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鐘設計心得體會
本次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讓我收獲頗豐。這次電子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是每三個人一組,其中這三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們各個分工。本次作品我們三人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了設計與制作的全過程。
我擔任我們組的組長,我負責了本次電子產品制做、安裝、編程、調試、檢測的全過程。雖然我第一次擔任組長,心理難免緊張但我都克服了這些困難,我們一接到老師通知要制作電子作品時我們都一臉茫然,但經過我們三人一起討論后我們有了方向和目標,我就去圖書館借來有關電子作品制作方面的書籍和上網查看有關電子網,進行在網上詢問一些網友關于電子制作技術和經驗及去請教我們的老師,給老師進行指導等,我們經過再三考慮選擇了內容和技術方面難度適合和制作方面的工序較簡單的一個電子作品,這電子作品是數字電子鐘。我們決定做這個數字電子鐘電路之后,我就拿來原理圖列出元件清單,并查找這些元器件是否在市場上都有銷售,如果沒有那應該怎么辦,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做了個種元件的性價比,我就拿來有關這個數字電子鐘電路的資料,分析這個電路的工作原理,弄清它怎么工作,為什么這樣工作和改進方法,我進行了以下做法:一、把這個數字電子鐘電路所用到的每一個元器件進行分類,對它們的參數、功能等進行分析。二、對每個元器件查有關書籍資料或上網查找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三、上網查找有關元器件的型號不同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例如,數字電子鐘用到的at89s51以及數碼管,到底用at98s51好還是at89c51好呢,數碼管用共陽的還是共陰的好呢,我們三人進行了討論。
經過我們三人一起討論之后,最終決定了方案。我們一致認定用at89s51作為核心元器件用兩個共陽數碼管來顯示來時間,顯示時間的格式為“時時—分分—秒秒”時間為24制是可行性的,把編程好的程序燒進at89s51去給它運行進行計數,用兩個按鈕來調節時間,一個用來調時,一個用來調分。這方案在理論是可行,于是我們就是用面包板來進行硬件的簡單的連接,看是否能實現我們預期的功能,論證方案確實可行之后我們才進行著手制作電路的硬件。我負責列好這次制作的數字電子鐘電路所用的元器件清單,交給材料員去市場上采購。做完這之后我又和資料員進行畫原理圖,首先,我們拿來電路的紙面原理圖。其次,用專用的畫圖工具和畫圖軟件protel99se進行把原理圖轉為pcb版圖。最后,把pcb版圖畫好,填好各個元器件的封裝,沒有的封裝要自己畫,并設計好的pcb圖打印到轉印紙上來。在這過程我們出現了很多困難,在檢查電氣元件時出現了幾十處的錯誤,我們又得重新再檢查,我們反反復復檢查幾次才把那些錯誤消除,這時我們完成了一小部分的任務,更多更難的任務還在后頭。在生成網絡表時我們又犯愁了,生成pcb圖時每個元器件腳都有許多的線連接起來,看起來真讓人眼花繚亂,元器件又多那線又相互交叉著,那元器件應該怎么排列怎么放置都給我們很大的麻煩,在老師的幫助下但我們都能一一克服了,我們把元器件排列好后進行自動和手動布線,把那些線與線之間的距離過小的線用手動一條一條的布好,還有那些走線不太好的線路也進行了修改,其中有的焊盤過小的我們都一一進行把它們改進,最后打印到轉印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