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3年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1
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校精心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達到了突出活動主題、深化學習效果的目的。近日,按照學校要求,我認真學習了關于“三嚴三實”的精辟論述,深刻感受到這好比一把標尺,是衡量基層工作做的好不好的重要標準。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同時還要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學習貫徹這種精神,關鍵是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個人修養,嚴明工作紀律,腳踏實地工作,堅持以學生為本,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績。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認為“嚴以修身”尤為重要。在學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們看在眼里,而他們正處在成長期,對于各種行為處事的方式都會極力地學習和模仿。因此,我們在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更要加強自身修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重點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衣冠,做表率。我們要提高認識,加強學習,塑造良好的師德修養,做好學生的榜樣,樹立正確的引導形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守住校園這片潔凈的樂土,不讓社會上一些唯利是圖、金錢至上、拜金主義思想所迷惑。
(二)講務實,守信用。從某種意義上講,班主任務實的工作作風,對整個班級的學風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在開展工作時我們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踏踏實實,一絲不茍地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實際效果。同時要說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終如一。
(三)多寬容,求穩定。作為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懷,對犯錯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對同事的某些建議和貶斥多虛心接受和反思,進而贏得同事的支持和學生的尊重。
(四)敢決斷、常自省。班級是一個集體,矛盾糾紛是少不了的,作為班主任,在處理矛盾糾紛的時候切忌優柔寡斷,要敢于作出決定,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其在蔓延或萌發狀態中得以根除。班主任工作繁瑣,面對的學生個體差異大,不一定每一次的決斷都是正確的,所以要經常自我剖析、自我評價,在自省中不斷提高。
此外,我們在對待學生的時候,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以學生需要為本,對待學生人人平等。對教學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謀劃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備課,設計好教學環節,不脫離學生這個群體。在自主創新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承擔教書育人這個重擔,勇于面對現實,善于解決問題,不做面子工程。
2023年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2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講話,論述精辟、意義深遠,對廣大黨員干部謀事創業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審計人員應該嚴格貫徹執行總書記“三嚴三實”的要求,自覺運用“三嚴三實”的要求來指導審計實踐,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切實發揮審計國家利益捍衛者、經濟發展“安全員”、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反腐敗利劍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劑”的作用。
一是嚴以修身,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燈,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就能創造奇跡。我們黨能夠取得今天輝煌成績,正是與其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分不開的。審計因其自身特殊性,決定了審計人員生活單調、工作忙碌辛苦,這更就要求廣大審計人員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只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干好審計工作、走好審計路。審計人員首先要主動加強學習,既學習經典著作,汲取理論養分,又向先進人物學習,感悟先賢精神,通過學習不斷提升道德境界、升華思想意識;其次要強化行動,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入手,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不斷向先賢看齊。
二是嚴以用權,堅持用權為民。權力運用的正確與否、合適與否,直接關乎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只有依法、公正、廉潔用權,始終做到為民用權,才能樹立良好組織形象、發揮權力真實效用。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是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審計人員只有自身嚴以用權,才能切實發揮審計監督權力運行作用。當前國家審計工作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及支持,也是與審計人員依法審計、為民用權分不開的。廣大審計人員要按照劉家義審計長“戴著烏紗想事,摘掉帽子干活”的要求,繼續堅持為民用權、依法審計、敢于碰硬,始終做到利誘面前不動心、困難面前不低頭,切實履行好審計監督職責。
三是嚴以律己,始終廉潔從審。清正廉潔是為官從政的基本要求,只有清廉方能取信于民、只有清廉才能干事創業。廉潔既是審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也是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審計人員要牢記廉政紀律是不可觸碰逾越的高壓線,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不斷增強廉政意識,切實提高思想警惕,嚴格踐行審計“八不準”紀律及其他廉政規定,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嚴起,廉潔從政、清白做人。
四是謀事要實,實事求是謀劃審計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但不切實際的計劃非但無助于事情的完成,反而可能導致不良結果的發生。謀事要實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審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常常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審計人員只有堅持“實、高、新、嚴、細”的工作作風,始終做到審前有謀劃,且據實謀劃、從細謀劃,才能確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
五是創業要實,腳踏實地做好審計項目。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創業要實,就是要真干事、敢擔責、解問題、創實績。審計是項嚴謹細致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具體來講就是要認真對待審計項目、仔細研究審計事項、扎實獲取審計證據、準確定性審計問題、合理提出審計建議,惟有如此,才能完成好審計任務,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審計成果。
六是做人要實,永葆本色當好審計人員。做人要實,就是要忠誠老實、襟懷坦白、公道正派,這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本色,也是對審計人員本色最好的詮釋。忠誠老實是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也是審計人員一以貫之的優良作風,無數個審計人員不辭辛勞、不畏困苦的連續加班、帶病工作場面就是最好的體現,而這也是近三十多年來審計快速發展的強力保證。廣大審計人員應該始終堅守忠誠老實的審計人本色,繼續發揚連續作戰、不畏犧牲的優良傳統,為審計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3年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3
在對“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作為“三嚴”之一,嚴以用權在“三嚴”的內在邏輯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嚴以用權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修身要嚴,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謹修官德,在靈魂深處真正樹立為民意識,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另一方面,對領導干部來說,嚴以用權又是嚴以律己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只有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樹立強烈的規則意識,真正做到按規則辦事,才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遵紀守法、為政清廉。因此,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嚴以用權的重要內涵,準確把握其三個基本維度。
要做到“權為民所用”
“權為民所用”的基礎在于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對權力的來源、權力的性質和權力的使用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領導干部不但要從社會主義法規制度層面深刻把握權力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而且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權力的根本來源和基礎來自于人民群眾,而自身也是人民群眾中的普通一員,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在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對于一個領導干部來說,做到“權為民所用”,前提在于要有良好的黨性修養,真正從思想根源上親民愛民,才能形成“權為民所用”的自覺意識。黨性修養是高于個體修養的另一個層次,它不是“獨善其身”的個體生命意義的完成,而是“平天下”的外在價值的實現。中國共產黨對于自己的領導干部有著區別于其他任何黨派或政治團體的特殊要求。這種要求就是作為個體能夠超越個人一己私利,自覺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己任,完成從“個體利益”到 “社會責任”的轉變。一個人只有超越了個體利益得失的計較,能夠發自內心關照社會,甚至能夠犧牲自我而沒有抱怨,才算具備了從政為官的基本條件。當然“權為民所用”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現實實踐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權為民所用”需要具備照顧百姓的能力,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好事,為群眾謀福利。縣委書記的典型代表焦裕祿同志發自內心的公仆意識,真抓實干的創業精神和廉潔自律的官德意識詮釋了一個優秀共產黨人對于“權為民所用”的深刻理解,從本質上反映了共產黨人“為民做官”的價值理念,為新時期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標桿。
要按照規則辦事
“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按照規則辦事,首先要明確“權”和“責”的關系,領導干部的權力都是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應該為人民群眾而行使,任何公共權力的行使都要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領導干部要明確“權力清單”和自己職權的法定邊界,對用權和行權的基本規范要有一個準確地把握,認識到任何職權都是由法律確定的,都必須在法定的權限內行使,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認識到任何職權的行使都要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認識到任何違犯法定職權的行為都要受到追究和制裁。要把依法依規用權和接受各個方面的監督貫穿于日常工作中,要時時刻刻、老老實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真正做到“位高不擅權”、“有權不任性”。其次,要克服有權不想用、有權不會用、有權濫用、為官不為等不良現象。領導干部要不斷反省自身在“做人”、“謀事”、“做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思如何“合規合法地服務好人民群眾”。只有對自身的職務責任有了清醒的認識,才能從靈魂深處挖掘自身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才能形成領導干部道德規范的自覺認同,才能發自內心的不想腐敗。這就要求領導干部不但要以先進典型為標桿,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提升服務百姓能力和水平,更要以反面典型為鏡子,對照自身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權力觀等方面是否有所放松,不斷凈化自己,做到慎獨慎初慎微。
要摒棄特權意識
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一規定,鮮明闡述了“共產黨員”四個字的基本意義和價值。作為人民群眾中的優秀代表,共產黨員的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人民謀福利的社會實踐中。特別是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在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新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紛繁交錯的利益糾葛和形形色色的現實誘惑,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是艱苦創業的場所;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謀私利的工具,其真正意義在于服務人民群眾。因此,領導干部首先要摒棄特權意識,正確處理個人同群眾的關系、同組織的關系;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始終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決不能把公共權力異化為牟取個人私利的工具。要明辨是非,廉潔自律、向善懲惡,自覺按照法律制度行事,避免以個人好惡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做到踏實做人,通過省察克制的方法,反省自己思想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及時加以克服,自覺遏制在萌芽狀態,做到“權重不謀私”。要把“做人”和“為官”統一起來,把“做官”和“謀事”統一起來,把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統一起來,把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完善自身和奉獻社會統一起來,真正做到胸懷天下,服務百姓。
三:
嚴以用權是“三嚴三實”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關鍵環節。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用權,是為民用權權力觀的根本要求,是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的行使也必須為人民服務。因此,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指出:“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甘當人民公仆,用手中的權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
嚴以用權,“公”字最重要,“責”字記心間,“特”字要摒棄。權力如流水,在溝渠河道之內奔涌,可灌溉田地、運輸貨物。倘若破堤決壩,肆意泛濫,將會淹田毀屋,損害巨大。為防止權力之水泛濫,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必須公私分明。“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強調的就是用權為公,用權為民。權力就是責任,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領導干部要堅守“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責任意識,掌權為民、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特權是禍根,享特權必違公心。要摒除特權思想,嚴禁特權行為,消除特權現象,真正實現黨員干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
嚴以用權,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把制度的籠子扎得緊一些,嚴防“牛欄關貓”,使權力運行有邊界、有約束、受監督。要強化權力公開運行,讓陽光照進權力運行的每一個角落,培養防止權力濫用的正能量。廣大黨員干部要養成在“放大鏡、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的習慣,杜絕暗箱操作、公器私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服務。要強化權力運行監督。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巡視監督,保證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按照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原則,做好頂層設計,逐步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確保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正確行使,實現權由民所賦、權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