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科見習心得體會總結(通用3篇)
傳染科見習心得體會總結 篇1
今天出科了,剛剛從醫院科室跟老師查完房回到住處,習慣性的打開電腦,來到最喜愛的丁香園論壇,記錄這一星期在傳染科實習階段的感悟,姑且稱之為小結。
這周我去的科室是傳染科,由于是新科室,所以必須自己找科室,找主任。但是醫院是新建的,而傳染科是獨立出來的,因此對于我這個還不太熟悉醫院環境的實習生來說,還是花費了一些時間找科室的,我按照指示牌標的指示,好不容易找到進門的入口,傳染科真的像迷宮一般,估計是為了醫務人員和患者隔離的需要吧。好不容易來到醫生辦公室,已是到了交接班的時間了。找到一位老師,拿了鑰匙,迅速穿好白大褂和口罩,來到護士站,神情專注的聽交接班的內容。其實剛來,病人都不熟悉,聽的糊里糊涂的。交接班后,我找到主任,說明情況,主任分配了帶教老師,叫我馬上和老師去查房。當時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跟著老師去查房了。查完房,回到辦公室,老師就忙著開醫囑,寫病程記錄了。由于這邊醫院都是用電子病歷的,所以化驗單,檢查單都不需要我們實習生寫的。我覺得有必要熟悉病人的病歷,于是向老師要了賬號和密碼,看病人的基本情況,熟悉病情。初次來到住院部,真的是需要適應的,以前只是見習,現在輪到自己實習了。雖說流程都還明了,可也要自己琢磨。當看到病歷,化驗單,檢查單的時候,真的是有些發懵,信息量太大了。感覺到理論的嚴重不足,幸好《診斷學》,《傳染病學》是隨身攜帶的。不懂的地方,可以迅速查書。而且一本便箋簿是必須的,可以抄些藥名,掌握用藥,然后摘抄病人的信息,查房的時候就不會沒收獲了,藥物等在晚上回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記住。
老師忙完之后,差不多空閑下來,就給我講來傳染科的實習目的是了解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然后列舉了如病毒性肝炎,肺結核,各種菌痢引起的腹瀉,發熱等癥狀和疾病。雖然沒細講,但叫我回去翻書。然后叫我不要把自己定位于實習生,要把自己看作是住院醫生,每天早上早點來科室給病人量血壓,測血糖,注意生化指標,然后說貼化驗單是需要我做的。下午她休息,還叫我跟著其他老師收病人。老師的話,我一字不落的記在心上。后面幾天我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量血糖,護士說她們會測的,不需要我來。
還記得主任叫我貼化驗單時,我的手足無措,因為以前真的沒貼過,所以有些發懵,老師說按檢測的時間先后來貼,然后注意各指標的變化。還好這東西好容易上手,一學就會。
可能是由于上星期在門診,自己感覺臨床思維訓練不到位,所以這次來住院部,我是抱著要訓練自己的臨床思維的想法來要求自己的,不過這是個長遠的東西,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和見效的。中午,吃過午飯,在科室里瞇了一會,可能是上星期有些感冒,頭有些昏昏沉沉的,不過我還是堅持看看書和背單詞。然后打開電腦看病歷,畢竟病歷是最能提高自己的知識的東西。看到不懂的就翻書。下午還來了新病人,跟著另一個老師就去了,看老師問病史,做體檢,下醫囑,寫入院記錄,因為我是剛來的,所以老師沒讓我寫入院錄,我就在旁邊看書,自己學習該怎么寫。
接下來的幾天,早上跟老師查房,看醫囑,化驗單,各種檢查單,偶爾幫忙接接電話,還有就是看書。昨晚是我第一次跟老師值夜班,我跟老師說我明天要出科了,老師說今晚給我再講講病毒性肝炎和結核。雖說這在學校我們上課都講過,但到這時候也忘了不少,老師給我補了好多知識。晚上一個人回宿舍時,再把老師講的內容和在科室看的內容回顧了一遍,慢慢提高吧。
這一周來最大的收獲是1,看了一次胸穿,當老師的助手,雖然不,能自己上手,但感觸也挺深的,這是一個結核性胸膜炎伴肺部感染的患者,這次抽了150ml左右的胸水,以前出現過胸膜反應,這次還好。雖說我們也要掌握這項操作,但老師說現在醫療環境不好,讓我們實習生動手的機會就少了。不過操作前真的得把步驟和適應證得掌握好。2,見到一個猩紅熱的患者,這個以前也是很少見到,我們老師上課都沒提過。主要癥狀是咽痛,發熱,皮膚出現雞皮樣丘疹,“草莓樣”舌等典型癥狀,還需與麻疹,藥物性皮疹等鑒別,治療藥物為青霉素。
短短的一周很快就過去了,也經歷了一些實習生需要碰到的事,比如說給老師打飯,第一次值夜班,幫老師干活。我覺得只要心態好,這些都是小事,等以后回顧這段生活,我想這也將是一段美好的回憶。畢竟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幫老師多做點事,老師也愿意教你,在此謝謝我的帶教老師。
早上給老師簽了字,一起查過房,回去時和老師說下周我要去放射科了,老師告誡我說片子要多看,不懂的地方要多問老師,片子要多對照著正常的看,看多了,慢慢就有提高的。
希望下周也收獲多多吧,加油!
傳染科見習心得體會總結 篇2
時光如逝,轉眼間實習已經4個月了,回想第一天我們背著行李跨進合肥鐵路醫院大門時,從這一刻“它” 就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這將是我與它共同生活一年的地方。
在這4個月的實習中,我在傳染科實習。在這期間,我學到了許多實踐操作知識,作為一名護理人員,一名當代護士就應該具備這些臨床實踐和深厚的理論與扎實的操作。
當我們剛踏入學校的第一天,老師就和我們介紹了關于護理工作的性質。這是一項服務性行業,對我們的要求也比較高。它要求我們在工作時要面帶微笑,踏上實習的旅途,走入醫院,老師再次強調微笑的重要性,經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才真正體會到,要在工作中面帶微笑,其實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因為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總會有不順心的事,但因為我們是護士,我們接觸的是病人,他們本身就處于疾病狀態,心情肯定已經很不好。他們肯定不想再看到一個面無表情的護士為他們服務。因為我們在工作時,我們是屬于病人的,所以我們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緒帶入工作中。
微笑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我相信每一個的微笑,都會給病人帶去或多或少的快樂,或許能為他們減輕一些痛苦,難道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微笑,還能化解人們之間的一些誤會,讓人們和氣地相處,記得在實習過程中,有一次,有位爺爺他看上去很嚴肅,對周圍的人也很少搭理,開始我也認為他不喜歡我們,但通過一次操作中的交流,我發現這為爺爺其實很好相處,這或許不用通過太多的言語來表達,只是我們的一個微笑,就能有這樣的效果。所以,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微笑吧!
既然微笑可以給我們這么多快樂,那就讓我們每天都展開燦爛的微笑,開始我們一天的工作吧!
傳染科見習心得體會總結 篇3
一個學期的溝通技巧課程結束了。通過這個學期的學習,使我們明白了溝通技巧的重要性,讓我們知道了人類任何活動都離不開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你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課程開始的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一個人成功的因素:75%靠溝通,25%才靠后天和能力。在人類的生存活動和社會活動中,“溝通”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我們只要多留心周圍的事情,便會發現,任何情侶、夫妻、家庭、親屬、鄰里之間以及商業、社交、公務、管理活動都離不開與人溝通。從一般意義上講,溝通就是發送者憑借一定渠道(亦稱媒介或通道)將信息發送給既定對象(接受者),并尋求反饋以達到相互理解的過程。
溝通,不僅僅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還有夫妻之間的溝通,朋友之間的溝通,可以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要與人溝通。而且溝通的方式也很多,常見面的可以當面溝通,不常見的可以電話或是短信的形式來進行溝通,會上網的更可以通過網絡來溝通,甚至連肢體語言也可以進行溝通,良好的是造物主賜予我們美好事物之一。良好的溝通可以使父母及時的了解孩子的狀況,能夠更好的來幫助孩子,孩子也能通過溝通來了解自己的父母,從而達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和睦相處,是幸福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點,而且我認為現在人們現在所說的代溝,就是平時缺少良好的溝通,大家都是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就算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但只要多溝通,還是能更好的相處。
溝通可以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其中語言溝通僅占7%,而非語言溝通卻占93%。溝通不僅是人類親和動機的需要,還可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溝通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淺層溝通和深層溝通。一旦確定了溝通目標,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溝通形式以達到該目標。溝通和管理一樣,沒有最優答案,只存在滿意解答。溝通技巧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廣泛。它包括聽話的技巧,交談的技巧,辯論技巧,演講技巧,說服的技巧,談判技巧,團隊溝通的技巧,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工作中的溝通,跨文化溝通和現代溝通手段。
其實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別人都喜歡聽你對他說關心的話,贊美的話,感謝的話,認同的話,或是給他信心的話,而不是硬碰硬的和他說話,硬碰硬的說話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去年過年回家的時候我和同學去商場里買衣服,因為是過年買衣服,所以人很多,售貨員都忙不過來了,這時候一位阿姨匆匆忙忙的來到這邊對著售貨員大喊:“喂,小姐,我買東西,快點,快點過來啊你!”她見售貨員沒什么反應,不耐煩了,就大聲的敲著柜臺喊:“售貨員,你耳朵聾啊?我說話你聽不見啊?”我們在旁邊都想說她兩句了,售貨員看了看這位火氣十足的阿姨,微笑著走了過來說:“對不起啊同志。我在給別的顧客挑選東西,讓您久等了,您看您要買什么?我給您挑個合適的。”那個阿姨愣了一下,臉上尷尬的露出一絲笑容:“對不起,我要買件襯衣,急著趕火車。”如果當時售貨員和顧客針鋒相對,那肯定會發生爭吵,但這個售貨員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避免的一場沖突。每個人都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自我狀態,這樣才會使你冷靜客觀的看待一件事或一個人,更好的與別人溝通,交流。
也正是由于學習了這門課程,我才漸漸體會到原來人與人之間溝通有這么多技巧。只有充分的了解了這些技巧,并把這些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做的比別人更出色,也更邁向了自己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