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入黨心得體會匯編(通用3篇)
優秀入黨心得體會匯編 篇1
4月22日至24日,局黨委舉辦了“園林局科級干部培訓班”,本人在參加過程中,認真聽了各位領導的精彩講課,并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節的學習,使我對xx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講話有了更深的理解,F結合“入黨為什么、為黨做什么”討論主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感觸和認識。
“入黨為什么”這個問題,我想每個黨員入黨時都會有所思考。不否認會有人認為加入執政黨有利于升官發財,但大多數人入黨的內在原因是忠誠地信仰共產主義,是真誠地希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然而,入黨不是一時的事,從思想上入黨是一生的追求,入黨后我們是否一直保持著純正的動機,始終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培養和教育,不斷增強黨性鍛煉,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呢?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自省,我認為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是有所欠缺的。在新形勢下,為使自己成為思想先進、工作過硬、品質優良、作風嚴謹的真正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將以端正入黨動機為基點,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把自己工作融入這一理想之中。二是不斷地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加強學習,不斷改造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政治、道德、紀律、作風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加強自身的黨性鍛煉。三是爭做表率,按照黨員的標準,在群眾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從一點一滴的實事上做起,成為一名真正在思想上入黨的合格黨員。
關于“為黨做什么”,最近在重新學習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中找到了榜樣。我認為像焦裕祿那樣,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為黨旗添光彩,為群眾謀利益,立足本職崗位,愛崗敬業,是起碼標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決心把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經受鍛煉考驗的新起點,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不懈地學習,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要求,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走在時代的前面,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二、全心全意服務于群眾,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黨的根本宗旨永遠不能變,作為黨員必須時時處處維護群眾的利益,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平時期我們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職責。
三、立足本職工作,奮發進取,在當前的工作中,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就是要集中精力、聚精會神地將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搞好、搞實。要通過活動讓黨委系統的基層黨組織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多辦惠民利民實事,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確保活動取得扎實成效。
四、改進工作作風,做到求真務實,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埋頭苦干,竭心盡力為黨建事業添色增彩。想問題、做事情多想想基層需要不需要,要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多在那些打基礎、管長遠、固根本的工作上多動腦筋、花氣力,堅決摒棄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不實作風。讓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工作中扎下根。
優秀入黨心得體會匯編 篇2
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經全面推開。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內教育的再動員、再深化,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入黨不是鍍金,入黨更不是砝碼。入黨是對人生的一次重要規劃,更是對終身履行黨員權利和義務的一項莊嚴承諾,是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承諾和誓言,黨員不管到哪里都能夠始終做到四個字—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在起點許下的夢想,是渴望抵達的目標。夢想是一個人出發的起點,每個人的人生開始,都不缺乏各種各樣的夢想,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磨礪,讓我們越來越執著于眼前,淡忘了曾經的愿望。不忘初心,才會讓人知道,我們從什么地方來,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管在怎樣的年齡,都有踏上征程的勇氣。入黨為什么?就是每一位黨員應時刻牢記的那一份純潔的初心。入黨為什么?就是要立足本職,以身作則凝聚崇儉抑奢的正能量。入黨為什么?就是要在為群眾服務的生動實踐中歷練胸懷、錘煉黨性。不忘初心應體現在振奮的工作狀態和精神狀態中,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充滿正能量的陽光,也就是黨員要有三種“魂”。
黨員需要有的第一種“魂”,簡單地說就是三個“專”。專心,把每一項工作都當成事業,不討論該不該我干,討論更多是該如何干;不比較工作干得多少,比較更多是工作干得多好;不關心獲得提拔的速度,關心更多是能力提升的高度。專注,把每一項工作都當成考試,不考慮如何交作業,考慮更多是如何拿高分;不討論如何過關,討論更多是如何出彩;不放棄優良的作風,放棄更多的是休息時間。專業,不是做專業的寫手,而是做專業的“多面手”,無論是上班的路上、吃飯的餐桌前、還是下班的聊天,討論最新文件的解讀、最新政策的思考,無論是講話精神還是時事熱點,都能夠用覆蓋多個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論證和講解。
黨員需要有的第二種“魂”,簡單地說就是三個“精”。精心,主要是工作和生活上的精心指導關愛,精心關愛自己更精心關愛別人。精確,保持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絕不“馬虎”也絕不“將就”。精準,對狀態有精準的保持才能對結果有精準的把握,對精神有精準的理解才能對工作有精準的思考。
黨員需要有的第三種“魂”,簡單地說就是三個“迷”。迷上讀書,將學習變為常態變為習慣,時刻學習充實自己,迷上學習、迷上讀書。迷上練筆,抓住一切機會提升寫作質量,提升練筆效率,從而更加習慣于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將數量提升為質量。迷上開口。敢于參加討論、樂于表達自己,有信心也更有希望地帶著干勁、帶著理想的沖動去干事創業服務群眾。
優秀入黨心得體會匯編 篇3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外閱讀指導,我發現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師首先要在課外閱讀指導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增知啟智,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要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根據不同學段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提供其所喜好的讀物。第一學段的孩子,大多是6—8歲,他們的社會交往比學前兒童廣泛,語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能有條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聽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在這一時期,盡管孩子們對故事的內容,只能以自己的觀點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確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蘊含的真正意義,但是,這個階段卻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頂峰時期。他們開始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對是非善惡也有自己粗淺的認識,他們喜歡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樣子進行一些社會模擬活動。這期間,孩子對模擬社會生活的動物世界的故事書、童話、寓言、卡通等圖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強、通俗易懂的書籍十分感興趣,教師便應及時為孩子推薦,提供這類讀物,以滿足其閱讀的渴望。提供節奏感強,富有變化和趣味的讀物。
第二、應根據不同學段孩子的身心特點,組織適合孩子的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第一學段的孩子識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長久,自主閱讀能力較差,這期間,教師可采用為學生讀故事,再讓學生復述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尤其要強調的是,在為學生講故事時,應讓學生也盡可能地看文本,這樣,可以讓學生多認識漢字,刺激其閱讀的渴望。第二學段的孩子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閱讀能力有了提高,他們逐漸發現閱讀是自己的一種享受,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閱讀,然后與別人交流、討論。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學生個體閱讀為主,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并組織各種讀書比賽或故事演講等,保持學生旺盛的課外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