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團百年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3年建團百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1
學習團章是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的一部分,而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是對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延拓。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何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何后備軍。共青團員是作為黨的后備軍而存在的,要想使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完滿成功,就必須要使這次活動進行得更徹底:不止是要保持黨員先進性,還要增強團員意識,只有在增強了團員意識并保證了黨員先進性的前提之下,黨的先進性才最終得以保證。如果黨的后備軍意識不能得到增強,黨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共產黨的綱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全國各族青年,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我入團的時候可以用很小來形容,而與我同時入黨的小孩也可以用不少來形容,我覺得對于那時候的我們來說,團的有些章程都顯得有些難以理解,我個人認為這種吸納進行得太早了,或者,不應該太多的涉及思想層面而是應該涉及道德層面。為人之初先進行道德教育,之后再進行思想教育。也就是說,初期應該把團章中道德層面的東西提煉出來,而不用總是和思想層面的東西聯系起來,思想層面的我覺得要強調的不該是馬列主義、思想之類的東西,而只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律意識、自尊自強方面的東西。太早的進行思想教育的后果是對思想政治的厭惡,這樣反而會影響我們的良好成長。
其實團章里面從來就是兩方面兼顧,充分顧及到了不少團員入團時的少不更事,并在團員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要求提出,有新的指示去遵照,但是團員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卻要被激起。有了自覺性和積極性,我們就要把團章的指示弄明白,知道要去做些什么。
學系列講話,像醍醐灌頂,像旭日東升,增強三個自信,堅定信仰定力,為監督員撐腰鼓勁,為守護神指點迷津,講話是大家前進的明燈。做合格團員,似春潮涌動,似萬眾歸心,踐行步調一致,嚴實與日俱增。我們不僅要在政治上合格、在品行上合格、在作為上合格,更要對黨絕對忠誠,自覺踐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好生力軍和突擊隊。
時刻將“一學一做”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勤勉敬業,歷練人生,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就一定能創造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業績,將做合格團員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一種實現理想的強烈情感,是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是生命潛能的充分迸發,是腳踏實地的不懈追求。愿在座的所有學生黨員們,都能夠懷著這種追求,捧著這顆恒心,帶著這股力量,我將不斷向著新的目標破浪前進。
2023年建團百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2
本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時了解和關心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路線。
我認真學習,態度明確。作為一名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書讀好。所以我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及時完成作業并進行預習和復習。遇到問題時總是能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并善于總結經驗,也盡自己的力去幫助別人。
我自覺地遵守學校和宿舍的各項規章制度,注意衛生,愛護公物,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與周邊的人和睦相處。參加了長跑活動、植樹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舒膚佳產品的調查、義務家電維修和義務家教服務等校、班組織的各種活動。我樂于助人,總是盡力幫助在學習和生活需要幫助的同學。
在課余時間,本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繼承和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參加了校文學社和書法協會,豐富了課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我覺得自己的幸福來自社會,所以自己也要報答社會。生活在一個集體中,就要有廣闊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懷。要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生活要有規律,要有遠大的理想和追求。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堅持了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義。
現在我還存在著不足。我要提高自身修養,淡泊名利,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自由的思想,不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迷失方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本人堅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挑戰,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我畢生的力量。
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全黨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xx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新世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
在這期間,對團的理解確實在時間的推移中有了更具體也更深刻的了解。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梁,肩負著祖國建設的重擔,而中國共青團則是中國青年的先鋒組織,當然共青團員便是青年的先進代表。它是中國共產黨的預備役,生力軍,也同樣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的任務和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忘我勞動,勤奮學習,開拓創新。
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青年去奮斗。青年一代要承擔這個歷史重任,就要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成長為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建樹的人。
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我們不但要敢于創新,還要嚴格要求自己,我們要具有積極優秀的心態,樂觀的態度和甘于向困難挑戰的精神,并且要驕不躁,敗不餒,能發揚團結友愛,關心他人,具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良好的道德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養成的過程。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深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每一個共青團員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我始終堅持把提高自己思想覺悟與政治修養放在第一位,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爭取作為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
2023年建團百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3
“不走平路”的高鐵、“能賣錢”的空氣、儲存服裝面料的“圖書館”……你沒看錯也沒聽錯,這就是革命老區的“新時代style”。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節目《走進老區看新貌》和《看見錦繡山河》中,許多革命老區在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卓越成就盡收眼底,它們內外兼修、踏著時尚步伐再出發的精氣神兒,更是感染了很多網友。
沿著紅色足跡一路行進,井岡山、海陸豐、延安……一個個城市、鄉村展現出新的面貌、煥發出新的活力。抓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逐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既是對“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莊嚴承諾的踐行,也是對“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精神內核的詮釋。
20_年12月,被稱為“云端高鐵”的張吉懷高速鐵路建成通車,湖南湘西革命老區邁入高鐵時代。在這條高鐵上,橋梁和隧道比例達到罕見的90.7%,平地線路不足10%。
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持續提高老區人民福祉,國家政策層面密集發力,始終堅持“拉一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文件。20_年底,革命老區中的3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__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批復《“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明確了全國12個革命老區規劃范圍和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建立。
跟隨鏡頭穿山越嶺,聆聽田間地頭的淳淳鄉音,我們能直觀感受到國家政策在老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傳承紅色基因,我們也更加深刻感受這里的人們甘于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打造革命老區“新名片”。在陜西延安革命紀念館,運用裸眼3D技術、實景互動演出等再現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紅色資源得以“潮”起來;在湖南芷江抗日紀念館,從字句間體味一封封70多年前的抗戰家書,感受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鄉村新貌。一片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也為我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以陜北革命老區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全國第一張林業碳票頒發給了福建將樂縣常口村;武夷山生態茶園還可以兼賣碳匯……革命老區在新時代“內外兼修”,不僅“收藏”了山清水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圖景,更釋放出生態紅利創造的“綠色福袋”。
老區不“老”,踏著科技時尚前沿再出發。“獨辟蹊徑”,通過打造特色產業走在前列。十幾年前還是“要金沒金,要米沒米”的貧困村陜西商洛市金米村,通過科技助力生產出“金玉耳”,還讓木耳成了“網紅”;深夜俯瞰陜西榆林,200多家能源企業燈火通明,仿若“現實版科幻片”;小山城江西于都擁有全球最新潮時裝面料“圖書館”,在高質量發展“T臺”上走出國際范。越來越多青年人也正選擇扎根沃土,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在老區推進,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鮮養料”。
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一個個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在紅色沃土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