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新生志愿者心得(通用3篇)
接待新生志愿者心得 篇1
上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從熟悉、自由、寬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師以及具有約束力的集體生活,這的確會給幼兒帶來不少壓力。由于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他們稍不合意就會發脾氣、大聲喊叫、哇哇哭鬧。因此,如何讓新生入園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幼兒園教育中所不可忽視的。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對新生入園幼兒情緒的穩定,效果較為明顯。
一、做好熱情接待工作
新生入園前家長一般都會帶幼兒來園參觀,這時作為老師的我們應熱情的接待他們,盡可能的多了解幼兒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和家庭環境、父母素養以及他們在對待幼兒教育問題上所持的觀點等,并做好記錄。通過初步了解教師再主動的接觸幼兒。
首先親切自然地進行自我介紹,允許幼兒稱呼自己阿姨,因為“阿姨”比“老師”更容易讓孩子感到親近。 然后叫叫幼兒的小名,牽牽他的手,通過身體的接觸使幼兒對教師產生好感。 和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歡的玩具,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教師還應善于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如他喜歡玩什么玩具等,向家長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及飲食愛好,以便教師在幼兒園做好孩子的護理工作。
讓孩子看看幼兒園有滑滑梯、海盜船、小飛機等大型玩具。讓他們哥哥姐姐怎樣唱歌、跳舞、做游戲,他們就會覺得幼兒園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產生“想上幼兒園”的欲望。同時,可建議家長在家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解幼兒園,另外,還可指導家長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臉、上廁所等;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兒生活,使幼兒的生活鐘與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相吻合。
二、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依戀感
在陌生的環境里,幼兒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依戀感,則是形成安全感,那么,如何讓幼兒從父母的依戀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從而使幼兒更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呢?
首先,老師要始終在幼兒身旁細心照料,讓幼兒感到時時刻刻有老師存在,這樣他們會感到安全一些,幼兒早期觸覺較為敏感,多與幼兒肌膚相親,如拍拍幼兒的小腦袋、拉拉幼兒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說幾句悄悄話等,都讓幼兒對教師產生深深的親切感和依戀感。其次要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語言勸導幼兒。孩子有哭鬧行為,應和顏悅色地加以勸導,決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惡狠狠的語言去恐嚇孩子,如“再哭,把你送給公安局叔叔”;“再哭,把你一個人鎖到一間屋子里去”等恐嚇性語言是必須禁止的。這樣做或許一時也能奏效,但要知道這會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對老師抱有畏懼感和不信任感。其次,教師應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游戲,喜歡玩什么玩具,喜歡和誰做朋友,能讓他們做的事情,盡量讓他們去做,并在其行動中盡量能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一旦受到表揚,就會很高興,很得意,孩子也會順從老師的教育,服從老師提出的要求,逐漸對老師產生依戀感。
三、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教給幼兒一些生活技能和知識
新入園的幼兒不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喝水、吃飯、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樣隨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規矩。這對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的三歲左右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老師不能遷就孩子不正當的要求,要適當地進行教育,教給他們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學到本領。此外,教師要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多開展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玩”是幼兒的天性,滑滑梯、拍皮球、唱歌,跳舞、畫畫是幼兒最喜歡的,因此教師可多帶幼兒去玩滑滑梯、拍皮球,教一些孩子喜歡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詩歌、故事、舞蹈,這樣既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這些游戲活動轉移幼兒想家想父母的情緒,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愉快地生活、學習。
四、鼓勵家長共同配合
幼兒園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環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們在幼兒園時已逐漸適應集體生活,但每當晚上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幼兒園,孩子們又是哭鬧成群,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在家時可多給孩子們講講幼兒園有趣的事情、給他們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師指導孩子按照幼兒園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動,千萬不能包辦。如對不肯午睡的孩子,在家也要讓他養成午睡的習慣等。
新生入園幼兒哭鬧、情緒不穩定是普遍存在的,但我們怎樣盡量讓孩子較快地穩定情緒愉快地上幼兒園呢?這在于我們老師怎樣去用心地做,我相信只要我們用愛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和關心愛護幼兒、教育幼兒,孩子們是會很快是適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張張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笑臉。
接待新生志愿者心得 篇2
也許這份工作很枯燥,僅有測溫、記錄等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份工作卻很有意義,這份工作保障了人們的健康,保障了區域的安全。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了解到志愿者服務活動培養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培養了我們的極限和耐力,同時讓我們認清了自己的潛力,自己的定位。當我們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們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體現了自己生命的分量!志愿者不是單純的奉獻,在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收獲很多。懂得思考人生的態度,懂得看待人生的機會。歷煉了自己,磨練了意志。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將更有勇氣,更有智慧的去看待矛盾與挫折。去發揮自身優勢,面對社會,面對世界。心平氣和地做出一些選擇,確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目標,服務社會,傳遞愛心、傳播文明,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疫情基本上得以控制,國家也在逐步恢復往日的繁榮,人們生活也已經回歸正軌,都離不開每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個走在前列的志愿者,與每個自我隔離的群眾共同努力所帶來的勝利。
接待新生志愿者心得 篇3
我懷揣著夢想,來到了麟游縣這片美麗的熱土。不知不覺中,我已在麟游縣交通運輸局出納崗位干了1年多時間,在這1年多時間里,我工作著、學習著、生活著、感動著、收獲著。
一、心路歷程
剛來那幾天,經常去外面吃飯,面對縣上有些人的不理解或者誤解時,我會耐心地解釋什么是志愿者,我為什么會來當志愿者,可到后來,發現很多人不理解,我就默默記著并開始思索為什么呢?后來,我想通了,只有我們干出了成績,用我們的行動才能更好地解釋什么是志愿者精神,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才能夠被大家理解。
20xx年8月我有幸在縣上組織的九成宮研討會及第二屆書法大賽上服務,后來,陸續參加的槐花節賞花活動、學雷鋒活動、全民登山運動、旅游景區講解員、敬老院慰問老人等多項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盡情揮灑自己的青春,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在這些活動中,我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協調、學會了互助、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很多,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增長了知識,豐富了人生閱歷;在這些活動中,收獲了酸甜苦辣,更多的是收獲了理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知道,我的付出大家看到了,大家理解了,我也就知足了。
二、工作之路
絕大部分大學生志愿者都被分配到各個單位的辦公室,負責收發文件及其日常工作,而我也有幸負責這些事務,但我還有一項工作那就是出納工作,這也是我與別人不同的一點。
我學的是教育技術學,與會計專業相差甚遠。單位領導能把我分配到這個崗位,是對我的信任,帶著這份信任,開始了我的出納工作之路。在工作中,多虧單位同事的理解與支持、幫助,更多的是我們科長就像大姐姐一樣的教我會計知識,教我待人之道,教我為人處事,我在他們的關心幫助下,很快掌握了出納工作的相關知識及其相關流程,我感謝我的同事讓我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隨著對業務的熟悉及其單位的深入了解,領導也會開始分配一些專人負責的事務讓我自己處理,只有將一件事從頭至尾做完,你才發現每件事都不是那么簡單,而自己也會學到的更多。比如我負責的陜人社發145號文件,關于城鎮養老保險事項,從最開始的參加培訓會,學習了解政策到與我們二級單位相關負責人聯系,及至最后環節,我們單位相關的職工拿來保險有關資料,報送人社局審批等各個事務需要自己考慮,全面思考、協調,不懂就向老同志學習,這些手續辦好后,聽到職工給你說聲謝謝時,你會感覺到我很幸福。雖然這些事是我應該做的,但內心地喜悅只有自己更能體會。
在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感謝我領導的關懷和同事朋友的幫助,讓我能盡快成長,讓我也能從學生的角色正式進入工作的角色,我感謝他們給我這個平臺盡情發揮我的能力。
三、感悟之多
感悟心酸,那是因為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在工作、生活中看見那些需要幫助,讓人心碎的人和事及其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時,我會因為自己能力不夠,知識不夠淵博,自己個人太渺小,心有余而力不足,無奈而心酸!
感悟淚咸,那是因為我作為西部志愿者,在服務工作中,流過汗,也有過淚水,有過委屈,甚至是抱怨,在淚水和汗水中感悟人生的咸味,感悟到了淚水和汗水的價值!
感悟心甜,那是因為我作為西部志愿者,因為我們一點付出,大家周圍身邊的點滴變化,特別是身邊人對我們的理解,對我們的支持,對我們的認可,心理上被幸福充滿,感悟到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感悟到這是我們一生財富的沉淀!
感悟火辣,那是因為我作為西部志愿者,感受到了我僅僅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情,當地群眾卻給了我許多火辣的贊揚,感受到了組織對我們的信任,當需要我們時,我們第一時間感到的熱切,這許多的贊揚與信任,都鼓勵著我繼續向前!
在這里,我作為一名西部志愿者,麟游給了我發揮的空間,給了我展示的平臺,讓我有幸品嘗著、感悟著,這就是幸福!
“到西部去、到災區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帶著這口號,帶著這份信念,帶著這份感悟,我會繼續激勵自己勇往直前,揮灑青春,多做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