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態文明心得
xx年12月12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得國家正式批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是江西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翻開了江西發展嶄新的一頁,對打造綠水青山的江西、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美麗的鄱陽湖位于長江之南,江西省的北部,是我們江西的母親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之一、是著名的候鳥越冬地,它屬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它與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五大河流相聯接、似盆狀的天然凹地,它還是長江的重要調節器,承擔著調蓄洪水、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等多種生態功能。鄱陽湖水量、水質的持續穩定,直接關系到鄱陽湖周邊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用水安全。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包括南昌、景德鎮、鷹潭市及九江、新余、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市的部分縣(市區),共38個縣(市區),是連接南北方、溝涌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毗鄰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經濟區等重要經濟板塊的重要腹地,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以江西鄱陽湖為核心,以鄱陽湖城市圈為依托,以保護生態、發展經濟為重要戰略構想,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范區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利于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有利于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及樹立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形象。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立足于江西獨特的資源優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重大戰略舉措。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發展;目標是立足江西實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對鄱陽湖的開發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實施了山江湖開發治理工程、昌九工業走廊建設、九江沿江開發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不僅對于江西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具有超出省域范圍的重大創新和示范意義,是有利于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江西如果能夠成功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發展模式,將為全國各地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和現實的示范;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在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探索大湖流域開發、保護、治理的新經驗,將有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有利于保障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從而積累大湖流域綜合開發治理的新經驗;是有利于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助于打造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的城市群,加快實現中部地區“三個基地、一個樞紐”的戰略目標。我們要充分認識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本質內涵、發展定位和戰略目標,切實把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作為引領江西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戰略和“龍頭”工程,舉全省之力精心組織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全面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