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心得(通用4篇)
李保國心得 篇1
“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這是李保國終生的追求,他這樣說,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如今的太行山上不乏他帶出來的“農民專家”。他永遠地離開了卻給后人留下了學不盡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服務基層的大學生村官,我們要學習李保國真干、實干、苦干、能干的精神,踏踏實實的扎根農村。
真干。李保國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艱苦的農村,帶領學生們在這里與村們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實現綠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時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荒山變成了花果山,帶領全村人民實現了集體致富。
實干。工作中需要這樣的人,我們也要做這樣的人——一名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工作的人。身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工作無小事,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更好的展現我們的良好形象。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更好的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苦干。人生路上,我們需要這樣的指路明燈,指引我們譜寫完美的人生篇章。對于服務基層的我們,他是我們在工作中學習的楷模,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的政治品質;我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工作中要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干事沖在最前頭,不怕苦不怕累,爭當工作中的優秀中共黨員。學習他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
能干。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份子,雖然我們不能像李保國教授用他的專業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線,但是我們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助力脫貧,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學習他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學習他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這是一個大寫的人。傳播中華傳統美德,淡薄物質財富,追求永遠的精神財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這樣大寫的人。
李保國同志是時代楷模,對黨忠誠,心系人民,艱苦奮斗,小身軀凝聚大能量。以李保國同志為目標,學習他心系百姓,為民謀福的品質;學習他學以致用,艱苦奮斗的精神。
李保國心得 篇2
4月10日凌晨,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8歲。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得知李保國同志逝世的消息,第一時間作出批示,對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人表示親切慰問,要求在全省做好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的總結和宣傳工作,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大力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活動。(2019年4月11日《河北日報》)
巍巍太行,獵獵風旗。李保國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黨員干部的先進楷模,扎根太行山區,立志做“太行新愚公”。今年2月,xx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新聞媒體,分別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集中報道了李保國教授30多年如一日、用科技幫助太行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同時,河北省委作出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這次河北省委書記又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活動,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向李保國學習什么?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的政治品質。“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對黨忠誠、對群眾忠誠,根本要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30多年來,李保國把個人融入到帶領群眾發展,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具體實踐中,他每年在農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跡遍布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區縣,用生命書寫了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我們黨員干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始終對黨忠誠、忠于使命,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而太行山區是河北省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李保國扎根太行,致力于技術扶貧,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蘋果、核桃栽培等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在脫貧攻堅中,我們黨員干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把精準脫貧的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讓全省310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人的價值須以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大小來體現。李保國始終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始終把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企業作為公益事業來做,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化為自己的信念動力,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我們黨員干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任勞任怨、甘于奉獻,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積極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巍巍太行,“愚公”情深。花開無聲,芬芳傳遍原野;春風無形,綠影鋪滿大地……
李保國心得 篇3
4月10日凌晨,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8歲。
趙克志在批示中說,李保國同志是時代楷模,對黨忠誠,心系人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30多年扎根太行山,研究推廣農業科技事業,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去世,是黨和人民事業的損失。要在全省做好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的總結和宣傳工作,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大力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活動。
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實際行動來演繹不平凡的一生,值得我們深入學習。30年,可以讓荒山變成良田;30年,可以讓貧窮變得富裕;30年,可以讓一個人變作一面旗幟。李保國,用他的30年,將這一一印證。成就了一段禿山披綠,荒崗生金的傳奇。
李保國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艱苦的農村,帶領學生們在這里與村們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實現綠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時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荒山變成了花果山,帶領全村人民實現了集體致富。
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有這樣扎根大山的前輩,是我們的驕傲。人生路上,我們需要這樣的指路明燈,指引我們譜寫完美的人生篇章。對于工作不久的我們,他是我們在工作中學習的楷模,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的政治品質。我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工作中要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干事沖在最前頭,不怕苦不怕累,爭當工作中的優秀中共黨員。學習他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系統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份子,雖然我們不能像李保國教授用他的專業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線,但是我們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助力脫貧,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學習他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學習他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這是一個大寫的人。傳播中華傳統美德,淡薄物質財富,追求永遠的精神財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這樣大寫的人。
李保國心得 篇4
2019年4月10日凌晨4時,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同志,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年僅58歲。
“我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樹。我的根,永遠扎在這里。”這是李保國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斗一輩子的寫照。30年如一日,他以山一樣的堅韌扎根太行,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示范推廣面積1826萬畝,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作出卓越貢獻,被村民親切稱為“太行新愚公”。
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事業,是崇高的事業,在這樣的事業中堅守一生,無論身居什么崗位,都會成就偉大,無論歷程怎樣艱辛,終將書寫傳奇。李保國同志兩手空空離開了那片奮斗了一輩子、留戀了一輩子的土地,卻留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卓然風范和浩然風骨,留下了身后悠長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留下了豐盈的精神力量燭照著無數黨員干部奮然前行。
斯人已去,唯有精神永志,在李保國同志偉大精神下砥礪前行,才是其對最好的紀念。在如火如荼的“兩學一做”活動中,自覺接過李保國同志的精神火把,讓信仰之光燭照事業前程,自覺把李保國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見賢思齊反復鏡鑒,自覺以李保國同志為標桿,專心做事奮力躬行,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爭當合格黨員,奔做優秀黨員,才是對其最真摯的告慰。
學習李保國同志為民情懷,把群眾放在心上。“把我變成農民,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干成點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李保國同志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詮釋和體現著為民情懷。把個人奮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以他人的幸福滋養追求,在后人的追憶中延續生命,在歲月深處寫下崇高,一輩子會很長。自覺以李保國同志為標桿,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最高追求,始終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樹立起為黨和人民長期奮斗的思想,多捫心自問當官為什么?能為百姓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需求舉過頭頂,把群眾幸福作為畢生追求,始終以專注的工作態度、專業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服務人民的水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過硬的本領素質應對人民群眾不斷變化的新需求。
學習李保國同志擔當精神,把責任扛在肩上。“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責任和擔當,乃是黨的精神精髓所在。在李保國眼里,只要是事業需要的事,只要是對山區扶貧開發有利的事,他都義無反顧地去做,用責任和擔當,讓貧窮困苦成為過去,讓富裕文明變成現實。只有把自己與祖國的命運、人民的事業融為一體,才能真正實現個人價值,也只有在奉獻國家、為民服務的過程中,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與愛戴,莫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把個人理想、個人選擇和社會需要、人民需要結合起來,筑牢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砥礪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負,主動向李保國同志“對標”,在具體工作崗位上做到極致、詮釋忠誠、呈現精彩,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李保國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自己,像李保國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不負自己、不負人民、不負時代。
學習李保國同志樸實作風,把熱情化在手上。在李保國疲憊的身體里,始終燃燒著盡黨員職守、為群眾謀利的火熱情懷,他“身”入荒嶺、“心”到農村,手把手教村民操作,拽著胳膊幫村民找角度,捏著手腕教村民找力度,從不嫌麻煩。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最好的作風,就是踏踏實實干事,規劃中美好的愿景、科學的理念,不可能自動變成現實,如果下基層蜻蜓點水,搞調研走馬觀花,開會虛話套話連篇,怎么領導發展?何談求真務實?對黨員干部來說,在“兩學一做”中,學好李保國同志的實干精神至關重要,以無畏無私的公心、心系群眾的情懷、克己奉公的境界,不圖虛名,不務虛功,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把功夫下在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不談“舞臺小”只恐“水平低”,把干事創業的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不在冒進中迷失方向,不在觀望中錯失良機,切實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建國之才,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到想干愿干積極干、能干會干善于干。
“教誨是條漫長的路,榜樣是條捷徑”,在“兩學一做”中,自覺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向李保國同志看齊,爭做合格黨員,爭做優秀黨員,讓我們的人生更開闊。(作者單位:河北省南和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