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掃墓的收獲與感悟(精選3篇)
關于清明掃墓的收獲與感悟 篇1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學校舉行“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掃墓”活動。
清明節一早,全校師生排著整齊的隊伍坐著車,舉著少先隊隊旗,來到老營革命烈士陵園,師生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門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少先隊員們面對鮮紅的隊旗,進行了集體宣誓:“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誓詞在烈士紀念碑前久久地回蕩......
宣誓儀式上,同學和老師和老師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高舉旗幟,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練好本領,增強素質,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接著同學們討論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想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下午3點多,掃墓活動結束了,同學們乘著車緩緩的回到學校,同學們也累了一整天,在車上許多同學都進入了美夢之中......
關于清明掃墓的收獲與感悟 篇2
前天,于老師給我們說:“明天,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不過要自己拿東西吃。”我回到家給媽媽說了一下,又問媽媽:“媽媽,什么是清明節的掃墓?”媽媽津津有味地說著:“清明節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唐代大作家杜牧寫的《清明》,寫的可真銷魂。
今天,我們開心的到學校,一會兒我們就開始走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終于走到了烈士陵園我們跨著沉重的步子進入了革命烈士陵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很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寫著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其作者是毛澤東。
我們先按年級分開,由學生代表和老師代表發言,然后我們于老師買了一個花圈放在紀念碑上面,我們集體默哀又敬隊禮,敬隊禮完后,我們排隊去了革命烈士碑。
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鞠躬又行隊禮,小紅問我:“你們拜這些烈士干什么?”我們回答她的是:“這些烈士給我們換來了和諧的家園,就算我們的半個父母了,你拜你的父母不是應該的嗎?”經過我這一說小紅也開始拜這些革命烈士了。
拜完了,我們又去了一個紀念館。
關于清明掃墓的收獲與感悟 篇3
當寒冷的北風呼嘯離去時,春天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大地沐浴著春光,萬物生機勃勃,啊!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里,我們緬懷著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著爸爸去掃墓。
到了山上,我們先去祭祀大爺爺和大奶奶。
哇,來的人可真多呀!有嬸婆一家和爸爸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做事,二位伯伯負責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嬸婆、堂嫂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又倒酒,又點香。堂二姑、堂五姑及爸爸拿著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作文
等以上這些事情做完以后,大伯伯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于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里。火越燒越旺,嬸婆、伯伯口中不停地祈禱:“爺爺、奶奶啊,請你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賺錢的日后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么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好幾次都被煙嗆著了。
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大伯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嬸婆喊我們過去:“愛吃什么隨便拿。”大家也確實有點餓了,都各自去拿自己中意的一份吃,堂哥吃魷魚,堂五姑吃花蛤,堂二姑女兒喝王老吉,我起先不想吃,經不住嬸婆、伯伯的客氣,勉強也吃了一根香蕉,最有趣的是爸爸,將油餅夾在光餅里大口地嚼吃起來,嘴里還說太好吃了。大家邊吃邊閑聊著。作文
吃完后,大人們開始收拾起剩下的祭品。
嬸婆挑著擔子,帶著她一家人下山先回去了。我跟著爸爸、伯伯、堂哥及堂嫂繼續上山,到爺爺奶奶墓那邊祭掃。正當起身要走的時候,不禁放眼山下,我這才注意到,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于耳,掃墓的人都在各自忙著。
不大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爺爺奶奶墓前,看到墓周圍草長得不少。記得兩年前奶奶去世時,我也來送葬,沒看到有什么草。
祭祀開始了,整個儀式過程與剛才相似。完畢,又是放鞭炮,又是吃祭品。我發現,此時的祭品并不是先前祭祀大爺爺大奶奶的那一份。我有點好奇,就偷偷地問爸爸:“為什么要準備兩份祭品呢?”爸爸回答說:“如果把人家吃剩下來的再給爺爺奶奶吃,那怎么能行呢?”我感覺爸爸說得有道理,就點點頭表示理解。爸爸還問我墓碑上的字意思懂不懂,我說不懂,于是他又給我講解。
掃完墓后,我們就下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