充滿感恩,社會才和諧融洽,家庭才充滿溫馨幸福,世界才和平。感恩祖國,是祖國讓我平安穩(wěn)定;感恩父母,是他們用愛撫養(yǎng)我成長;感恩師長,是他們讓我走出愚昧無知;感恩朋友,是他們幫助我走出困境;感恩配偶,是她讓我一個溫暖甜蜜的港灣;感恩社會,是社會不斷讓我去磨練自己,變得成熟理性。古人說:“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報”。只有懂得去感恩的人,心靈才會得凈化,生活才會充實,才懂得用愛去回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對社會、家庭、事業(yè)才會責任感,才會去盡職盡責干好事業(yè),扎實工作;才會去盡心盡力承擔照顧 好家庭的責任,才會去回報社會給予的關愛。作為一名老師,要常懷感恩之心,扎實工作,全心全意教書育人。
二、心懷感恩,扎實工作
我們生活在經濟社會全球化、社會生活錯綜復雜、競爭壓力日益增大、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里,在工作中,每一天都要與社會、與他人直接或間接的發(fā)生接觸和聯(lián)系,必然會得到社會、他人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支持。個人的成長進步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廣闊的舞臺,離不開組織的呵護、教育、栽培,離不開領導們、同事們、朋友們的關心、幫助、技持。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提升道德素質,升華感恩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自己的祖國,忠誠于自己的組織,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自己與組織、與同事、與社會的關系,始終保持一份新奇、一份愉悅、一份平常的心情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加深與親人朋友之間的溝通,增強對社會、組織、同事的責任感,把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事、感恩組織、感恩生活、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社會融入到腦海里,讓感恩之情滲透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平凡的工作當成事業(y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來干,把本職崗位作為陣地來堅守,對工作生活始終充滿信心和希望,把動力變成能力,既要珍愛生命,珍視友情,珍惜團結,勤奮好學,勤勤懇懇, 兢兢業(yè)業(yè),誠信做人,用心做事,忠于職守,盡職盡責,開拓創(chuàng)新,做好工作,完成任務,作出貢獻,又要擁有感恩心態(tài),感悟感恩心態(tài),受益感恩心態(tài),考慮、愛護、尊重、關心、協(xié)助他人的發(fā)展,把自己才和能、光和熱奉獻給他人、國家、社會,讓對他人的愛、對組織的愛、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充盈、流動在工作中的各個角落,在回報他人、回報組織、回報社會中感受快樂,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書寫人生壯麗篇章 。
學生感恩節(jié)主題
首先,我要表示感謝,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重新學習和聆聽報告的機會;還要感謝張老師的精彩報告,使我能夠對教育孩子,甚至自身生活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在樹立感恩的觀念上,其實在我們的意識中是存在的,但聽了張老師如此精彩的分析和講解后,使我更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只有常懷感恩的心,才能更珍惜我們面前的一切,對周圍的人、事物都心存感恩,更是一個人心地寬廣的表現(xiàn),也是積極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
我們感謝生在中國,使我們可以學習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如果不是這樣,我們怎能學習和傳承五千年的文化,身為一名中國人,沒有人不受中華文明的熏陶,沒有人不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誰能不承認內心沒有中華文化的烙印。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得益于中華文明,又怎能不感謝生在中國?
我們感謝父母,是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精彩的世界,使我們能經歷如此豐富的人生,領略如此紛呈的世界;是父母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是父母的每一句叮囑每一聲呵護、是父母的牽掛和關心在不停的陪伴我們,我們怎能不發(fā)自內心說出對父母的感謝?
我們感謝老師,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教育對人一生的重要,是老師無私的把知識傳授給我們,不厭其煩的講解,才使我們能真正掌握知識,在我們的人生點亮明燈,老師只求桃李滿天下,又何曾想過得到回報?
我們感謝朋友,在成功時給我以慶祝,在失敗時給我以鼓勵。
我們感謝挫折,使我們能正確面對現(xiàn)實,重新審視自我。
我們感謝周圍的一切事物,常懷感恩之心,才會感受到愛,才會寬容的面對一切。人人都心懷感恩之心,人人也才能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
常懷感恩之心,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我們經常在頌讀詩文時,會有人生苦短、時不我待的感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確實是這樣的,聽了杜老師分享的故事,更使我們得以理解,所有的機會都是有時效的。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人的一生,最好的學習機會就是在青少年時期,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與沉淀,更是人生價值觀、責任感形成的重要時期。現(xiàn)在提倡終身學習,一是新知識的不斷出現(xiàn),同時,也是人生存發(fā)展所必須做到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xiàn)在,把我們目前的事做對、做好,就是把握住了機會。
做為一名家長,常懷感恩之心,把現(xiàn)在的事情做好,不僅是自己生存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一點,身教勝于言傳,我們說一千遍,不如我們行動起來、做一遍,我們在做,子女在看、在學,也才是最有效果的教育。
以上是我聆聽報告會的膚淺感受,不當之處,請老師指正,不勝感謝!
順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