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中華的文化與藝術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升華,沉淀在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刻紙,刀與紙真實的碰觸,喚醒人們的心靈,讓一份匠心回家。
春節,大大小小的大紅窗花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濃郁氣息。走在大街小巷,卻不難發現,龍鳳呈祥、年年有余,千篇一律,連邊角那一處殘缺都毫無二致。它們遺傳了刻紙的身姿,卻已丟失了一顆匠心。
溫和的陽光透過透亮的玻璃灑下一地金色斑駁,屋中的色彩仿佛也變得鮮明。迎著陽光席地而坐,腦海中呈現出文遺展覽上一幅幅細致精妙的刻紙,帶動靈光一現:何不在窗上貼上屬于我自己的刻紙,來迎接新的一年呢?起身翻找刻紙的工具,窗花的雛形便已在腦中緩緩綻放,等待著匠心的滋養。
探身膏筆,回腕落墨,淡淡的墨色在紙上勾勒出高貴華麗的百花之王。將墨綠色的墊板擺正,輕展一張柔軟單薄的大紅宣紙,將描畫好的牡丹花案與紅紙緊緊釘在一起,便是萬事俱備。取一套嶄新的刻刀,銳利的刀鋒閃過一道寒光。握緊刀柄,將尖銳的刀尖對準一片稚嫩的花瓣,只聽“噗”的一聲,刀尖穿透紙面留下一道劃痕。擦干手心微透的汗珠,穩住心神,繼續創作。取平刀,描繪出花枝細葉的'形狀;換尖刀,勾勒出花瓣邊緣的褶皺。提手,將心神凝聚到刀尖;落刀,帶來刀與紙溫柔的碰撞;轉腕,勾勒出圓滑的曲線;收尾,嬌艷的花朵舒展腰肢。手指輕輕轉動刻刀,手腕慢慢回扣,帶動手肘的重心移動;刀鋒一根根割破紙張細密的纖維,刀尖一點點脫離紙面,在一陣“沙沙”聲中完成對于傳統的傳承。紅艷的牡丹綻放異彩,指引著迷津的匠心回到心靈的深處,帶來一陣溫暖與感動。
將刻紙小心貼在玻璃上,點點金粉點綴花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商品經濟沖擊下,傳統的刻紙手工藝正一點點流失,對于匠心的傳承正慢慢淡化。親手執起刻刀,感受與紙面摩挲,讓那一顆匠心回家。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別具匠心原本是指文學藝術上的奇思妙想,但若我們能將“別具匠心”運用在生活中,或許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會多幾分樂趣。
我們班自從上初中以來成績就一直不太好,在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中不斷徘徊,其實說到底就是學習熱情不高,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都說一定要努力學,下次一定好考好,但到了實踐時還是上課依舊在走神,作業依舊在糊弄,有自控力的畢竟也是少數,如果不是家長和班主任監督恐怕連及格都很難。如此過了一年半的時間,班主任為了提升大家的成績提出了一個別具匠心的想法,積分制。
何為積分制?把全班隨機分成七個小組,將學習的表現以積分的方式表現出來,表現好的回答問題積極的就加分,作業全組全齊就加分寫的好也加分,反之則減分。也許這個方法在大多數人看來并不可行,初中正是最為叛逆的年齡,這種方法真的有用嗎?但實事卻證明了這個方法非常有用,所有人都改變了平時懶惰的姿態,作業的完成質量極高,上課的熱情和聽課效率也非常之強,連平日里從來不聽課極端厭惡學習地幾個人也拿起了課本,整個班級的學習熱情空前的高漲。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轉眼還有兩周就要到了期末考試,我們小組決定放學之后開“學習會”來互相幫助以提升成績。我的物理不太好,壓強浮力這些內容在我眼中根本就是一團亂麻,但在小組的幫助下我最終也把它弄懂了,我也盡可能的在我最擅長的科目歷史上給予小組幫助。在信心滿滿的結束了考試之后我忍不住像別組的朋友炫耀了這件事,我驚奇的發現大多數組竟然都不約而同地開了“學習會“,而期末考試的成績我班也從倒數第一升至第四,僅次于三個特長班。班主任用別具匠心的方法,即提升了我們的學習成績,又讓其變得不在無聊乏味,還團結了我們整個班級。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我們心智需要松弛,倘若不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精神就會垮掉。”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曾說。人的精神若是一直緊繃就會崩潰的,方老師在考試前帶我們做的游戲可謂是別具匠心。
要考試了,大家都拼命復習,仿佛心中繃著一根無形的弦。“這次考試非常重要”,各科老師都這樣說,并且加大了作業量,一時間我們忙得不可開交,繁重的學業壓力讓同學們就像被壓在書山之下,墜入學海之中,直喘不過來氣。
臨考前兩天的班會課上,方老師帶著精疲力竭的我們做了幾個別具匠心的小游戲。第一個游戲是敘述猜圖,老師將我叫上臺,讓我只用語言描繪圖片中幾個胡亂擺放的幾何圖形的位置。我心想簡單,十分流暢的一串以上到下的順序把圖形的位置全部都講放了,然而許多同學都沒有跟上,由于游戲規則規定其他同學在過程中不能問問題或者交流,因此就在座位上叫苦連天,我有些后悔,想再說一遍,可方老師已經宣布游戲結束。
進入下一個環節,老師讓我們大家都談談心得體會,有同學提出了我說得太快這個問題,我領悟到要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有同學提出我的邏輯是自上至下,可他的習慣是自下而上的思維區別,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要耐心的對待別人,因為我的所言所行會他人而言是不盡相同的,是需要適應的。我則提出了當我想要再說一遍卻發現沒有機會了,感悟到機會是不等人的,要好好珍惜,把握好每一個機會。方老師這別具匠心的游戲不僅讓我們放松下來,讓我們緩一緩疲憊不堪的身心,還讓我們在娛樂中學到了人生的道理。
其他幾個游戲也是十分歡樂,班里的每一個人都很開心,在那次班會課上,我們有時拊髀雀躍,有時冥思苦想,還有時放聲大笑你言我語,讓人身心愉悅,如釋重負。這次游戲不僅讓大家受益不淺,也讓我們更有力氣對應對緊張的學習,真是別具匠心。
雖然只是老師安排的一個小游戲,但讓我們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學習,還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學與樂結合的如此融洽,真是別具匠心。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4
青石窄巷掩映的斑駁光影,召喚朦朧記憶里的匠心。咫尺小巷里純粹的手藝,讓行走在流彩街市的我,銘記純乎一心的那一瞬。
這是城市邊緣保留下的藝術品,一條古樸的街。
每當我從這里經過,每一個生活畫卷都鐫刻在記憶里,每一個瞬間皆留痕無聲。
是躺在藤椅上微瞇著眼打盹兒的老人,是放學后在地上跳格子踩光圈的小孩,閃耀著純粹的碎金,亦是對生活專注的匠心。
她是這純粹生活里的純粹個體。黃昏時分,沉醉的晚霞中,她跨出門檻,胸前端著一只小瓷盆,不疾不徐地走進街角面粉店。酡紅的夕陽染醉一條街,她才從面粉店出去,帶著一身的白面粉回家去。
陽光與煙霧交融,清晨的霜冷還未褪色,不知是誰家雞的啼鳴,她約好一樣,推開門扉,倚在門檐,布滿老繭的雙手在陽光下泛起淡影。
昨天她黃昏下前來又歸去的身影印在我的腦海里,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近,又摸不到的虛無飄散。
我終于第一次和這里的匠心相遇,近在咫尺,又似乎感到久違的疏離,是喧囂的快節奏生活,讓我從前有著對匠心的忽視與漠然。
她微笑著朝我輕輕揮手,手上還沾著清新的水珠,干凈的晶瑩,風月的明亮。
“快過來呀,來做薺菜餃子。”
她招呼著我,緊挨著,坐在鈍著棱的門檻上,沒有想象中的擠壓,卻成了溫和的按摩。
擼起袖子,卷起紫色碎花的袖口,她把瓷盆放在我倆中間,瓷盆里的肉餡,散發著薺菜的清香。兩雙木筷依靠在盆邊,她在一疊餃子皮上輕輕摩擦,捻下一張方方正正的白面餃子皮,嫻熟地托在掌心,另一只手在瓷盆中攪拌,揉著軟糯的餡兒,像母親的手,溫柔,緩慢,仿佛把餡兒揉進匆匆歲月里。她專注的神情,細致的撫摸,把庭院的清香散開。
我小心翼翼地學著她,手在餡中不停地畫圈,那柔嫩的感受,親吻我的雙手,香味與純粹匯聚著生命的匠心。
那一刻,咫尺匠心在我心中鑄就,讓我感受到純粹的厚重感。也許是簡單,也許是純粹,也許是專注于一件事的真切與緩慢,才會把匠心淋漓盡致地在青石巷上演著。
生命中每一個瞬間的經歷,都讓我秉持著一顆不變的匠心,在醇厚的本質里,釀造出別樣的韻味。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5
上下五千年,中國曾引領著一個時代的制造行業發展,精密探測的地震儀,深埋千年依舊鋒利的古劍,無不彰顯著當時頂尖的工業技術。然而反觀現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廠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練度或擴充人力來提高產能,卻無絲毫創新之法。中國工業已然被稱為“世界加工廠”,長此以往,中國工業將無以為繼。近日,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理念風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戰略讓國人悚然驚醒。
德國制造業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國在已有頂尖工業水平上的持續創新力以及德國人專注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熟練無失誤,僅以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里,精益求精乃為“工匠”。中聯重科作為全球工程機械先驅企業,不斷有新型產品的技術參數突破世界紀錄,每年的專利發明質量和數量也都遠遠走在其他企業前面,創新研發力度不可謂不強。但作為基層員工,如何在管理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工匠價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必須思考的問題。
先成為一個優秀杰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一環,要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的工作無差錯無拖延,需要耐心、細心和決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多堅持,多努力,對待工作和同事不驕不躁,始終如一;細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后成為一個自我升華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職工作完成后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并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升華。
企業作為員工發展共同體的同時,也是員工價值體現的重要載體,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長久以來,日本老字號企業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議,他們怎么能從一瓶小小的醬油,看到一個巨大生態鏈的延展?因為背后的素直之心,對自己事業的執著精誠之心,對自己職業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純潔無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經不再是賴以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義和最高追求,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靈魂所在。
“教書匠”歷來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直到20__年高考作文出現,老師們才了解到“大國工匠”的風采。看來,在教育領域里提倡工匠精神確實是時代的需要。
聽了南京師范大學王加強老師的“重拾工匠精神”,很有感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教育界花樣翻新地進行改革、嘗試,以致于教師們把教育教學的形式、技巧當作了最主要的東西,如此即是丟失了“本”。教書教書,教師的“本”就是“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錘煉和打磨。
所以,在我看來,重拾工匠精神的第一要旨在于回到教育的根本,而不是耍花架子、玩教育技巧、賣弄一知半解的理論!
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物欲的誘惑特別多,教師們也往往在駁雜陸離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沒有了精神信仰,沒有了矢志如一的追求。“重拾”即要求我們從精神上戰勝世俗的喧擾,讓教師尊嚴的旗幟重新飄揚起來!
沒有精神的個人是沒有未來的,沒有精神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不能“傳道”的教師隊伍也違背了教師應有的“工匠精神”!而“傳道”則要求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對“道”的堅守,這也正是所謂的“重拾”的涵義。
第三,“工匠精神”要求專心和持久。這不但是個人的問題,更是教育體制、教育機制的問題。能不能營造一個利于教師沉下心來搞業務的氛圍,是一件大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呼吁,教育改革不要只在形式上喧擾、沸騰,更要從根本上關心、關注、關懷、培養、塑造優秀教師和教育家!這是保障。
當然,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希冀和抱怨。不能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全寄托在客觀上,我們也要做“蘇東坡”突圍,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價值。教育是大事,從我做起,把它當成自己終生意義的旨歸,也就自然會心止于此、心棲于此!
既然是“重拾”,當然難!
第一難在觀念的改變!從不讓教師當教書匠,而要做教育家,到我們要重拾工匠精神,這本身就存在一個理論上的謬誤,需要從心底圓潤其說,才會心悅誠服地接收。而現在說做好了教書匠,才做得了教育家,實在有點“騙人”的味道!為何一定要做教育家呢?!
第二難在行動上的改變。失去了的東西想要尋回,往往是枉然的。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工匠精神也許是“不合時宜”的。它能解決溫飽嗎?能賺錢嗎?能換來幸福和快樂嗎?實用主義扎根在心靈里,如同蕪草,實難剪出。喊喊口號,大家都會,而且不吝惜嗓子,但落實到行動,難啊!
第三難在社會風習的影響。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教師也是如此。讓教師如同車間工人那樣很少接觸世俗社會,每日打磨零件,是絕無可能的。社會的文明程度從來都是影響教育的幕后“黑手”,讓教師成為匠人,在機械的工作中堅持,在單調的打磨中奉獻,又怎么能使簡單的事?!專家們尚且很難做到,又怎么能苛責普通的一線教師呢?!
還是用屈子的話結尾吧: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匠心筑夢,技能報國心得體會范文 篇6
與工匠精神相對的,則是差不多精神,滿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我國制造業存在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現象,多少與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顯現有很大相關。
工作是一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么精神?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而這就是工匠精神最純真的呈現。工匠精神在歐洲,是象征著瑞士鐘表的品質,以及德國工匠的嚴謹與精確,工匠精神之于匯嘉,則是服務第一,其他都是第二。很多企業都在追求做大,做強;很多員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試問: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業做到極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極致,這事業就是我們全方位的去考量這個案例的時候,不難發現正是我們在每個小細節上的到位,才使得顧客得到了家式貼心服務的感受,我們立體的愛才能與顧客產生感情鏈接、心靈互動、價值分享。我們的心靈財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也得到了成長。這不正是我們的所求嗎?而工匠精神這本書,教給我們的'也不正是:專注產品、重視積淀、享受過程,這正是工匠精神與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間最大的差別。他們身上或許會少了商人的敏銳,但他們卻多了一份對事業的執著。他們喜歡手中所做的事勝過這些事情給他們帶來的錢,他們更熱愛自己生產的產品,而不是產品帶來的利潤。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努力創造新的管理模式。當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贏利而做的時候,時刻執行著這種極致的工匠精神,支撐著在追逐夢想的旅程中穩步邁進。
書中很多的道理可能我們都似曾相識,但是: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于:幫助每一個人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如何樹立正確的工作觀?首先我們得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選對的?還是選貴的?這是一個問題,是一個連哈姆雷特也會糾結的問題。工作不僅僅是我們賺錢謀生之道,更應該是我們追求目標,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明確目標,把夢想當做信仰。這句話很對,我們需要擁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目標。明確這個目標以后,我們就需要尋找方法,達成目標,實現夢想。工匠精神的價值在于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專注、一絲不茍且孜孜不倦。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于真正的踐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用一生為代價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種純粹的偉大。擁有修行的狀態,才會帶給一個人無窮的力量,無窮的熱情,無窮的創造力,無窮的熱愛,無窮的收獲;擁有修行的狀態,才能讓你的生命沉淀下來,才能讓你拒絕身邊無窮無盡的誘惑,才能抑制你的貪欲,才能讓你專注、聚焦,才能讓你把簡單的動作練到極致就是絕招,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演講家,他們步履匆匆、高談闊論,仿佛一切盡在掌握;卻缺乏好的工匠,就是那些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企業和人。但正是這樣的企業和人,才是我們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石。
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線索和答案:用工匠品質照亮前行的道路堅持、樂觀、勇敢、目標明確并為之努力,這就是工匠品質。前行的道路上,從來都是布滿荊棘,從一開始的勇往直前,迎風奔跑,到路上的跌倒和周遭的嘲笑,工匠們都會接受,他們用耐心化解憂傷,用堅持戰勝孤單,用快樂笑對過往,用忍耐支撐夢想。因為他們明白,不管經歷快樂還是痛苦,都只為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多一些風景欣賞。也許,現在我們正在戴著瑞士的手表,開著德國的汽車,回家時享用著日本的家用電器。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產品是如何傳承至今的呢?我想答案每個人都應該很明了,這些產品的生產企業多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員工大多具有工匠精神。其實,我們也能具備工匠精神的品質。我們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更要熱愛自己的企業,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能單純地把工作當作是一種賺錢的工具,而是要樹立一種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精神,對所從事的事業和生產出的產品及服務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要形成一種與企業文化想匹配的價值觀,并由此更深層次地推動企業的內在動力,不斷超越自己,將自己與所從事的事業、企業建立起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用工匠智慧雕刻我們的未來:學習使人進步,改變使人更加睿智,反省會讓人站在更深遠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我想,沒有什么比學習、改變和反省更好的詞匯來形容工匠的智慧了。我們所在的行業,正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不想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就要不斷適應新的發展方向,嘗試新的發展模式。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件藝術品都需要工藝師的精雕細琢,每一頓可口的飯菜都需要廚師的合理搭配,每一件舒適的衣服都需要設計師的匠心獨運。他們用自己的技藝去雕刻著自己的人生藍圖,我們為什么不能呢?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用工匠的品質、精神和氣魄雕刻我們的未來,安裝的未來,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