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百年建團的感想(精選3篇)
2023百年建團的感想 篇1
為了進一步提高團員的綜合素質,發揮團員隊伍先進模范作用。我們不僅要充分發揮團員的帶頭模范作用,更要做一名合格的當代優秀團員。前不久的團課活動給我帶來了許多收獲,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要加強對團員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堅定團員永遠跟黨走的信念,進一步增強團員的政治意識。各級團組織要正面引導,立足各自特點,通過團日活動、團課教育、團員重溫入團誓詞、新團員入團集體宣誓等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團員的組織生活觀念、組織紀律教育,進一步增強團員的組織意識。深入開展“亮出團旗、佩戴團徽、唱響團歌、過好團日”等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團員的榮譽感,促進團員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增強團員的模范帶頭意識,發揮團員在青年群體中的榜樣作用。
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團員意識教育活動與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緊密結合起來,與推動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切實做到學習教育和推動工作兩不誤。堅持正面教育,充分發揮團屬新聞輿論陣地、青少年活動陣地、網絡陣地在團員意識教育中的作用,多渠道教育團員。堅持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尊重團員民主權利,調動團員的積極性,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評議和監督。
堅持干部帶頭,發揮表率作用。各級團委負責同志都要參加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帶頭參加學習、查找問題,帶頭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要探索團員教育管理新機制。把好團員隊伍的入口關,試點入團前公示制度,把一大批真正得到廣大青少年認同的先進分子吸收到團員隊伍中來,更好地體現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作為團員,不僅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更要在各方面都時刻起一個帶頭作用,既然我們是團隊的一分子,我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我們的團的利益,爭取在新的世紀,讓我們的團在各方面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生存力,這不僅是我們其中一個團員的神圣職責,更是我們所有團員的歷史使命,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的團的明天會更好。
2023百年建團的感想 篇2
“十一”我到山西游玩,其中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平遙古城。
我站在城門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門前的兩道車轍。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平遙古城前車水馬龍,大大小小的車輛進進出出,到處都是喧嘩聲和馬蹄聲。城里的晉商正在跟南來北往的商人談生意,真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我又爬到了城墻上,我看到了一口水缸,水缸里裝滿了水,在古代,這是用來驗鈔的。在全城的最高點上,古城的景色盡收眼底。整座城是烏龜的形狀,北門是烏龜的頭,南門是烏龜的尾巴,而兩側的四個小門就是烏龜的四個爪子,而那城里大大小小的街道縱橫交叉,不正是烏龜背上的紋理嗎?
繼續往前走,突然發現城墻兩側的門很是奇特,它們是直角,每個入口兩端都各有一個門,這主要是為了軍事防御,這就更像烏龜的四條腿了。平遙的城墻沒有西安城墻那樣雄壯、威嚴,也沒像故宮城墻那樣莊嚴、磅礴,但它卻更古樸、典雅。
我的足跡又踏到了縣衙。這里的房子和平遙古城的多數房子一樣,都是灰頂的。這里是平遙古城政治所在地。我首先來到的是審問犯人的地方,只見地上有一塊鐵板,已經被犯人跪出了兩個圓圓的印。墻上有一幅畫,畫上有一輪紅日掛在空中。繼續往前走,我親眼看到了關押犯人的地方,這是幾間狹小陰暗的房間,房間里黑黑的,為了防止犯人越獄,墻上的磚縫里有流沙,犯人如果想穿墻而逃,流沙就會越落越多,最后他就會被流沙掩埋,窒息而死。
我追隨著游人的腳步來到了地下金庫。這里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寒冷。這里是古代的“國庫”,難怪會建在地下,在地面上放置一個籃子,每當要取款時,就用它在地下取款。這不就是現代提款機的雛形嗎?
最后我來到了日升昌票號。剛才那座地下金庫就是日升昌的前身。在當時的平遙縣城,已經有了存折業務,拿著它到日升昌的每家分號都可以取錢、存錢,這樣就更加安全方便了。我仔細看著仿古的存折,上面有一行字,據說這就是“密碼”。上面用暗語寫著銀兩的多少,兌換的日期和人名,這樣就萬無一失了。看著這些古色古香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當時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來存錢取錢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平遙古城昔日的繁華。
走在古城的小巷里,一個問題油然而生:古代的晉商為什么這么有錢呢?在他們成功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同尋常的原因呢?我想,他們有頭腦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勤奮——在背井離鄉、尋找商機的日日夜夜里,是不怕吃苦、戰勝苦難的精神在支撐著他們一路走來,一路成功。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
我的思緒又回來了,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平遙古城。
2023百年建團的感想 篇3
疫情無情人有情。醫護人員顧不得團圓,拋妻別母,棄子離家,冒著生命危險,50多支醫療隊,6000多名醫務工作者紛紛馳援武漢……一張張“請戰書"、一條條與親人的寬慰信、一顆顆救死扶傷滾燙的心,白衣天使們逆向而行的身影讓無數人淚目,他們不懼生死,勇敢又堅定地走向抗擊疫情,拯救生命的戰場。“疫情不止,我們不散。"一位疫情“紅區"90后護士的話語讓無數人感動,大災當前不退縮,越是艱難越前行。他們是新時代最美的“逆行者,更是我們心中最可敬的時代英雄。
疫情嚴峻,物資短缺。災難面前不分膚色,不分種族,不分國界。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們及時捐款捐物,外國留學生們傾盡全力向國內寄防護用具,外國友人也紛紛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一批批醫用物資,一趟趟地運往湖北。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卻是生命攸關的激烈戰斗。一時間全國上下展開了與疫情殊死搏斗的持久戰。“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這一句句接地氣的“土味”標語橫幅,像泥石流一樣“無情"卻又十分硬核,達到了防疫宣傳的目的。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有效地切斷傳播途徑,村里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們在村口設置了卡點,他們不畏寒冷,不懼辛苦,日夜值守,對外來人員進行排查。爸爸也是其中的一員,我感到很自豪。作為學生的我們,我們無法沖到最前線,但我們可以做到:待在家里不串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信謠,不傳謠。
20__年開頭異常艱難,可這個寒冬卻也因為一點一滴愛的匯聚變得格外溫暖。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防控攻堅戰。加油,武漢!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