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精選5篇)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 篇1
北京冬奧會的比賽場地分為三區,宛若三顆冰雪明珠,復興號動車奧運專列串聯其中,讓運動員順暢地來回穿梭。雪花樣式的玻璃屏風、片片冰雪掛飾、冬奧元素貼紙,這輛藍底銀線的奧運專列是為北京冬奧會量身定制而成,不僅造型亮眼,更具有智能、綠色、人文的重要特點,迎合了濃厚的冬奧氛圍。在復興號動車上,更是配備了全球首個高速動車的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保證了超高清信號長時間穩定傳輸,實現了乘客“坐高鐵看冬奧”的美好愿望。傳媒牽動科技,科技引領國家。從普通彩電轉播到云技術4K超高清,從綠皮火車到高速動車,中國憑借勇往直前的勇氣、持之以恒的決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科技神話。現代簡約,科技辦奧,傳媒讓奧運盛況為世界所知,科技讓中國智慧為世界稱贊。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 篇2
這是一次文明進步的交流互鑒。“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農歷新年里的“雙奧之城”正張開懷抱歡迎來自全球的運動健兒與嘉賓共赴冰雪盛會,中華兒女也敞開大門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里”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寫春聯、包餃子,學中國功夫、花式打卡留念,其樂融融的冬奧村里,各國運動員近距離感受中國新年的熱鬧,享受著奧運村的生活。除此之外,賽場上也充滿著滿滿的“中國風”元素,如獎牌“金鑲玉”、會徽“冬夢”、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傳統二十四節氣被設計成系列徽章作為多個場館的入門標識等等,一個個、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景觀和場館,也于細微之處講述著中國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凸顯出東方文明古國的文化與智慧。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 篇3
這是一次運動實力的比拼競技。中國夢與奧運夢相連,中國夢與世界夢相融。20__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圓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冊上鐫刻下彤紅的中國印。今天的賽場上,生龍活虎的中國健兒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冰雪健將們,必將全身心投入比賽,用自己的競技實力呈現出奧運賽事的拼搏精神,上演一出出精彩的追夢故事。賽場外,無處不在的“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元素,更是一次科技實力與生態建設的呈現和比拼。一項項讓外國運動員驚嘆的技術服務和細節保障,向世界展現著中國改革發展的魅力,也彰顯出東方大國的擔當與自信。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 篇4
北京冬奧會,無論是衣、食、住、行,都展現了東道主情十足,科技感十足,中國味兒十足!無一不滲透著現代科技的便捷,無一不展示著中國智慧的魅力。相信在未來,每每回眸北京冬奧會,全世界記住的不只是各國運動健兒比賽場上的英姿,“科技冬奧”“綠色冬奧”注定成為一道抹不去的亮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不僅要辦好xx屆冬奧盛會,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來。”14億多國人團結一致,傾注心血,迎難而上,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用中國速度、中國科技、中國智慧打造出一場冰雪盛會。以冬奧會為契機,中國展現中國科技,體現中國智慧,書寫中國范本,讓這幅以“美麗中國,智慧中國”為底色的北京冬奧畫卷,在奧林匹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讓我們滿懷熱忱,擁抱希望,共赴這場中國智慧的冬奧之約!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觀后感想2023 篇5
作為20__年北京冬奧會全新的標志性建筑,國家速滑館因其絢麗通透的外觀,被稱作“冰絲帶”。榮獲中國杰出工程大獎的“冰絲帶”充分凝結了科技創新的“中國智慧”。3360塊曲面玻璃拼裝成曲面玻璃幕墻系統,攻克了玻璃加工、體系結構變形、造型復雜等一系列難題,打造出象征速滑運動員高速滑動的最美“冰絲帶”造型。同時,“冰絲帶”是全球首個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的冬奧速滑場館,碳排放趨近于零,成為低碳綠色運動場館建設的樣板工程。這是場館建設向前邁出的一小步,背后卻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能力提升的“關鍵一躍”。
從規劃藍圖到拔地而起,20__年的水立方見證了激情澎湃、金牌閃耀。而如今,其搖身一變,成為“冰立方”再次驚艷亮相。從柔情似水到剛毅如冰,不僅是北京夏奧與冬奧的完美傳承,我們更驚嘆于由水至冰的大膽想象和科技魅力。由十多個科技團隊歷時兩年的反復論證、不斷試驗,水立方經過放空水池、搭建鋼架和支撐結構、鋪設保溫層和防水層、安裝可拆卸的制冰系統、制作冰面等五個步驟變身“冰立方”。同時上千個即時傳感器布設在“冰立方”館內,24小時上傳溫度、濕度數據到自動控制系統,由其根據數據變化下達指令至各機器設備,精準控制室內整體環境,既確保冰壺比賽對冰面溫度的需求,又顧及觀眾的身體感受,實現“一館三溫”的偉大創舉。冰水轉換,科技賦能。裹挾著夏季的熱忱和冬季的圣潔,“冰立方”傾訴一座城的溫情,宣示一個國的智慧。從夏季到冬季,水凝結成了冰,無數中國人民的勤勞汗水成為了冬奧賽場上智慧的結晶,在夢想與希望的陽光閃耀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