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研討心得體會(精選3篇)
英語教學研討心得體會 篇1
有幸到日照參加小學英語教學研討,聽了四節精彩的公開課,并再次聽到了孫泓老師精彩的講座,感到受益匪淺。
首先分別說說對每位老師的公開課的感受。精心的教學準備是一堂成功課的前提,王青老師的教學準備特別好,很充分:圖片自己畫的,單次卡片都是自己寫的,而且用不同顏色標識提示學生的有意注意。處處體現了老師的用心,學生一定很佩服這樣的多才多藝的老師。王青老師的語音素質很好,板書用心,突出重點詞句,也很直觀形象。此外孫泓老師也說到了幾點值得改進的地方,我很受啟發。課是否有整體感(整體感知文本有幾次);學生是否有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學環節過渡是否自然;學生學會了什么,是否有疑問。這些都體現了課標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熱身環節要短而精,要考慮和教學目的有沒有關系,有多大成效。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學,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問題設置上可以先是一個GerneralQuestion,再設置如關于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細節問題。然后引出重點句子進行操練。所以孫泓老師提出了王青老師在這些方面的發展空間:先整體了解文本;一遍一遍接觸文本;引發孩子找規律。語法要隱形于這些活動中讓孩子體會感知。
魯子問教授也強調:以人為本,呵護每個孩子的心靈。所以提倡要充分肯定及時評價(比如一女孩課文朗誦模仿的特別好,卻沒有得到正確的應有的評價)。讀評價語可更加豐富,評價要求要具體,讓學生知道自己好在什么地方。T-S師生(老師對個別學生)活動要考慮其他學生該怎么辦,該干什么。比如可問“Yes?”,“Right?”“Doyouagreewithher?”引導其他學生做出評價,確保“Allthestudentsareinwork?”(所有孩子都參與其中)老師要走入到學生中,多做一些PairWork和Groupwork。孫泓老師說正常的語音語調(Speak)即可,強調模仿,不必大聲喊。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說完整的句子,適當的時候要撤出來(老師的聲音應該越來越小,而學生的聲音應該越來越多)。
王孫泓老師說多根據王青老師的課,孫泓老師給老師們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提倡總分總的教學設計思路,使課文處理有整體感;給學生松松綁,多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要隨時了解學生學的怎樣,以便以學定教,及時改進。孩子的模仿需要指導,所以老師也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好的影響一批批孩子。
英語教學研討心得體會 篇2
自成為一名初中的英語教師以來,我對英語教學方面的許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認識。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現在要我說心得,不如說是對經驗的總結,因為我是一步步踩著前輩的腳印在前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英語很困難以及興趣不高等問題,我認為要在英語教學中注意以下三點:
一、首先要讓學生過二關:語音關、詞匯關、
在預備課程中教授語音時,我花了很長時間讓學生認識并會讀每個音標,尤其是元音。現在學生看書后的生詞時,基本可以讀出來了。然后再教單詞重音和音節時難度大大減小了。也可以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不會出現完全聽不懂的情況。平時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多讀多說,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其次,重視每天的早讀。早讀課上,我要學生大聲朗讀,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以增強記憶。我認為詞匯是學英語的基礎。而學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的“死記硬背”。“死記硬背”雖然不能說是好方法,但學語言卻離不開“死記硬背”。
二、要讓學生能理解掌握熟練運用
教師在介紹課文中的生詞、句型、語法等內容時,就已經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掌握課文中呈現出的語音、語法、句型、詞匯、慣用法等語言.材料,懂得它們的實際用法。而要學生能熟練的運用是課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這樣就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講練結合,講是為練精心安排好訓練的內容和步驟,使學生通過練習記憶.掌握語言材料。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學過的內容表達思想,,要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要給與鼓勵和指導,使學生通過運用,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更需要興趣。在課堂上,我越發感覺到現在的初中學生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長篇大論是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所以,作為英語教師,除了知識點的準備之外,認真考慮設計課堂活動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教學還有很多有效的方法,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摸索。以上只是本人任教至今一點淺薄的體會,有不當和不足之處,希望與更多的老師一起探討,以便把初中英語教學進行的更好!
英語教學研討心得體會 篇3
初中的教學內容是比高中要簡單很多,但隨著“二期”課改的推進,英語的初中版也涵蓋了很多的知識點,詞匯量也大,有些單詞連目前的高中生也無法認知,所以,教師的備課量和難度都增加了不少。而且,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烈,對新鮮事物的聯想力也很豐富,很多課本中出現的生活性詞匯在短時間內便能掌握,所以老師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付學生們提出的各種課本外的問題。另外,課本的另一特點便是內容貼近生活,所以老師在課堂中如果能夠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些實際情況予以結合,那么更加能夠產生吸引力,增加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現在,我們也鼓勵學生們多閱讀課外比較淺顯的英語讀物,推薦訂閱英語報,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加詞匯量,為今后的課堂教學做準備。
在課堂上課時,初中學生是喜歡有趣味的活動,長篇大論是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師除了知識點的準備之外,認真考慮設計課堂活動也是很必要的。預備和初一的教材內容本身就比較生動活潑,所以上課時要多鼓勵他們舉手發言,進行學生間的配對對話練習,結合課本內容組織一些小范圍的調查、猜謎,或者短小的英語小品表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初二開始,課本課文的形式漸漸與高中模式接軌,但如果上課時也像高中一樣重點強調語法知識,那么學生很容易變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據初中生的英語基礎,無法接受較為系統的語法知識,只有把語法點結合到令他們感興趣的操練中,經過多次的重復練習,才能在學生的腦中形成概念。所以,初中的課堂一定要組織的活躍一點,從而讓學生能在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雖然初中學生在學習態度和學習要求方面,與高中生相比,更加能夠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和教導,但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又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對于課文中的生詞和句型,他們有較強的短時記憶能力,可老師們都很明白,過兩、三天或一個多星期之后,遺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反復。除了把近期所學的課本內容反反復復的通過默寫、背誦進行強化之外,在新知識的教授同時,把以往幾個學期里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課堂里有機的結合,進行書面和筆頭的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內除了期中、期末兩次綜合性的測試之外,每月組織的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尤其對初中學生而言,題目難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識點的重復出現能幫助學生加強長久記憶。此外,定期進行單詞測試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學生養成經常溫習所學過的詞匯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