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個人經驗心得報告范文(精選3篇)
溝通的個人經驗心得報告范文 篇1
通過了為期一個星期的實訓,我不但從中懂得了很多溝通的技巧,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真的是聽君一席話,甚讀十年書啊。
與人交流要求我們巧妙地運用聽和說,而不是無所顧忌地談話。交流技巧再高的人也是一點一點磨練出來的,以前只是學習書面知識的我,對溝通不是非常的了解,但上了許老師的溝通技巧實訓課,我有了很大的收獲。
第一堂課老師教我們學習能力,它包括書本學習的能力、向別人學習的能力與自我學習的能力。目前,我只具備了基本的學習能力,還需通過各項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溝通者。
這個社會是一個以貌取人的社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在當今的經濟時代,美麗的外表常常是工作的籌碼。美好的外表和良好的氣質能夠提升我們的魅力,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工作。穿衣服不僅為了漂亮,而且也是為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在當今這個以貌取人的社會,我們只能用這樣的形式來創造自己的未來。許老師在課堂上講了每個人都有其自身所匹配的著裝風格,我的著裝風格是古典型和自然型,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場合中,應該穿比較端莊、高貴、經典和自然的服飾。
不過有了這些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提升我們個人的競爭力,獲得生活和事業的雙豐收。溝通是無處不在的。
人與人之間要經常溝通才會有感情、友情,甚至親情也需要經常溝通,不然的話日子久了,漸漸地會產生一點生疏的感覺,心理上覺得好像有些事不方便講,不好意思講等。就把這份本來可以維系并發展下去的友情給淡化了。在職場上,我們通常看到一些管理者恃才自傲,在與別的部門有工作上的交涉時一概文字化,規范化,文件來往,文字冷戰。各部門之間也談不上配合。好像在他們的管理理念中處理事情根本不需要溝通與協調,于是便造成各部門之間各司其政,各部門間處理工作上的事務的時候各有心事,層層關系如履薄冰。如果一個人不與人溝通,在整個團隊進程中,會顯得勢單力薄,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經常不與人家溝通,別人很少會主動湊過來,時間長了會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出局,成為孤家寡人了。沒有溝通的團隊,是不會有長足的進步的,因為他們不與人交流,不借鑒別人的好的經驗,學不到新的方法、新的知識,無法實現現實生活、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的更新,固步自封,久而久之,漸漸地落后,漸漸地被淘汰。所以我們要學習溝通課,通過溝通課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關于溝通的知識和技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與工作。
老師教我們內在與外在的形象,與人溝通之外,還教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這樣的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人的一生中,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還有朋友的幫助之情。他們都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在課堂上,同學們都講了自己或身邊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很多的故事都很感人,同學們聽了之后都流眼淚了,真的是超感人的。總而言之,是許老師讓我重新認識了很多事物,非常感謝!
溝通的個人經驗心得報告范文 篇2
麗江的時光柔軟,麗江的巷子,麗江的酒吧,麗江的水還有麗江的艷遇。九鼎河邊,百年老宅張鍋頭舊居現在是一個客棧,院子里閑坐著幾個游客,圍著一壺玉龍雪山產的白茶消磨時光。麗江旅游的感受,麗江旅游氣息,麗江旅游攻略盡在麗江旅游網 都說麗江的時光柔軟,麗江的巷子,麗江的酒吧,麗江的水還有麗江的艷遇。不過對于我這樣好容易逃離城市喧鬧的人來說,卻有點怕怕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夜晚熱鬧的對歌聲。束河古鎮的安靜平和正好彌補了我的這種失落。
古老的房屋,幽深的小巷,古道上響著鈴鐺的馬,還有背著柴禾的納西婦女以及無所事事在客棧發呆的外鄉人都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驚喜———那不是幾年前的麗江嗎?
安靜得不敢大聲說話
束河離麗江古城約4公里的路程,同樣的四方街,同樣的潺潺流水穿鎮而過。其實束河和另一個古鎮白沙一帶是納西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曾是木氏土司曾經的居住地。它們和麗江大研古鎮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從南面進入古鎮,候鳥客棧那裝飾得十分漂亮的門楣讓人不由好奇地向里張望,院子里靜悄悄沒有人,穿過院子,走上樓梯,是一個大大的露天平臺,坐在鋪著條子布的咖啡桌旁,可以一覽古鎮全貌:大石橋下緩緩流淌的青龍河,層層鋪展的黑瓦土墻,間隔著楊樹的黃,柳樹的綠。古鎮背后,銀白色的玉龍雪山在瓦藍瓦藍的天空里閃閃發光。旁邊遮陽傘下幾個人正低聲說著話。老板終于出現了,對著我做了個別出聲的手勢:“他們在開會。”
悄悄退出客棧,心里嫉妒得要命,想起我們那些絞盡腦汁的編前會,什么時候也可以搬到這里來開?
讀書、聊天、發呆、做夢
白天的束河四方街是古鎮最熱鬧的地方,攤粑粑的,炸臭豆腐的,做雞豆米粉的小攤一個接一個。無法抵御那誘人的香味,買一個粑粑,裹上菜肉餡,邊吃邊跟店鋪臺階上坐著的老人聊天,一不小心,粑粑里流出的油水弄得滿手都是。
九鼎龍潭和疏河龍潭源源不斷的泉水讓兩條穿鎮而過的河渠清澈無比,太陽照耀下,看得見水草在幾米深的河底浮動,光線穿透水面,引起波光蕩漾,魚兒在水中穿來穿去,沒有人去打擾它們。村民們依然在河里洗菜淘米,清晨,則來這里汲取每天喝的水。
沿街很多房子已經改成酒吧和客棧,不過因為游客不多,還是懶洋洋靜悄悄的樣子。古鎮的居民并沒有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河邊的三眼井邊納西婦女聚在一起洗衣服,小巷里背著柴禾的老人,看到我拿著相機橫沖直撞,側身讓在一旁,微笑著讓我先走。一種久違的感動在心頭升起。
暖融融的太陽照得人發懶,一個酒吧門口的招牌很誘人:讀書、聊天、發呆、做夢。探頭往院子里瞧,一個女孩正歪倒在躺椅上酣睡。
騎馬尋蹤馬幫遺跡
走過有400多年歷史的石拱青龍橋,就看到龍門客棧那破破爛爛的旗幡迎風招搖,讓人想起武俠電影里那些離奇的江湖故事。雖然沒見什么相貌奇特的人物,不過那古老的曬谷場上矗立著的數十根曬糧食的木柱,很舊的兩層樓房和院子里停著的那輛打扮得很酷的越野車還是很刺激,也許真有大俠隱身里面吧。
沿著青龍橋往西走,是一條鋪得相當好的五花石板路,據說這是束河鎮一幫長年奔波于茶馬古道上的藏客們在20世紀三十年代捐資鋪砌的。九鼎河邊,百年老宅張鍋頭舊居現在是一個客棧,院子里閑坐著幾個游客,圍著一壺玉龍雪山產的白茶消磨時光。鍋頭就是馬幫店的老板,古鎮上有規模的老宅不少是馬鍋頭們的舊宅。
束河是麗江壩子中保存最完好的古驛站。從九鼎龍潭一直往西蜿蜒進入玉龍山,渡金沙江,翻越雪山,一百多天才能到達西藏,行程近六千里。想象當年在這條道上走過多少浪跡高山深峽的藏客,看看路邊的上馬石,最好租一匹馬在馬幫曾經走過的古道上慢慢逛一圈。秋日的太陽即將落下,最后一抹余暉灑在草場上那像圖騰一樣的曬糧柱上,給人一種蒼涼的神秘感。難怪有人說:束河古鎮就像一個龐大的布景,只為了成全一個傳說而存在。
據說納西人的傳統是男人琴棋書畫煙酒茶或者遛狗放鷹,婦女當然是披星戴月地從早忙到晚,所以街上常見老婆婆背著沉重的柴禾或背簍蹣跚而過,老大爺則手上停著鷹溜街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