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反思與感悟心得體會(精選3篇)
鐵路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反思與感悟心得體會 篇1
鐵路如同國家的血脈一般,對帶動經濟的增長有很大的意義,國家也十分看重鐵路的發展,連續三年對鐵路投資了8000億元以上。鐵路的發展速度很快,如今的規模也已經很大,但是我國地域廣闊,對鐵路還有很大的需求。相對于過去而言,如今鐵路網更加完善,鐵路線遍布的地區越來越多,進而使得鐵路的下一步發展變的困難起來。“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為鐵路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幫助,促進了鐵路科學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中,鐵路發展的速度很快,多地鐵路線的修建已經開通,以及多個跨國鐵路大工程的動工,成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但是鐵路部門并沒有驕傲,沒有滿足與數量上的提升,更是致力于質量上的提升,爭取鐵路能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活動是鐵路部門對內加強的表現之一,將鐵路部門對內加強的核心精神表現了出來,體現出了鐵路部門的用心。
鐵路的一個優勢就是安全性極高,但是在如今鐵路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威脅到鐵路運輸安全的問題。隨著鐵路的快速發展,鐵路的運力越來越大,客運量越來越多,且2019年鐵路客運創下了歷史新高,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但是鐵路部門并沒有將注意力停留在這些功勞上面,而是將目光放在了鐵路的基礎上面,著重解決安全問題。鐵路運輸中每一列火車的運量都很大,無論是鐵路貨運還是鐵路客運,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鐵路部門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活動的開展加強了鐵路的安全建設,使得鐵路的發展更加平穩,安全性更高,讓旅客乘坐鐵路客運列車更加放心。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活動的開展還提高了鐵路的知名度,讓人們對鐵路有一個新的認識。在過去人們對鐵路的關注雖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停留在鐵路所做的貢獻上面,并沒有了解多少鐵路自身的東西。“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活動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加深了人們對鐵路的了解,以及讓人們更加認可鐵路,以后乘坐火車出行時也更加放心。
鐵路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反思與感悟心得體會 篇2
“強基達標”旨在強化基礎、達到標準,這基礎包含了安全、管理、建設、設備、機制,以安全為首要重點,夯實基礎,是鐵路生存的根本;“提質增效”意為提升經營質量、增創效率,提質增效的核心落腳點依舊是客、貨運及資產經營開發,進步的重點仍是依托運輸市場的變化,強化專業優勢項目和注入合作共贏元素,彰顯大型國有企業與時俱進新思路;“奮力開創鐵路改革發展新局面”展示敢于推陳出新、號令全路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奮斗的堅定決心和意志,是“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重要體現和結果。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企業界是一條不變的真理。夯基礎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順應形勢的變化,鏡頭不換、力度不減、常抓常新。鐵路部門將“強基達標”貫穿機、車、工、電、輛各領域、各項工作之中,其目的是做實基礎,做牢基層,做強基本功,增強發展實力就在情理之中。
與強基一樣,提質也是全方面的。不僅鐵路自身的各項工作要提質,鐵路職工業務技能素質也要提高,同時對旅客和貨主的服務也要提質。按照鐵路總公司的要求,今年要繼續兼顧公益性與盈利性、統籌好簡政與放權、國有獨資與多方融資的關系。可以肯定,繼續增加高鐵運營里程與在部分地區繼續開行惠民便民的“綠皮小慢車”將成為常態,民眾大可打消發達地區的“落伍”擔憂和發展中地區的“掉隊”焦慮,妥妥地享受鐵路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
鐵路部門“增效”主題的提出既是自身發展所需,也是經濟大勢所迫。而隨著今年以來鐵路貨運止跌回升、客運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出現,鐵路部門“增效”這步棋正逐漸走活。相信隨著全國兩會結束后,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出臺,鐵路部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預期目標一定能實現。
鐵路作為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切實做到“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才能確保穩定;才能切實做到客貨通暢;才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近年來,隨著高鐵不斷延伸、路網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對運輸企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對安全管理、經營方式、員工素質、服務質量、現代化設備運用及可靠性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技術、新任務、新形勢、新挑戰擺在鐵路面前。如何從規模型、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運輸生產型向標準化物流企業轉型,更需要“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來確保長遠持續的發展需要。只有筑牢基礎,一切經營行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凡事有規可查、有據可循,才能使企業在風云不斷變幻的市場上站穩腳跟,謀劃長足發展。
由此可見,“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求真務實之舉,是鐵路創新發展的正道,也是鐵路健康發展之道。
鐵路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反思與感悟心得體會 篇3
《鐵路企業黨支部建設綱要》經過第四次修改后,于2019年7月實施,這是總公司黨組結合xx大以來從嚴治黨的新形勢,針對鐵路企業黨支部建設工作頒布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它對于基層站段加強和規范黨支部基礎建設將起到理論保障和制度保障雙重作用。
崔佩哲書記在今年路局工作會議上,提出“圍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開展黨的各項工作的總體要求。黨支部建設的“基”怎么強,“標”如何達,是我們黨務工作者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組織助理員,我始終在思考如何“圍繞”主題開展工作,下面,我談一些不成熟的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一、存在問題表現
一是“先進黨課”質量問題仍待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從日常平推檢查考評看,一些支部滿足于“會”開了、“課”上了,任務也就完成了;會議內容不規范、該上會而不上會。個別支部存在支委會研究落實黨建工作少、行政工作內容多,黨員大會議題、黨小組、黨員競賽評比、“創崗建區”不上支委會,黨小組會照本宣科的學習文件、講話內容居多,缺少落實支部工作的痕跡。
二是對人嚴對己松的“燈下黑”問題亟待解決。在學習教育“燈下黑”問題專項整治中,基層機關黨支部(總支)較往年抓黨建的力度和意識在不斷增強,學習教育、體會交流、會議記錄有較為明顯的改觀,但與一線支部相比,黨員教育存在死角、組織生活缺乏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參加所在支部、小組組織生活主動性有欠缺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而且一線支部支委也存在“燈下黑”現象,如示范學習、作用發揮、主動落實支部決議不到位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黨內活動匱乏、質量不高。對黨內活動缺乏重視,多數黨員甚至個別支部書記存在開展黨內活動就要發點東西的思想,沒有把組織黨內活動當做是體現黨員作用、展示黨員作為的一種有效形式。開展活動時,時有以文件落實文件、以通知落實通知的情況發生,缺乏有效組織和活動創新,以至于有些黨內活動開頭轟轟烈烈,結尾悄無聲息,有始無終。
四是黨員培訓教育落實質量問題應當重視。《綱要》明確規定兼職黨支部書記每年要集中脫產培訓,黨員參加的輪訓教育一般不少于32學時。在具體落實這項要求上有很大差距,培訓計劃內容不嚴密、組織不嚴謹、痕跡不明顯、落實不到位,沒有形成常態。
二、分析問題原因
一是專職黨支部書記落實主體責任意識弱化。固有的黨建思維模式沒有打破,對xx大以來黨建新形勢認識不足,系統抓黨建的機制、模式、人員體系不夠完善,說起來重要,做起來看不出重要的現象還帶有一定傾向,文件發了不少、機制建的不少,落實中出現的實際困難和“瓶頸”還沒有理順;支部書記缺乏主體責任觀念和意識,實際工作中存在重行政輕黨建的思想,落實質量有很大欠缺,有馬馬虎虎的原因,也有精力旁顧的原因,“黨建否定”遠遠比不過“安全否定”的剛性,支部書記主要精力還是以抓安全、行政為側重,“一崗雙責”在車間主任、支委身上體現的還不夠。
二是兼職黨支部書記黨建重視程度不夠。兼職支部書記多數是工長擔任,也有部分黨員骨干擔任,普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對“一會一課”質量缺乏重視,客觀上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較多。受黨建長期弱化的影響,普通黨員不主動、不積極參加組織生活、被動參會、會上不語的現象還很突出,對黨內生活不夠嚴肅和敬畏。
三是缺乏對新形勢下黨內活動的有效探索和創新。為活動而活動的現象較為普遍,黨內活動載體沒有靈活運用,結合現場作業、施工、季節性等實際工作不強,沒有把黨員應該在實際工作中的“分量”展示給職工群眾;缺乏對黨內活動的總結、改進、創新和考核,系統機制在具體跟進落實上缺乏力度。黨員的培訓教育制度落實缺乏真正的考核,久而久之形成了應付湊合的局面。
三、改進措施和工作思考
一是進一步夯實基礎,著力抓好《綱要》的學習。新的《鐵路企業黨支部建設綱要》進一步明確了黨支部建設“突出政治屬性、強化服務功能、堅持從嚴從實、加強分類指導、注重改革創新”的基本原則和“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基礎工作強、堡壘作用強”的目標要求,量化的內容非常具體。我們應該把學好《綱要》作為加強黨支部建設的有力抓手,首先管理層包括領導干部、黨辦各部門帶頭學精學深,主動把黨支部建設工作扛在肩上,掌握加強黨支部建設、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主動權;其次幫助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包括兼職黨支部書記學細學透,他們是抓支部工作、抓黨員隊伍建設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堅力量,制度落實靠他們、組織活動靠他們、黨員發動靠他們,必須抓住這些“關鍵的少數人”。
二是進一步補強基本功,著力提升專兼職黨務人員素質。以黨委脫產辦班培訓為依托,加強對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兼職黨支部書記)等黨員骨干的培訓,借助支部優勢和工作實際,把黨員輪訓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將支部書記“唱獨角戲”的局面向支委“打團體賽”轉變,增強“大黨建”的意識,調動起黨員主動參與黨支部工作的積極性,讓黨員明晰自己應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感受到在黨內的話語權、參與權得到尊重,培養黨員對黨組織虔誠、忠誠的理想信念和真摯的感情,選樹榜樣,學習典型,真正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本職工作中閃亮發光。
三是進一步創新工作,著力抓好黨內活動載體的構建。在把黨內活動、黨員培訓教育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基礎上,打破模式化、形式化的活動架構,充分利用黨內主題、創崗建區、黨內品牌、技術比武、知識競賽、黨員評比等活動載體,以多媒體、微信等現代化的傳播方式,打造靈活多樣的活動陣地和空間,提高黨員活動質量,使黨員活動由單一傳統型向應用創新型轉變,讓黨員體會到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文化啟迪和工作動力,促進黨內活動的多元化,不斷提升黨內活動的實效性。