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精選6篇)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1
“沒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沒有人類”,這是在開講前,宣傳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話,帶著對這句話的疑惑,x大隊長的講座開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們青島市就將全面展開垃圾分類,對城市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類處理,既可以改善環境衛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資源化率,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而現在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依然沒有明顯提高,我們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這就是難題所在了。
我們將分為四種垃圾類型,可回收垃圾(藍色桶),廚余垃圾(綠色桶),有害垃圾(紅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區分呢?這些問題x大隊長提出了簡單易懂的方法:豬能不能吃呢?豬能吃的是廚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種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類不僅對于社會有所幫助,對于我們小中學生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借機學習到更多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現階段,垃圾分類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們有義務為城市的清潔盡職盡責,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我們無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對這些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將垃圾分門別類,讓垃圾能夠物盡其用,該回收回收,該處理處理,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負擔,同時也能讓垃圾再利用,為我們的環保助力。垃圾分類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堅持。習慣決定效果,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生活習慣,助推垃圾分類成為城市新“時尚”。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更需要以身作則,做好垃圾分類,為地球的美麗做一份貢獻,節能減排,讓我們生活的環境好一點!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2
“先生,扔錯了,礦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不是干垃圾。”“哎呀,小題大做,我還有事!”年輕人踱著步子快速離開,旁邊的志愿者的臉上布滿了細細密密的汗珠,伸出粗糙的大手從垃圾桶中撿起了那個瓶子。
一旁的我看得很不是滋味,自從上海開展垃圾分類以來,這樣的情景真是屢見不鮮,人們不愿意躊躇于臟兮兮的垃圾桶旁,也不愿意自覺的將垃圾分類。注視著花花綠綠的垃圾桶,我仿佛再次身處異地,耳畔中又猛地涌現了那句“我可以幫你嗎”。
去年暑假,我去德國旅游。在一個小城鎮旁,媽媽讓我自己處理飯后的紙袋。我走到五顏六色的垃圾桶旁,頓時手足無措:垃圾桶一共有七個,都有著不同的顏色,上面寫著德語,我難以讀懂。看著旁邊的德國人熟練地將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我更是感覺難堪不已。
“我可以幫你嗎?”一串不算流利的英語流入了我的耳朵。我猛地回過神來,站在面前的是一位與我同齡的小女孩,一邊向我問好,一邊將蘋果核扔進綠色的垃圾桶。“啊,請問你能告訴我怎樣處理廢紙帶嗎?”英文中夾雜著一些德語,我根本不知道她的意思。熱氣不斷地觸向我的皮膚,在她多次的解釋以后,我更加困惑。她的眼睛被太陽照得睜不開,瞇成了一條小縫。見我如此,便將我手中的垃圾拿走,將吸管熟練地揀出,放進黑色的垃圾桶,又將所有的紙袋丟入藍色的垃圾桶。她又向我介紹起了其他的垃圾桶,過程真是漫長啊,我努力想理解她的意思,效果卻不盡人意。陽光如同辣油,澆在我的身上,燥熱令我漸漸地不耐煩了。半晌,她終于結束了她的介紹,這時,她已經口干舌燥了,汗水如同膠水一般,將她暗棕色的頭發粘在她的臉頰上。我打開了深藍色的`垃圾桶,但卻目瞪口呆:所有紙質垃圾都是清一色地躺在垃圾桶中,竟沒有一點點錯誤垃圾的投放!
之前的煩躁被某種說不出的自責驅趕得不留痕跡,我深深地感到了我和她在垃圾分類上的認知的不同,她深藍色的眼睛后面,映的是環境的未來,而我的則是不耐煩……
內疚把我拉回了現實,我心底傳來一個聲音:“環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垃圾分類,它不僅是一個用來改善環境的政策,還是一種公民素質的體現!在上海這樣享有高度文明的城市,人們不應該自覺、一絲不茍地完成垃圾分類嗎?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類、學會垃圾分類,上海才能變成一座更加美麗的國際大都市啊!
垃圾桶邊,一位比我小幾歲的孩子,拿著玻璃瓶,躊躇不前,好像遇到了難題,轉頭望向我,輕輕地說了一句“大哥哥”卻又膽怯地欲言又止,我微笑著走向前去“我可以幫助你嗎……”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3
一堆垃圾被同學A掃到了墻角,A同學看了兩眼,走開了。
“自由嘍!”一段小膠條興奮地喊道。一個紙飛機抬起頭瞪了他一眼,“你可別高興的太早,沒準兒,那個同學一會兒就回來了。還有,安靜點,別攪了我的黃粱美夢。”小膠條嘟囔了一句,扭過頭去看垃圾桶,垃圾桶也冷冷地看著他:“哼,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你們全吃進肚子里,嘿,來人了。”小膠條過頭去,發現同學B走了過來,小膠條一陣欣喜,想到那個曾經用過他的同學來找他了。而同學B呢?他向著垃圾瞧瞧,好像發現了什么,又抬起頭,好像什么都沒看見走了過去。小膠條失望的向窗外看去。
“咚、咚、咚”同學C扭著胖乎乎的身子,一步一頓地走過來,但好像所有的東西都和他在做對一樣,老是把他卡住。他斜著眼望了一眼垃圾,怪笑幾聲,說:“這是那個懶鬼,把垃圾掃到這里放著?”說完便一步跨過去,留下了一個肥胖的身影。
小膠條的朋友——貝殼,突然被提了起來,嚇得小罐子“哇哇”大叫,順著貝殼往上看,是一雙臟兮兮的小手,估計是在找貝殼時弄臟了。再往上看是D同學的一張瘦瘦的臉,他一蹦一跳地攥著貝殼玩去了。
突然,一把掃帚將小膠條及他的朋友掃到了灰簸箕里,小膠條還沒來得及掙扎就被倒入垃圾箱里,小膠條嘆了一口氣,一旁的紙飛機安慰道:“小膠條,你別傷心,過不了幾天,我們就會重生,我會變得雪白雪白的,你也會變得更漂亮,我們將重新為同學們做事。”小膠條一聽,不再傷心,高高興興地和朋友們聊起天來。與此同時,許多雙贊許的目光投向了垃圾桶前站著的面帶微笑的同學E。
教室門外墻角,干干凈凈真好,如果人人都能像E同學那樣,校園將會更加美好!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4
“吶,垃圾分類手冊,學校發的,你看著辦吧!”我走進家門,放下書包,把手冊往桌上一扔,吩咐下人一般,毫不在意的說道。
“嗯,嗯”,母親連應兩聲,認真地回道,“我知道了,吃飯吧……”
青春期叛逆,這個詞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因為現在的我,也正處于這段時期。最近,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母親身上的許多缺點,對她越來越不耐煩。某些時候,我很煩躁,甚至不愿與她多說一句。
“豬能吃的是濕垃圾,豬不能吃的是干垃圾……”在校聽過垃圾分類宣傳的我,自認為已了熟于心,便信誓旦旦的告訴她,垃圾該如何分類。也許我自己也一知半解,她聽得云里霧里,我讓她復述時,她說的錯誤百出“你怎么教不會呀,煩死了……”說罷,煩躁的我轉頭就上樓寫作業去了,只留下糊里糊涂的她,手足無措。
8,9點種時,我肚子有些餓,準備下樓偷偷抱一堆零食吃。可還沒下樓梯時,就看見了母親的身影。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對我說的垃圾分類特別重視。母親拿著我丟給她的手冊,在廚房中的垃圾袋前,一個一個認真地比對,分類。我輕嘆口氣,不就是垃圾分類嗎,至于這樣嗎? “她只是閑著沒事兒罷了。”
時鐘滴答走著。終于作業寫完了。準備收拾垃圾時,我看了看表,“哇,11點了!”我隨手拿了個塑料袋,囫圇吞棗,一股腦兒將垃圾全部塞進去了。下了樓,把塑料袋往門口一扔,就算完事了。猛一回頭,母親就在我身后張望。太累了,我懶得再做什么了我也假裝什么也沒發生,轉頭上去了。
洗完澡,伸了個懶腰,準備睡覺時,卻隱隱約約聽見樓下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悄悄地走下樓梯,眼前的一幕讓我驚呆了:母親蹲在門前,左手拿著垃圾分類手冊,右手仔仔細細地分類著我剛剛扔的垃圾。她看到了我,抬起頭,對我說:“我沒弄明白怎么分類,怕給你添麻煩,拿著這個手冊,一個一個比對,就方便多了。
“看,我分對了吧!”她可能并未覺察到,淚水已然自我臉頰上流下……
回想當時腦中出現的畫面,我似乎早已感受到了母親對我的愛,但那段時期的我,似乎,又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埋怨上。母親的手有了皺褶,回憶小時候,那時的母親,一襲長裙,優雅中又有清新,甜美的笑容時常于她臉上掛著,那雙白凈的手,牽著幼小的我,走過了無數個路口,經歷了無數個成長,但母親的笑容和鼓勵,從未缺席過……
感動與慚愧,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我知道這份愛我從來沒有失去過。
夜不知不覺已經深了,我悄悄走上前去,輕輕挽起母親的手“媽媽,還是我來吧,你明天還要早起上班……”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5
光線昏暗,空氣不流通,垃圾桶周圍的氣味難聞,桶周圍還散落著三三兩兩的垃圾。這里正是我們小區的垃圾投放點。
可那個穿著綠馬甲的身影——我的外婆,卻不嫌臟,不嫌臭,迅速將周圍清理干凈,看見前來扔垃圾的居民她都熱情地迎上去,接過垃圾袋仔細檢查,指導鄰居們正確做垃圾分類。晚飯時,外婆笑容滿面地分享著她當志愿者的一天。我越聽越起勁,內心蠢蠢欲動,急忙跟同學們聯系,報名了參加小區垃圾分類志愿活動。
一在明媚陽光的照射下,我們向日葵中隊博文小隊的志愿者有幸來到水清一村與弘毅小隊的志愿者們一起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及志愿活動。穿上綠馬甲,我們開啟了今天的活動。
在居委阿姨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垃圾投放點,四個標識清晰的巨型垃圾桶已各就各位,空氣中也彌漫著一些腐爛的味道,同學們擰起眉毛,捂住鼻子,個個止步不前。正猶豫時,從遠處走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一手拿著兩個垃圾袋,一手拄著拐杖。由于我們穿著醒目的小馬甲,她徑直向我們走來。我和同學相視一笑,邁著小步走向老奶奶,可惜剛剛壯起的三分膽量瞬間又消失不見。我轉身拉了拉同伴的衣角,小聲地問道:“要怎么幫呢?”“對哦,好尷尬啊。”“你先去?你去試試?”就這樣,你一言我一句,最后我兩都成了縮頭烏龜,呆呆的立在了原地。此時同學的媽媽迅速前來援助并說道:“千萬不要扭扭捏捏,勇敢一點,順便考驗一下自己,趕緊去吧,你們可以的。”聽了這番話,我們再次打起了精神,跑向老奶奶,接過她手上的垃圾袋仔細檢查了一番,確定沒有錯誤后,才依次扔進了相應的垃圾桶。老奶奶笑呵呵的說:“不會分錯的,我可是很早就開始學習垃圾分類了……”
完成了第一個志愿活動,我們的膽大了,干勁也足了,不再害羞,不再退縮。太陽越升越高,亮黃色的陽光直射在地面上,微風吹過樹梢,使我們信心十足。看到前來丟垃圾的都沖在前頭去幫忙,有錯誤以及模糊的垃圾分類,我們也積極的請教專業的叔叔阿姨,協助居民正確歸類。環顧四周,其他同學有的在小區四處奔波著,此時的我們多么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啊……
“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共同守護綠色家園,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垃圾分類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家持之以恒,互相監督、積極配合……”“小小的行動,大大的收獲。綠色家園,從你我做起……”同樣的話,一天中不知重復了多少遍,但同學們依舊樂此不疲。
夕陽西下,一天的垃圾分類志愿者活動順利結束。我用手抹去了臉上大把的汗,看著同學。我們相視一笑,笑聲在小區里久久回蕩……
垃圾分類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篇6
我是垃圾袋,住在一個主人的家里。主人家很會用垃圾帶的,這一家人一天能用20個垃圾袋。
早晨,這一家人都會去買菜,每天買菜用的帶子就有5、6個,而且每天還買早餐,早餐又要用3、4個袋子裝,一個早上就可以用十幾個,還有裝垃圾的帶子一天都3個,十分浪費。
有一天,我被主人用來裝垃圾了,他們只用了我兩小時,早晨,把不好的菜丟到了我這里,吃了西瓜把西瓜皮扔到我這里,我還剩三分之一沒裝,主人就把我扔掉了,我還是可以用,但是他不要我了!我的主人每次用垃圾袋都是用三分之一所以我很想哭!主人沒把我用完就把我扔了。垃圾場的人把我收了起來,垃圾不小心倒了出來,而我就成了空空的垃圾袋,北風吹得搖來搖去!還時不時在天上飛來飛去,我是黑色的,在天上飛來飛去時很明顯,所有人都抬頭望我,我不高興,被別人看不一定殊榮。他們一定在笑我,垃圾垃圾真臟!我很想哭,我很想下來,但下不來,因為風實在太大了。我飄得越來越久,又有許多垃圾袋也飛上了天。難道人們不知道白色污染嗎?我們的污染可是很大的,我們是白色污染,如果處理不當會對人們身體有害。
假如用塑料袋裝食物雖然方便,卻不利于人體健康。因為當溫度超過攝氏65C以上時,塑料中的有毒物質會受熱分解,并且可能合成新的有毒物質。假如人如果長期吸收這些有毒的壞東西,肝臟、腎臟等器官可能都會會受到嚴重的損害,危害健康。廢棄塑料制涂料。告訴你銘內已有公司用廢棄塑料為原料,采用高科技的改性方法,制成單組分快干膠粘劑,目前已有多系列、多用途的產品投放市場。采用廢棄塑料生產的涂料完全符合國家關于開發、生產新型墻體裝潢材料的定位,不僅增強了建筑功能,大大降低了成本,還改善了環境污染。大家最我不要把我燒了,一但燒了就會冒很多黑煙,這些塑料袋的黑煙升到天空以后,會破壞大氣層或是臭氧層,臭氧層能幫助我們抵擋了太陽光輻射或是對人體有很大傷害,所以最好別燒哦。
假如把我放在土里,我很難化掉,甚至要幾百年,所以把我放在土里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所以沒多大也沒用。還有比這更壞的,那就是假如把我放在土里,我還會對土有害,沒有一點點的好處,所以放了還不如別放,免得對土壤受到傷害。
我是一個垃圾袋,一個沒人要的垃圾袋,一個對人有害的垃圾袋。我真得很想很想為人民服務。不過,隨著科技發展,我相信我可以變害為寶,成為大家心目中最愛的東西!不過大家也一定要節約用垃圾袋,可不能像我的主人一樣,一天用那么多的垃圾袋,還沒用完就扔了,大家盡量不要用塑料袋來裝東西,盡量避免用塑料袋,這樣地球不但會減少白色污染,還會對人們好,還會對整個世界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