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精選10篇)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1
節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蔽覀円簧穆贸,都離不開醫生的護佑。近年來,我國用較少的投入獲得了較高的健康績效,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如此巨大的成就,離不開醫生的犧牲和奉獻!爸袊t師節”的設立,是全社會向醫師群體的致敬。
“披星戴月,只因心中敬佑”。這是人們對醫師職業狀態的描述,也是對醫者崇高精神的贊許。作為“健康的守護者”,醫師理應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一段時間里,由于勞務技術價格偏低,出現“腦體倒掛”現象,挫傷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例如,一臺大手術,六七個人奮戰七八個小時,技術勞務費不足1000元。在這樣的情況下,醫院只能用其他方式來補償收入不足,導致醫生的形象受損,醫患關系出現了種種問題。
讓醫務人員的勞動得到尊重、價值得到體現,出路在改革。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期,我國公立醫院全部告別以藥養醫。理順醫療價格體系,讓醫生靠技術吃飯,患者才能真正受益。把尊醫重衛的理念落到實處,讓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讓醫生贏得社會尊重,才能更好營造和諧醫患關系。竭盡全力讓患者轉危為安、恢復健康,每一天都在與死神較量,每一個細節都在護佑生命,是醫生的責任和使命。面對疾病,病人和醫生是牢固的同盟,相互尊重才能贏得信任和理解,共同戰勝疾病。
選擇了醫生這一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此同時,也要盡可能創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加入護佑眾生的隊伍中。目前,醫師職業的吸引力不夠,是一個客觀現實。據調查,有65.9%的被調查醫師認為自己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繁忙的工作與巨大的壓力,也讓不少醫生選擇跳槽……這些現象讓人深思。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氛圍,不只是提升職業的含金量,更重要的是提升全行業的榮譽感、成就感。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進入新時代,需要不斷壯大健康中國建設主力軍,修醫德、行仁術,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學精神,滿足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的需求。
廣大醫務人員用使命兌現諾言,以責任感回應患者期待,是值得尊敬、應該愛護的一個群體。設立“中國醫師節”,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1100多萬醫務人員的深切關懷,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13億多人健康的高度重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的:“你們的事業是尚、最神圣的”,尊重醫生,就是尊重生命,也是守護我們每個人的幸福生活。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2
沒有白衣天使的默默奉獻,何來千萬病人的康復平安?廣大醫務人員是13億多人“生命之樹的守護者”,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使者”。無論手術刀尖的一絲不茍,還是無影燈下的全神貫注,無論端坐診室的不厭其煩,還是深入山區的不辭辛苦……廣大醫務人員用責任兌現信任,用使命“擦亮”身上的白大褂,越是艱辛越有奉獻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高度贊譽。
設立“中國醫師節”是一件載入史冊的大事,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1100多萬醫務人員的深切關懷,也充分見證了黨中央對13億多人健康的高度重視,有力契合了提升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的民眾訴求。
尊醫重衛,人人有責。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期,尤須打破沉疴、理順機制,切實把尊醫重衛的理念落到實處。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擔起健康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通過系統科學的規劃方案,行之有效的制度推進,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加快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與此同時,還需要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傷害醫務人員的暴力犯罪行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踏上新時代,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的需求更多元,對“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也更迫切。古人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备叱t術與高尚醫德并舉,是時代的呼喚,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要修醫德、行仁術,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和行業自律,為人民提供的衛生與健康服務,以優異成績贏得更多尊重和信賴。
民康國富,民健國強。新時代賦予醫務人員新使命。我們要深刻領會、扎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以“中國醫師節”為契機,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3
在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醫務工作者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醫師節,是以醫師群體為對象的一個節日。一個職業能夠設立為一個行業的節日,正是因為這個行業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和意義。當前,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必須選項。每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醫師節,就是為了更好地在全社會營造一種濃厚的尊醫重衛氛圍,這無疑對于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是醫師職業的精神坐標。人的一生,無論哪個階段,都離不開醫生。醫生是一個充滿人文特質的職業,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其醫德、醫技都是缺一不可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黨和人民重托,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為抗擊疫情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他們不愧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梢哉f,中國醫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高尚醫德,實際上就是從醫療衛生這個行業來貫徹落實核心價值觀,其敬業、誠信、友善無不貫穿在整個醫療活動中,他們正是這種崇高精神的踐行者。
尊醫重衛是良好社會風尚和醫師價值的歸宿。俗話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廣大醫生為了患者忘我工作,患者及社會當然要讓醫生在我們這個國家更有尊嚴和地位。今天我們慶祝中國醫師節,正是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們身邊這支隊伍的高尚情懷,體現政府、患者和人民群眾對醫師的尊重與認可。也唯有如此,方可慰藉長期奮戰在臨床一線的廣大醫師們。因此,我們要借著又一年醫師節這個機會,繼續營造尊醫重衛的氛圍,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個行業的每一位醫生都在不知疲倦地精心呵護患者健康,他們是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同時,廣大醫師在享受醫師節帶來的自豪與榮譽感的時候,須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審視自己是否堅守醫風醫德,以更強的責任感面對患者,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鉆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總而言之,讓尊醫重衛成為良好社會風尚和醫師價值的歸宿,不僅是以實際行動致敬健康中國路上一直在奮斗的“最可愛的人”,更能切實提升廣大醫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節日之名,向健康中國的“主力軍”致敬,讓尊醫重衛蔚然成風,這是時代留給我們的啟示,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我們堅信,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穩步推進,人人都會享有更好的衛生和健康保障,健康中國也必將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4
8月19日,是第x個“中國醫師節”。從“中國好醫生”到“最美醫生”,從攻克醫學難題的專家到鄉村醫生,近年來,中國的醫療事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衛生健康工作者,代表著救死扶傷的醫者良心,閃爍著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他們是“生命之鹽”,承擔著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不斷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醫師節,向所有醫師致敬。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注冊醫師360.7萬人,鄉村醫生138萬人,撐起了世界上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救死扶傷,仁心仁術,他們中有耄耋之年依舊堅持坐診,離世后捐獻遺體的吳合醫生;有扎根邊疆47年的莊仕華醫生;有雖雙腿殘疾,卻堅持行醫的鄉村醫生李菊洪。不管是危難時期,還是和平年代,不管是推進前沿醫療技術,還是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是廣大醫師守護百姓健康,推動健康中國發展。
“中國醫師節”既是給予醫務人員的特殊榮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醫生對醫德的堅守,不應只在“醫師節”被聽到;人民對醫生的尊重,也不應只在“醫師節”被提起。
近年來,隨著廣大民眾健康觀念的轉變,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增長,醫生面臨的壓力和負荷也隨之增加。有調查顯示,受訪者中,50%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接近25%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颊叨唷毫Υ,這些掌管全民健康的“衛士”理應獲得社會各界更多的理解尊重與關心關注,這也是設立醫師節的題中應有之意。
不可否認,我國醫療亂象仍屢禁不止,醫患糾紛仍時有發生。然而,這并非我國醫療事業的主流,也不能代表中國醫師的整體面貌。中國醫生救死扶傷和敬佑生命仍然是主旋律,用甘于奉獻和無疆大愛守護著億萬民眾的健康仍然是大多數。身為醫師,應尊重職業,尊重患者;作為患者,應多些理解,多些信任。惟其如此,才能讓治病救人回歸本源,才能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才能推動全民健康事業發展。
“我愿盡余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古老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仍在回響。醫者是疑難雜癥的“攀登者”,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中國醫師更是健康中國事業的建設者。xx大以來,我國衛生健康工作者進一步凝心聚力,為新時代發展夯實健康之基。展望未來,“到20__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已繪就。
要將藍圖變成現實,需要全體醫師聚力前行,科學、依法、文明、廉潔行醫,也需要全社會形成敬畏生命、崇尚醫學、尊重醫生、關愛醫生的良好風氣。以“醫師節”為契機,尊醫愛醫,保障醫生權益,讓醫患關系更為和諧,讓衛生健康工作更有力度、醫療服務更有溫度,才能助力健康中國的目標早日實現。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5
在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他強調,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鉆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工作者,弘揚先進事跡,加強業務培訓,支持開拓創新,幫助解決困難,推動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危機,無數醫務工作人員懷著一腔熱血寫下“請戰書”,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戰“疫”到底,用醫生的“危”換來病人的“安”。
大疫如鏡,照見白衣天使的無私和盡職,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逆行者”,更是全國人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在中國醫師節之日,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也是學習、弘揚他們身上的抗疫精神。
有人說,醫生就是那個去和“死神”賽跑的人。就在8月13日晚,蘇州園區一小區門口,一中年男子突然暈厥倒地。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護士路過,跪地做心肺復蘇。經近20分鐘施救,男子終于恢復意識。而事發前,護士的腿已經摔傷。無影燈下竭盡全力,只為看到有力的心跳;不顧危險向前奔跑,因為生命需要爭分奪秒;排查每個潛在風險,為健康站崗放哨……
近年來,無數優秀醫務工作者被宣傳、報道,榜樣的力量像一束光,成為醫者找尋人生價值的明燈。當下,構建更加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需要全體醫務工作者聚力前行,科學、依法、文明、廉潔行醫,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城市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
黨的xx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醫生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而廣大群眾是健康中國的參與者和獲益者。醫療服務是健康的保障,醫生與患者是天然的利益共同體。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在以生命和健康相托付的同時,我們應對醫務工作者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偏見;多一份信任,少一份揣測,形成敬畏生命、崇尚醫學、尊重醫生、關愛醫生的良好風氣,讓醫者在溫暖中提高職業的敬畏感,讓更多優秀人才愿意獻身醫學事業。
“我愿盡余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希波克拉底誓言仍在回響。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共同為全面小康筑牢了健康底座,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健康基礎。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6
將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意味深長。去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這一天為標志設立“中國醫師節”,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1100多萬衛生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而人們之所以尊重醫生,是因為醫生是生命的護衛。此次設立醫師節,旨在增強全社會對醫生的尊重。
設立醫師節,旨在讓醫患關系“和”一點。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永遠有忙不完的工作。浙江乾潭鎮中心衛生院外科主任葉懷孕6個月仍堅持連續手術,走出手術室累得靠墻睡著。一張照片定格下這一瞬間,很多人稱這是懷孕醫生最美工作照,贊許中對醫護人員多了一份理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沖鋒在前的是醫務人員,迎接每一次與疾病的“短兵相接”,用醫生“!睋Q來病人的“安”。然而,他們的辛苦付出沒有得到社會充分認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體會到醫生的不易,醫患之間缺乏換位思考,缺少相互溝通,醫患關系就會緊張。實際上,當患者對醫生特別信任時,醫生會更全力以赴對待患者、處理疾病。和諧的醫患關系,增進醫患信任,保障的是醫患雙方的權益。
設立醫師節,旨在讓醫生“暖”一點。曾經有一位醫生說:選擇了醫學,就意味著走上了一條艱難坎坷的荊棘路。但當你走上這條道路,也會見到別人永遠無法見到的精彩風景。對于走上荊棘路的醫生,全社會都應對他們多一份呵護,多一點尊重。在很多人的記憶中,聽診器曾經是令人羨慕的職業象征。如今,如果沒有合理收入和職業榮譽感做支撐,連醫生的子女都不愿意學醫,醫生行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將下降。隨著醫改向深水區推進,很多醫務人員期待有一份更體面的收入。目前,醫藥分開正在全國推進,讓醫生憑技術吃飯,建立可行的正向激勵機制,群眾將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設立醫師節,旨在讓執業環境“安”一點。近些年涉醫暴力事件屢屢發生,許多醫生成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20__年,刑法修正案(九)就已經正式將“醫鬧”入刑,對擾亂醫院正常診療秩序的非理性行為說“不”,對涉醫暴力事件要從嚴懲處。今后,很多醫院將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調解或糾紛處理機制,降低患者與醫方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優化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完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老百姓才能安心地看病就醫。
黨的xx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但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從供需結構看,當前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快速釋放,需求層次逐步升級,希望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在此背景下,當以設立“中國醫師節”為新起點,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好醫改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好醫改主力軍的作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夯實健康基礎。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7
在第x個“中國醫師節”,讓我們向參與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付出艱苦卓絕努力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
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大力弘揚抗疫精神。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始終沖在防控一線,英勇無畏、與時間賽跑,在和病魔較量中孕育出偉大的抗疫精神。全社會要大力弘揚抗疫精神,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繼續擔當起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全民繼續努力,齊心協力維護好國內疫情防控總體穩定的成果。
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不斷提高醫師職業素養。厚德載物施仁術,大醫精誠為蒼生。醫務工作者本身是一個特殊職業,醫師職業素養既要求有精良過人的醫術,又要求有高尚的醫學道德情操。獲得“共和國勛章”鐘南山院士等在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國家英雄和甘于奉獻的醫務工作者做了很好的榜樣。不斷完善對醫師職業素養評測體系,在高等醫學教育,住院醫師規培實習,職業醫師管理等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做到理論教育與模范激勵相作用,素養教育與評測機制相結合。讓中國醫師爭做德高醫精之良醫,成為扶危救困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積極落實改善醫師待遇。作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的主力軍,全社會要倡導關心關愛醫務工作者,不斷改善相關待遇保障,使其在第一線可以安心工作。當前,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腳步持續邁進,在普惠民生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揮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從具體實際入手,提升薪酬待遇、完善基層醫務人員激勵政策,尤其要提高全科醫生、基層或偏遠地區醫務工作者收入。完善職稱晉升機制,擴展職業發展空間、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社會地位,“中國醫師節”的設立,就是要激發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與使命感。
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共筑尊醫重衛良好氛圍。近年來,由于醫患矛盾頻頻上演的傷醫事件,反映了當前仍然存在的醫患之間不信任問題,尊醫重衛理念仍需大力倡導。尊醫重衛,不應只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的一時之需,而要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社會氛圍,讓呵護與尊重始終陪伴醫務工作者。要大力宣傳倡導,深入基層采訪報道在抗擊疫情中涌現催人奮進的抗疫故事,不斷增進全社會對醫務工作者工作的理解認同,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不應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落實為實際行動。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從實際做起,從你我做起。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8
8月19日,我國迎來了第x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主題是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目前,煙臺市共有執業醫師17582名,作為人民健康的守護者,他們用擔當與奉獻踐行著醫師崇高的職責。一年一度的醫師節在給予醫者更多尊重與理解的同時,也激勵他們為煙臺市民的健康承擔更大的責任。
醫師節是對醫者的褒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健康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基本的條件,也是我們幸福生活最基本的保障,醫生作為守護健康的使者,理應得到了全社會的尊重與關愛。
煙臺市作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衛生健康事業快速發展,煙臺市民的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但我們也必須看到,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煙臺醫者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5+2”“白+黑”成為了許多醫生的工作常態。用夜以繼日的工作換取更多患者的康復,煙臺醫者的付出與堅守是崇高而可貴的,我們重視“醫師節”,不僅要彰顯一座城市對醫者的認可與關愛,也要在客觀上進一步保障醫生的權利,改善醫生的工作環境。
“愛人者,人恒愛之”。醫生作為一個特殊職業,要求從業者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與自律性。近年來,無數優秀醫生被宣傳、報道,榜樣的力量像一束光,成為了煙臺醫者找尋人生價值的明燈,而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生、關愛醫者的氛圍,也讓醫者在溫暖中提高了職業的敬畏感,進而成為醫者崇高精神的自覺踐行者。
醫師節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以真心換民心,以溝通促和諧,醫者與患者,本是攜手共進抵御病魔的戰友,但由于種種原因,如今卻出現了些許隔閡!敖忖忂須系鈴人”,想要醫患和諧,就要搭建相互了解的平臺,要用真誠與愛心化解彼此心中的陰霾。醫師節作為展現“大醫精誠”的窗口,不僅讓患者了解到了醫者的辛苦與不易,也讓醫者感受到了來自全社會的關心與尊重,通過一個職業節日,讓醫患雙方有了走進彼此內心的機會,從而為改善醫患關系搭起了一座牢固的連心橋。
醫生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自律自省,擔當作為,只有每一位醫者都能進一步實現自身價值,才能讓煙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才能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持久動力。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9
醫師和醫務人員是保障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20__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了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是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里程碑。20__年11月,國務院同意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20__年8月19日將迎來中國首個醫師節。我國設立的行業性節日中,有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等,設立“中國醫師節”也很有必要。
一是弘揚尊醫精神的必然選擇。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醫師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設立醫師節不僅會進一步提升醫生的社會地位,也有利于醫生職業環境、生活待遇、隊伍建設等實際問題得到改善和解決。人的一生要經歷“生老病死”這四個階段,我們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離不開醫務工作者的看護與照顧。在20__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16個字,概括了廣大醫療工作者的職業精神,這是對醫療工作者職業精神最真實的寫照。無影燈下的廢寢忘食,柳葉刀尖的精湛醫術,災難一線的大愛無疆……這些都是醫療工作者的人生常態。醫療工作者懷揣“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肩負防病治病、傳播健康的使命,他們的事業崇高而神圣的,偉大而光榮的。因而,全社會都要關心醫生的工作、生活、健康和醫生們的成長和進步。
二是改善醫患關系的迫切要求。讓生命有尊嚴、讓醫生有地位,呼喚醫患雙方的良性互動、共同努力。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在總體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集中暴露,醫患沖突問題時有發生。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應該在業界樹立醫德典范,讓良好的醫德醫風真正能影響整個行業。醫患矛盾的一些例子令人心寒,但不要忘記在那些極端個案之外,還有很多默默無聞工作在患者最需要的地方的醫師,他們才是醫療工作者的主流。要利用醫師節這個契機,讓群眾了解到,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維護健康的重任十分艱巨。大量的醫療工作者一個人在完成多個人的工作,任勞任怨、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無私奉獻,有的醫師甚至過勞而死,用年輕的生命換來大眾的健康。有的醫師生前勤勞工作,死后捐獻遺體,毫無保留地把一生獻給了健康事業。減少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療環境,是健康事業發展的需要,將有益于每一位公民。
三是建設健康中國的現實需要。建設健康中國,是20__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內容。20__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建設健康中國離不開千千萬萬的醫療工作者,也離不開良好的醫療環境。設立“中國醫師節”,是對廣大醫師、救死扶傷的致敬,也是對醫師奮發向上、嚴以自律的激勵和鞭策,進一步堅定并激發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心、信心和熱情。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好醫師節這個契機,加強尊醫重衛宣傳,努力讓尊重醫師成為全社會共識,讓尊重醫師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心得體會 篇10
白,圣潔而高尚的色彩;“白袍戰士”,生命的守護者,健康的“守門人”。明天,中國醫師們將迎來第四個屬于自己的節日,今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是“百年華誕同筑夢,醫者擔當踐初心”。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們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致敬!
“在醫師節,爸爸向你保證,一定打敗病毒,在爽朗的秋風里送你去上學,看著你邁進小學的課堂!”這是在南京二院湯山院區抗疫的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唐朝陽醫生給女兒糖糖寫的一封信,訴說著濃濃父愛,更彰顯著醫者擔當。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戰場在哪里,他們就戰斗在哪里。自南京祿口機場疫情發生以來,在省衛健委的統一協調、調度下,截至15日,全省組建67支共4786人的醫療隊伍支援醫療救治工作,調派9184人次的醫療衛生骨干支援南京核酸采樣和檢測、3425人支援揚州核酸采樣和檢測。如今,他們有的已經回鄉隔離,準備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有的從南京直奔揚州繼續支援。廣大醫務工作者以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構筑起護佑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堅固防線。
“中國醫師節”是廣大衛生和健康工作者的節日。以國家名義設立行業性法定節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醫務工作者的關愛和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視。對醫師們來說,這既是榮耀和自豪,更意味著使命和責任。長期以來,無論是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還是抗擊重大自然災害,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在疾病預防治療、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取得豐碩成果!艾F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边~向現代化新征程,醫師節這個特殊節日,必將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再接再厲,始終護佑人民健康,為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我們的健康“守門人”,也需要全社會的溫情守護。為醫師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定期開展健康檢查,積極穩妥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正在審議中的醫師法草案,讓人民生命健康“守門人”有了更多暖心的保障。保障醫務人員工作條件、維護身心健康、落實職稱待遇、加強人文關懷、創造安全執業環境等方面,各地還需進一步細化完善工作措施,確保各項惠醫舉措落實到位。對于個人來說,尊重、支持、配合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是每個人對醫師應有的關愛。只有全社會都來關心愛護醫務工作者,廣泛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才能匯聚起健康中國建設的磅礴力量,共同護佑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